首页 > 国内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3-01-23 10:00:17

来源:人民日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在总书记心里有着特殊的分量。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殷殷嘱托:“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人勤春早。临近春节,从岭南大地到东北平原,一派粮食生产年年抓紧、季季压茬的忙碌景象。

  “你瞧,这油亮的黑土地,玉米亩产2000斤!”黑龙江省海伦市东林镇富兴村种植大户陈维友2022年种植了1200亩玉米。大农机护航,耕种收不费劲。“国家奖补大豆种植,咱响应号召,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盼着有个好收成!”

  “良种,良法,抗灾夺丰收,我这合作社2022年夏粮小麦实收亩产927.02公斤,大秋作物3000亩玉米也喜获丰收。”一年两季,丰收加码,安徽省涡阳县店集镇宋牌坊村粮农宋来宝笑了。眼下,他正忙着给刚泛青的冬小麦进行机械化喷灌保墒。2022年宋来宝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小麦示范田,单产刷新了全省纪录,老宋种粮的劲头更足了。

  一块田一块田管,一垄地一垄地抓。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国粮食生产再夺丰收,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喜获“十九连丰”。一路走来,殊为不易,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大豆自给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我国将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力争有所增加;确保粮食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力争多增产。目前,冬小麦面积3.3亿亩以上,墒情比较好,基本可以实现壮苗越冬。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各地区各部门不误农时、茬茬压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十年上了2个1000亿斤台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厚植了基础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种粮农民有账算、有钱赚、得实惠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到户到田,粮食生产关系不断完善,亿万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

  ——制度措施落细落小,落在粮农心坎上。

  “这两年,籼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又涨了,玉米市场行情越来越好,种粮补贴拿到手,去年我家夏粮秋粮丰收又增收。”安徽凤台县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宏斌说,“目前,越冬小麦都换上了优质强筋新品种。”

  政策春风,满地生金。

  “粮食托市收购,保险跟着种粮走,有国家给咱兜底,种粮放心着呢!”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杜家镇半截河子村,粮农乔文志领办了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运用数字技术,集育种研发、基地种植、稻米加工、休闲旅游于一体,优质大米销售到200多个大中城市。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强化农民种粮收益保障,国家稳定和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等政策,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统筹的土地出让收益使用向产粮大县倾斜。2022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粮食生产补贴资金3500多亿元,中央财政还分3批累计下达种粮农资补贴资金400亿元,直接补贴到种粮农民手中。今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切实提高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两个积极性”。

  ——党政同责,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粮食生产稳字当头,核心就是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山东济南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处长陈黎明介绍,今年,将继续确保春季农业生产应播尽播,济南调拨专项资金,引导扩大粮食生产,对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任务的区县给予奖励。

  稳面积、稳产量,中央明确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把粮食产量纳入宏观调控目标,进一步压实了粮食生产责任。

  “俺最上心的是种植面积,有了面积,产量才有保证。”说到种粮,河南荥阳新田地种植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杰很得劲:“俺们一个合作社,就流转了10万亩耕地!今年备耕,要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在优质、专用粮油供应上下足功夫。”

  强化责任落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近些年,国家采取强有力措施恢复早稻生产,早稻播种面积大幅增加。目前,我国确保水稻面积常年稳定在4.5亿亩左右、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今年,我国将分品种压实种植面积,以大豆、玉米为重点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再扩种大豆油料1000万亩以上,力争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农惠农富农、重农抓粮制度基础不断巩固,粮农有账算、有钱赚、得实惠。2022年,我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390万家、222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积18.7亿亩次、带动小农户超过8900万户。十年来,农民收入提前实现“倍增计划”。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33元、实际增长4.2%。

  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粮稳安天下。我国粮食产量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产能基础越来越牢。

  “耕地质量好,种粮有依靠。”正忙着给越冬小麦田管,江西遂川县雩田镇种粮大户郭海生有底气,“有了高标准农田,大型农机进出方便,一亩水稻连收带运,只需300多元,去年亩均产量比以前高出80斤以上。”

  藏粮于地,耕地保数量、提质量,“饭碗田”更有劲。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2年底,全国已经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新征程上,我国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今年要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藏粮于技,种田挑上“金扁担”,粮食生产效率更高了。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今年,我国将加力推进技术装备研发应用,针对急需的重大品种和技术,用好种业振兴行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三大抓手,争取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丘陵山区适用机械等短板技术能够尽快突破。

  ——质量兴农、品牌兴农,以提质为导向,发展方式向绿。

  “这是咱的‘九月翡翠’,稻穗是橙红色的,稻壳是黑色的,剥开以后,稻米是绿色的……”吉林省永吉县一拉溪镇九月丰家庭农场负责人肖建波很自豪,农场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口碑好,市场俏。

  投入品减量化,种植生态化,如今这里已经形成稻米种植、观光、研学、农旅、加工、销售的三产融合产业新形态。农场采取“村企合作”形式,发展绿色水稻种植产业,春节前给当地脱贫户分红了20多万元。“下一步,农场要坚持绿色生产,推进绿色加工,加快田间连车间,大米直接加工厂,让种粮效益更有保障。”肖建波信心满满。

  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提质增效取得扎实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年年抓紧,数量上有保证,质量上有保障发展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目前,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6%以上,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产量占比达到11%,数量累计达6.2万个。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流量成为新农具,高标准农田成为新农资,稻麦年年千层浪,一幅幅壮美的粮食生产画卷铺展在广袤田野,展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气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新征程上,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根基,把粮食安全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定能迎来一个又一个穰穰满家的丰收年,乡亲们日子定会越过越红火!(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雄安新区气象新

      农民搬进城市新家园,启动区迎来新企业,白洋淀来了更多“新朋友”……这个春节,雄安新区处处涌动新气象。  这一方热土,经过5年多规划建设,城市框架全面拉开,35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累计完成投资超5100亿元,如今,新区启动区主要基础设施基本建成。2022年以来,142个工程项目新开工建设,新区城市雏形初步显现...

    时间:01-24
  • 加强古城保护 延续历史文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近年来,我国各地古城致力于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助力。  ——编 者  湖北荆州:  保护古城墙 传承楚文化  本...

    时间:01-24
  • 寒潮来袭 各地多措并举加强春节保供保暖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题:寒潮来袭 各地多措并举加强春节保供保暖  新华社记者  春节假期,冷空气并未“休假”,一股寒潮正扑面而来。受其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明显降温天气。各地各行业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寒潮,充分做好生活物资、交通出行、能源等保障。  寒潮侵袭中东部 多地迎入冬以来最...

    时间:01-24
  • 流光华彩庆佳节

    2023年1月22日,“流光华彩庆佳节欣逢盛世启新程”2023年南昌迎春烟花晚会举行。马悦摄(人民图片网)...

    时间:01-24
  • 海峡两岸同放焰火,现场画面来了

    原标题:30分钟,72000余发!海峡两岸同放焰火,现场画面来了大年初一晚2023年海峡两岸春节焰火晚会在厦门环岛路黄厝沙滩上演厦门、金门同放绚丽焰火互相传递新春祝福22日晚8时,2023年海峡两岸春节焰火燃放活动在厦门、金门两地同时举行。林铭鸿摄据介绍今年焰火晚会的主题为“玉兔献祥瑞两岸共此时”分为“福兔呈祥”“...

    时间:01-24
  • 战位上的春节别样的年!

    原标题:战位上的春节别样的年!人民子弟兵守护万家灯火新春佳节当我们和家人欢聚共享团圆的美好时刻人民子弟兵依旧坚守在高山海岛、雪域边关……守护着祖国的壮美河山守护着人民的幸福安宁新疆军区红其拉甫边防连执勤哨所守卫着祖国西大门1月18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询问连队边境巡逻管控情况称赞他们是卫国戍边...

    时间:01-24
  • 兔年寻兔!原来它们有这么多美好的寓意

    今天是大年初二已经进入了农历癸卯兔年在记忆里,你都在哪里见过兔的形象?先来考考眼力!你能从下面的图里找到兔子吗?这是敦煌莫高窟第407窟中的一张图画在画面的中心有三只奔跑的兔子与常见的形式不同这三只绕圈的兔子只画了三只耳朵被称为“三兔共耳”象征着轮回它们首尾相接,奔腾不息寄托了人们对万事万物生生不息...

    时间:01-24
  • 总书记的温暖牵挂

      2023年1月18日·同黑龙江、福建、新疆、河南、北京、四川等地基层干部群众视频连线  “每逢佳节倍思亲”。新春佳节,我更牵挂基层的干部群众。往年这个时候,我都要到基层走一走,同大家拉拉家常,看看大家还有哪些困难,听听大家新年有哪些打算,分享大家迎接新春的喜悦。今年采取视频连线的方式,看的地...

    时间:01-23
  • 联播+|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团拜会上总书记重要讲话催人奋进

      |联播+|1月20日,农历癸卯兔年春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23年春节团拜会,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共迎新春。△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23年春节团拜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

    时间:01-23
  • 新春走基层丨顶风冒雪,他们“守护”冰雪旅游胜地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3日电 题:顶风冒雪,他们“守护”冰雪旅游胜地  新华社记者张瑜、马锴  今年春节,拥有优质滑雪资源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禾木村,成为众多游客和滑雪爱好者的首选目的地。群峰环绕,山高路远,大雪严寒,为了绝美村落的静谧祥和,有一群在禾木工作十几...

    时间:01-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