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防疫新阶段的首个春节:疫情在回落 医护仍坚守 农村补短板

2023-01-22 22:55: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 李纯)对于中国人而言,癸卯兔年的春节有些特殊,这是中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之后的首个新春佳节。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一系列优化,积累已久的跨区域人员流动需求在春节期间得到进一步释放,返乡、出游人数大幅增加。有人欣喜,可以回家过年、饱览河山;也有人关注人员流动可能增加的一些风险。

  中国当前的新冠疫情形势如何?据本月14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本轮疫情的几个高峰,即发热门诊、急诊、新冠感染者住院人数高峰都已经过去,普通门诊的正常诊疗也在逐步恢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也在21日发文表示,目前,中国总体已经度过疫情发病的高峰期,全国大、中、小城市及县城基本都处在疫情回落阶段。

  相关数据变化也能体现向好趋势。据中疾控发布的全国疫情信息,1月1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冠病毒感染现有住院病例127万例、重症(含危重症)104018例。到1月19日,这两项数据已分别降至471739例和51683例。

  更直观的感受来自一线医护人员。除夕夜,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察看急诊救治情况时,值班医生表示,随着感染高峰度过,急诊量已明显下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邓咏梅也对除夕夜前去探访的中新社记者说:“前段时间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大家确实是非常辛苦,慢慢就好一些。”

  形势趋于好转,但疫情尚未结束,在院重症患者仍处于高位,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救治能力仍是当下防控工作的重点。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在除夕夜走访急救站、医院时提出,要持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加强诊疗能力建设,提升救治水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邹显彤已是第三年在工作岗位上过年。她表示,抢救室的病人基本上都是病情较重的,要对他们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如果还有新来的病患以及一些就诊病人出现情况,医护人员也要及时进行处理。就在采访期间,120急救车送来了新的病人,邹显彤急忙回到了工作岗位。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月19日在调研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时指出,近期全国整体疫情已处于较低位流行水平,防控工作转段平稳有序,医疗救治成效明显,在院重症患者数量稳步下降,但救治任务仍然较重。

  其中,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薄弱,春节期间更有大量返乡人员从城市回到农村,补齐农村地区防控短板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近期派出了32个督导组赴各地督导,推进压实“五级书记”责任,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

  据知,春节前,中国为近60万个村卫生室免费配备了117万余个指氧仪;首批为832个脱贫县乡镇卫生院配备的制氧机已到位近八成,第二批制氧机也已在路上。也有医疗设备公司启动公益项目,向全国所有脱贫县基层医院捐赠一万余台医用级制氧机。

  此外,据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介绍,农业农村部近期会同工信部、国家卫健委,为一些农村地区配备免费的镇痛小分子药物,解决农村地区药品紧缺问题。

  新冠治疗药械研发也陆续传出好消息。就在春节前不久,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两个托珠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上市,该药已被纳入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和第四版新冠重症病例诊疗方案。此外,国家药监局还批准了13个医用氧产品和第二款国产ECMO产品上市。

  阔别家乡3年,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张女士今年选择回山西老家过年,她为亲戚们捎去了5个血氧仪和一些退烧止咳药物。张女士发现,亲戚朋友们多多少少都囤了些药,药品紧张的局面已经得到极大缓解,一些保护心肌、增强免疫力的营养保健品也成了今年的新年货。

  张女士也告诉中新社记者,老家有些亲戚已经“阳康”,有的亲戚正在“阳”,也有亲戚“未阳”。大年初一,大家都选择电话拜年、线上发红包,似乎达成了一种共识:“既然家里还有人没‘阳’,现在暂时先别去餐馆摆一大桌聚餐了,庆祝也不急在年下。”(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兔年春晚: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年夜饭”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题:兔年春晚: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年夜饭”  新华社记者刘昊东、徐欣涛、杨淑君  大年三十晚8时,农历兔年春晚准时拉开序幕。跟随着春晚官方吉祥物“兔圆圆”从迎春花市一路走到外太空看满天星辰组成的“满庭芳”,今年的春晚为海内外观众奉...

    时间:01-23
  • 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 日新月异的更美好生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举办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题: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 日新月异的更美好生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举办  新华社记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1月21日晚如约而至。各类节目在新技术手段的加持下生动表达“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日新月...

    时间:01-23
  • 新春走基层丨守护团圆路,他们“不回家”——春运坚守者的新春故事

      新华社长春1月22日电 题:守护团圆路,他们“不回家”——春运坚守者的新春故事  新华社记者司晓帅  新春到来,万千旅客踏上归途。有这样一群春运坚守者,他们“不回家”,却守护着人们奔向团圆的返乡之路。  旅客平安到家就是我们坚守的意义  21日9点04分,上海虹桥...

    时间:01-23
  • 2022年检察机关立案办理公益诉讼19.5万件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记者刘奕湛)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立案办理公益诉讼19.5万件,同比上升15%。  据介绍,检察机关坚持双赢多赢共赢,携手行政机关共同维护人民利益,梯次以磋商、诉前检察建议促进源头治理,99.8%的案件在诉...

    时间:01-23
  • 海外华侨华人话春晚—— “展现中国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海外华侨华人话春晚——   “展现中国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除夕之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氛围中上演,为观众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截至1月21日24时,晚会电视端直播平均收视率达20.23%;新媒体直播用户...

    时间:01-23
  • 穿新衣、吃饺子、送祝福,航天员在全面建成的中国空间站过年

      穿新衣、吃饺子、送祝福,航天员在全面建成的中国空间站过年   天地同庆又一春  “曙光,我是神舟十五号!癸卯兔年即将到来,我们在中国空间站祝你们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谢谢神舟十五号,我们给你们准备了新春大礼包,祝你们新年快乐!”  相距400公里,这是天地之间...

    时间:01-23
  • 数看年夜饭:置办年货现新趋势 全球好味齐聚大年夜

      这个春节,根据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农货进城,海鲜下乡”成为今年置办年货的新趋势。进入年货季,柑橘、橙子、苹果、草莓等国产优质水果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50%。在海鲜品类的消费中,县域及乡村地区的订单占比首次超过北上广,大虾鲍鱼带鱼等优质海鲜被端上乡村年夜饭的餐...

    时间:01-23
  • 【每日一习话·温暖聆听】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习近平: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这段话出自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中华...

    时间:01-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