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一见·两次视频连线,看总书记的铁路关切

2023-01-21 08:37:1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1月18日上午,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

  坐高铁回家过年,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选择。

  车站现在每天的客流量是多少?防疫措施落实得怎么样?春运治安采取了哪些措施?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详细询问郑州东站的春运情况。

  两个月前,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6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巴厘岛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共同视频观摩雅万高铁试验运行。

  随着一辆崭新亮丽的综合检测车缓缓驶出万隆德卡鲁尔车站并逐渐加速前行,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飞驰的中国高铁,跨越山海、纵横穿越,拉近了家的距离,也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这里有流动中国的活力,也有自主创新的实力和联通世界的魅力。

  谋划——

  流动中国的活力:“铁路建设要算大账”

  春运归途,郑州东站,是中国最繁忙的高铁站之一。

  以郑州为圆心,一张四通八达的“米”字形高铁网,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勾画成型。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网不断扩容,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2012年的9.8万公里增长到2022年的15.5万公里,其中高铁从0.9万公里增长到4.2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路通业兴。一头是西湖,一头是黄山,杭黄高铁串起数十个风景区,带动新就业形态;

  路达货聚。连接老区和湾区的赣深高铁,让江西龙南市的火龙果、蓝莓来不及采摘,就被广东客人抢订一空;

  路畅心连。西成高铁缩短了川陕省会的时空距离,早上在西安吃泡馍、中午到成都吃火锅变为现实。

  流动的中国,不仅有高铁的速度,也有“慢火车”的温度。

  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票价最低仅1元……全国81对公益性“慢火车”悠悠穿行于大山深处,覆盖21个省区市,经停530座车站,成为便利群众出行的“赶集车”“上学车”“通勤车”。

  铁路建设,丈量着大国前行的脚步,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1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川藏铁路重要枢纽站林芝火车站。由川藏线放眼广袤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要充分论证、科学规划,铁路建设要算大账。”

  复兴号飞驰在雪域高原,世界屋脊有了世界一流的铁路交通。

  铁路交通网串联起天山南北,新疆形成以兰新铁路、兰新高铁为主要通道,北疆铁路环线与南疆铁路环线为两翼的“一主两翼”交通格局。

  从林海雪原到江南水乡,从塞北戈壁到岭南山川,复兴号列车历史性地实现了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联接起神州大地星罗棋布的城乡,“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让流动的中国充满繁荣发展的活力。

  激励——

  自主创新的实力:“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

  铁路尤其是高铁大发展的背后,是科技和工业硬实力的稳稳支撑。

  2019年,京张高铁通车。从110年前京张铁路修建零的突破到今天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伟大飞跃。

  2021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乘坐京张高铁赴张家口赛区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时指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有更大发展。”

  复兴号以时速420公里交会和重联运行,智能型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系统掌握不同气候环境、不同地质条件下建造高铁的成套技术……中国高铁从追赶到超越、自主创新的故事在不断书写。

  “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坚持自主创新中国高铁,正是这一重要论断的生动注脚。

  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擘画了现代化铁路强国蓝图: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全国铁路网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

  关注——

  联通世界的魅力:“高铁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从郑和下西洋,到共建雅万高铁,中国是我们的老朋友……”伴随着雅万高铁项目的推进,一首说唱歌曲在印尼网络走红。简洁的歌词,欢快的节奏,道出了印尼民众对高铁建成通车的热切期盼。

  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铁,也是中国高铁制造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通车后,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旅行时间将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

  “高铁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成为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抢手货’,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

  在那之前不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时速350公里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刚下线。两年后,它被命名为“复兴号”,飞驰在神州大地,并逐渐成为中国新的“外交名片”“形象代表”。

  中老铁路,在中国和东盟间构建起一条便捷物流通道,为整个地区带来发展机遇;匈塞铁路,中国高铁“走出去”进入欧洲的第一单,被当地视为“留给子孙后代的礼物”;连接沙特麦加、麦地那的麦麦高铁,在沙漠地带建成时速最高的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为地区发展注入活力……

  一条条中国造高铁,开辟出互联互通的发展大道,造福人民、惠及世界

  统筹:崔士鑫、徐立京

  撰文:刘文波、董丝雨

  策划:杜尚泽

  校检:吴玥

  图片来源:新华社(摄影:谢环驰 李涛,视觉:毕晓洋、虞东升)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我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驻外使领馆欢度新春佳节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农历癸卯兔年春节到来之际,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以及驻外使领馆举办春节招待会,与会各界人士互致新春问候,祝愿中国同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在新年里继续深化互利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举办2023年癸卯兔年春...

    时间:01-21
  • 习近平总书记新春寄语激励海外中华儿女同心奋进

      瑞兔奔新春,华夏添景福。  奉一杯清茶,大家坐在一起,同叙旧岁,共话来年。这样举办春节团拜会,是我们党始于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  1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23年春节团拜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

    时间:01-21
  • 第一观察丨做好“土特产”文章,总书记格外重视

      脐橙、苹果、腊肉、新米、榛蘑、柴鸡蛋……春节来临,各地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得红红火火。蕴含着浓浓乡情的农产品,是农民增收的希望,也是千家万户餐桌的幸福。  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让老百姓倍感亲切,也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的殷切期望。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

    时间:01-21
  • 春节祝福,来自宇宙!

    神舟十五号乘组三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在中国“天宫”给全国人民拜年了!制作:环视频/何卓谦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表示,“值此2023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祝福我们的国家国泰民安,祝福全国人民新春快乐”,“新年快乐”!...

    时间:01-21
  • 中国空间站迎来建成后首个春节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祝祖国国泰民安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记者李国利、黄一宸)春节将至,神舟十五号乘组在400公里高空的空间站里挂起春联、系上中国结,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充满喜庆祥和的氛围。  3名航天员通过视频向祖国和人民送上新春祝福。身着喜庆服饰的指令长费俊龙说:“祝福我们的国家国泰民安,祝福全国人民新春快乐!”邓清明...

    时间:01-21
  • 温暖牵挂

      这份不变的牵挂,温暖人心。  制作:陈相如、刘杰、林渊...

    时间:01-21
  • 保护和增进广大妇女健康 10部门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记者李恒)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增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为加快我国宫颈癌消除进程,保护和增进广大妇女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10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2-2030年)》,提出普及宫颈癌防治知识,降低患病风险;加强宫颈癌筛查服务,促进早...

    时间:01-21
  • 农村居民新冠病毒感染防治健康教育手册发布

      农村居民新冠病毒感染防治健康教育手册发布【科学防疫小贴士】(101)                                                                                                        ...

    时间:01-21
  • 萌!中国探月航天太空兔名叫兔星星

    在农历兔年到来之际,中国探月航天太空兔发布了中英文名称,中文名 “兔星星”,英文名 “To star”。“兔星星”寓意“玉兔巡月,扬帆星河”,我国嫦娥三号、四号的月球车均以“玉兔”为名。英文名“To star”寓意我国航天征途是星辰大海,体现了传统文化与航天科技的融合。...

    时间:01-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