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锤炼“看家本领”,更好发挥“经济体检”独特作用——2023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观察

2023-01-20 22:51:4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题:锤炼“看家本领”,更好发挥“经济体检”独特作用——2023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观察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

  审计被称作“经济体检”,是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2022年,审计工作取得哪些成效?2023年,审计工作又有哪些重点任务?

  在日前召开的2023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侯凯表示,审计工作要始终立足经济监督定位,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推动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聚焦主责主业,锤炼“看家本领”

  作为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箱”,审计的主责主业是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形象地说,审计就是国家财产“看门人”,财政资金“守护者”。近年来,审计机关始终把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审计作为“看家本领”,不断加大对国家“钱袋子”的审计力度。

  数据显示,5年来,全国共审计44万多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万多亿元,健全完善规章制度5.8万多项。其中,2022年1至11月,共审计单位5.3万多个,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4010多亿元,健全完善规章制度1.4万多项。

  对于这样一份“成绩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认为,多年来,审计机关立足经济监督的定位,不仅加强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落实和重大项目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监督,还注重揭示问题、防范风险,较好发挥了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审计在财经领域打假治乱具有先天优势和独特作用。”侯凯说,今后要继续加大力度,着力揭示违反财经纪律问题,切实保障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在财经领域的贯彻落实。

  深入揭示风险隐患,彰显独特监督作用

  5年来,向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移送重大问题线索3.8万多件,涉及9200多亿元、5.1万多人。党的十九大以来,审计机关严肃查处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典型问题线索,揭示一些影响经济安全的重大风险隐患。

  “很多问题处理实现了‘第一次’。研究处理这些问题的会议规格之高、通报范围之广、整改要求之严,在新中国审计发展历程中实属罕见,审计在推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侯凯说。

  “经济体检”不仅为了查病,更为了“治已病、防未病”。作为审计工作“下半篇文章”,审计整改是确保审计成果落地的有效手段。

  截至目前,针对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的问题,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已整改问题金额6632.74亿元,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2800多项,追责问责1.4万人。

  侯凯表示,较之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率得到提升、整改完成时限大幅提前,重点督办的问题线索总体进展顺利,重大问题整改取得实质性突破,铲除了一些阻碍改革发展和长期未解决的顽瘴痼疾。

  汪德华表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工作,不仅重新修改审计法、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还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审计制度。党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是审计整改向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推进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随着整改责任压得更实,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初步成形,贯通协作更加顺畅,独特监督作用更加彰显。

  推进审计全覆盖,形成常态化震慑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侯凯表示,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高质量推进审计全覆盖。

  侯凯表示,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审计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把握形式与内容、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全覆盖的实质在于对所有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无一遗漏、无一例外,形成一种常态化、动态化震慑。”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中财政、货币、社会等政策的落实提出明确要求,纲举目张地部署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等5项重点任务。审计机关如何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23年,全国审计机关要围绕推动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等5方面开展审计。侯凯表示,重点工作包括:围绕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要求,深入开展财政审计;围绕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的要求,深入开展金融审计;围绕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的要求,深入开展相关专项审计;围绕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的要求,深入开展民生审计;围绕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中的重要作用。

  汪德华表示,审计机关在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工作部署基础上,一方面要将高质量发展的思维方式运用到审计实践中,通过研究型审计提升审计质量,更好发挥审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及时反映影响经济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奋力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除夕团圆饭,要的就是团团圆圆

      除夕团圆饭,要的就是团团圆圆【健康幸福过新年】(10)  除夕夜 乐团圆  除夕,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日子之一。不论离家有多远,不论使用何种交通工具,大家都要在除夕之前赶回家,吃一顿团圆饭。有些地方流行在年夜饭上包饺子、吃火锅,有些地方则要在年夜饭上蒸年糕……  无论是哪种风俗习惯,年夜饭一定...

    时间:01-21
  • 金句来了丨习近平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国务院2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23年春节团拜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拜年。  监制丨徐冰  主编丨史萌  编辑丨李婷婷 徐晓威  校对丨高...

    时间:01-21
  • 国家乡村振兴局2023年稳步推进乡村建设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记者侯雪静)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记者日前从国家乡村振兴局了解到,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局将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主要从三方面发力稳步推进乡村建设。  一是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村庄规划是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要让基层干部和农民参...

    时间:01-21
  • 2022年农垦带头扩种大豆油料取得积极成效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记者于文静)2022年全国农垦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在全系统实施农垦带头扩种大豆油料行动,着力扩面积、提单产、增效益、强示范,大豆产量达292万吨,比上年增加90万吨,增产约44%。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2022年农垦系统扩种大豆油料呈现四方面特点:  ——种植面积创新高...

    时间:01-21
  • 2022年我国脱贫人口收入较快增长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记者侯雪静)记者日前从国家乡村振兴局了解到,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同比增长14.3%,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收入较快增长。  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局坚持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狠抓就业和产业两个关键...

    时间:01-21
  • 兔年送祝福 国家航天局公布玉兔二号最新工程图片

      中新网北京1月21日电 (马帅莎)1月21日,兔年春节来临之际,国家航天局公布玉兔二号最新工程图片,向大家送上新春祝福。  当阳光铺洒在月球背面,玉兔二号月球车和嫦娥四号着陆器分别于1月15日和1月16日自主唤醒,迎来第51个月昼工作期。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经工作超过4年,目前已累计行驶近1500米,对外发布各...

    时间:01-21
  •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这组海报请收藏!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月22日至24日新一股较强冷空气即将来袭给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大风和降温天气冷空气过后多地气温将较常年同期显著偏低请大家务必做好防寒准备!这有一份关于冷空气的科普快收藏!...

    时间:01-21
  •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新春寄语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春之约暖人心扉过去十年 风雪无阻走基层 问冷暖 听民生在升腾的年味中分享幸福在接续的奋斗中开创美好壬寅去 癸卯来神州大地又迎春总书记连线基层亲切看望慰问送上新春祝福隔屏却融情连线更连心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制片人丨马立飞  编导丨彭柏闳  记者丨陈汉章 辛乔  ...

    时间:01-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