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东西问·解码兔年 | 赵燕林:千年壁画“三兔共耳”缘何闻名中西?

2023-01-20 20:00: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中国传统的兔年春节将至,历经疫情考验的人们心怀希冀。自2023年1月18日起,中新社“东西问”专栏特推出“解码兔年”系列稿,探究春节文化、“双立春”等的意涵与影响。

  中新社敦煌1月20日电 题:千年壁画“三兔共耳”缘何闻名中西?

  ——专访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赵燕林

  中新社记者 丁思

  临近中国农历兔年春节,萌态可掬的兔子造型层出不穷。中国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三兔共耳”图存世千余年,绘制了共用三耳、循环追逐的三只兔子,这或许是世界上最与众不同的兔子造型。这一图案,也出现于巴基斯坦赤陶浮雕、叙利亚的多色陶瓷、欧洲教堂彩绘玻璃,乃至一些西方现代建筑中。

  “三兔共耳”的创作源起是什么,有何寓意?为何能在中西广受认同?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赵燕林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视频:【东西问】赵燕林:千年壁画“三兔共耳”缘何闻名中西?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目前,现存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三兔共耳”图案有多少个?它们的造型、纹样有何不同?

  赵燕林:“三兔共耳”的装饰图案广泛分布于古丝绸之路沿线的亚欧大陆各地,目前已知该图案年代最早的实例存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从时代分布情况来看,壁画中“三兔共耳”发端于隋初,流行于初唐和中晚唐时期,最终消亡于五代。

  莫高窟共发现有20个洞窟绘制有这一图案。其中,17个绘制在洞窟藻井图案中,4个为天宫栏墙装饰图案,还有1个绘制于藻井垂帐纹,共出现22处,隋代洞窟占比最多,共9幅。

  总体来看,隋代初期此类图案尚显生涩,而至隋代中晚期则极尽繁华,第407窟“三兔共耳”藻井图案被认为是该纹样的杰出代表,也是大众最为熟知的一幅。

莫高窟第407窟“三兔共耳”藻井图案。敦煌研究院供图

  “三兔共耳”的图案主体构成呈圆形,三只兔子以等边三角形均匀分布其中,两两共用一耳,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奔跑、相互追逐,首尾相接,动感十足,造型优美。早期图案中的兔子,以白色居多,唐代逐渐出现了黑色、灰褐等色。

  中新社记者:该图案为何是三只兔子?有何寓意?

  赵燕林:“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寓意。《道德经》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只兔子有往复循环、繁衍生息的涵义。“三”又与佛教涅槃思想吻合,三兔像是“前世”“今生”与“来世”,有“循环”“轮回”之意。

  同时,古人眼中,“兔”的内涵也很丰富。西晋张华《博物志》卷四《物性》中说:“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明代徐树丕在《识小录》中云:“俗曰:兔无雄,望月而生也。”古人认为世间所有兔子都为雌性,只有月亮中的兔子为雄性,加之兔子繁殖能力极强,自古便成为多子多福的象征。西晋傅玄《拟天问》曰:“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又说:“月为阴水,白兔之形”。古人认为月是“阴水”,还是白兔的化身,故《隋书·天文志》说:“月为太阴之精,以之配日,女主之象也”。所以,藻井图案中兔子的形象,也有“月神”与“阴水”的意涵,是“以水克火”的延展。

  另外,汉魏以来,图谶瑞应思想极为流行,有着向朝廷进献“祥瑞”的传统。白色的鹿、兔子等世间稀有罕见,是吉祥、祥瑞的象征。经过魏晋南北朝战争,隋初人口相对退减,多子多福、生生不息成为普通民众朴素的期盼。藻井是莫高窟洞窟中最为核心的位置,将“三兔共耳”图案绘制在最中央的藻井中,也是寄托了洞窟功德主们的美好愿望。

莫高窟第302窟“三兔共耳”栏墙纹,这是目前已知该图案年代最早的实例。敦煌研究院供图

  中新社记者:“三兔共耳”有何源起,其创作手法有何特点?

  赵燕林:研究发现,“三兔共耳”图案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纹样十分接近,例如出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玉器上的类似装饰图案,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敦盖、漆器上出现的三兽纹等,最为突出的是汉代瓦当上的三雁纹,以及画像石上的三鱼共首纹等。

  其创作手法是中国传统的“共生”,即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同造型元素的相同部分叠加重合在一起,在构成新图形的同时,不破坏单体结构的完整性。中国历代纹样作品中,有大量的共生图案,内涵也多与生命繁衍、祈福相关。

  “三兔共耳”的“共生”创作手法也体现着中国传统宇宙观。中国古人重视天文,有星象崇拜,“三兔共耳”有自秦汉以来“三圆三方”宇宙模型的影子,即由中心三个圆外切三个正方形的叠涩构架而成,体现着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莫高窟第305窟“三兔共耳”藻井图案及其“三圆三方宇宙模型”结构示意图 。敦煌研究院供图

  中新社记者:“三兔共耳”的传播路径有无定论?该图案为何也在西方社会受到认同?

  赵燕林: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和商贸文化重镇,世界四大文明和三大宗教在这里相会,不同民族与文化交流交融是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重要特征。存世最早的“三兔共耳”图案正是出现在敦煌。

  学界多认为,这一图案是从中国自东向西传播,其以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渊薮。有部分学者猜想其源于中原,后从蒙古帝国西征时,从敦煌沿丝绸之路同时向蒙古国、印度、中亚各地传播,后从中亚、西亚向非洲的埃及、欧洲各国传播。也有学者提出,是战争把它带至西方社会。

  该图案究竟源于何处,缘何被带至西方?目前尚无定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世界很多民族都有月亮当中有一只兔子的传说。

  随着时间演变,“三兔共耳”出现在伊斯兰圆章模印玻璃、阿富汗的金属盘、伊朗的托盘、科威特的瓷砖画、德国教堂的钟表、英国教堂的玻璃窗上,成为当地宗教、文化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图饰,沿用至今。

巴基斯坦斯瓦特赛杜沙里夫遗址“三兔共耳”浮雕(9—11世纪)。采自《三只野兔的神奇旅程》。受访者供图

  该图案对于西方民众意味着什么?一些西方学者做了调查,甚至专门有团队出版了《三只野兔的神奇旅程》等研究文集,他们认为“这幅图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够为人们带来无限遐想和吉祥的寓意。由此看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们对艺术魅力的认同与对生活的美好祈愿是相通的。(完)

  专家简介:

  赵燕林,甘肃省甘谷县人。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在《敦煌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艺术设计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3部。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文化及石窟艺术,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日本《比较民俗研究》等期刊发表“三兔共耳”相关研究论文5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等研究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多项课题基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这组海报请收藏!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月22日至24日新一股较强冷空气即将来袭给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大风和降温天气冷空气过后多地气温将较常年同期显著偏低请大家务必做好防寒准备!这有一份关于冷空气的科普快收藏!...

    时间:01-21
  •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新春寄语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春之约暖人心扉过去十年 风雪无阻走基层 问冷暖 听民生在升腾的年味中分享幸福在接续的奋斗中开创美好壬寅去 癸卯来神州大地又迎春总书记连线基层亲切看望慰问送上新春祝福隔屏却融情连线更连心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制片人丨马立飞  编导丨彭柏闳  记者丨陈汉章 辛乔  ...

    时间:01-21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海报发布

    >>待续<<  (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1-21
  • 【央视快评】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

      今天是农历除夕。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向奋进在新征程上各条战线的人们致以新春的祝福!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1月20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2023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全国人民在壬寅虎年迸发出的龙腾虎跃的干劲、...

    时间:01-21
  • 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发布烟花爆竹安全提示

      春节、元宵节期间历来是烟花爆竹销售、燃放高峰期。烟花虽好看,安全需注意。近日,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发布烟花爆竹安全提示。  应急管理部提示:烟花爆竹易燃易爆,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到悬挂《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的合法零售点,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个人燃放类烟花爆竹。请根据燃放需要...

    时间:01-21
  • 民生直通车丨2023年春风行动将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姜琳、郭晓蕾)记者近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2023年1至3月在全国开展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预计将为劳动者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  该活动由人社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推出,主要是集中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符...

    时间:01-21
  • 交通运输部:昨天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2772.52万辆次

      来自交通运输部综合应急指挥中心消息,昨天(20日),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2772.52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554.83万辆次,环比下降13.54%,比2019年同期增长15.19%,比2022年同期增长8.94%。今天(21日)0时至1月27日24时,全国高速公路7座及7座以下小型客车免费通行。(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1-21
  • 民航局:今天国内民航旅客量预计超80万人次 同比增长一倍

      记者从民航局了解到,今天(21日),全国民航预计旅客运输量80余万人次,同比2022年除夕增长了一倍。民航大数据显示,昨天(20日),全国民航旅客量预计超过110万人次,同比增长25%,已经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74%。这个春节假期,国内民航客运计划航班量,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七成。(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1-21
  • 新春走军营:我在军营过大年

    春节前夕,武警安徽总队蚌埠支队官兵坚守在战备执勤一线,尽管他们春节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但军营里依然年味十足。该支队官兵通过写春联、贴窗花、挂灯笼等方式扮“靓”军营,迎接兔年的到来。军营里处处喜气洋洋,官兵们在享受这份节日美好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献身国防的使命和决心。(王刚、梁旭、虞剑坡摄影报道)官兵们兴...

    时间:01-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