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国新办发布会解读《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

2023-01-19 21:36:4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 题: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国新办发布会解读《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

  新华社记者高敬、韩佳诺

  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绿色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说,白皮书显示,我国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1%,比2012年提高5.7个百分点。

  “绿色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展现勃勃生机。”赵辰昕说,近年来,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他介绍,各部门通过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措施,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十年来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多亿元支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中央层面年度安排生态保护补偿资金近2000亿元。实施50余项税费优惠政策,不断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同时,强化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技术产业化,形成了覆盖节能、节水、环保、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绿色技术装备制造体系,新能源、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绿色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21年底,本外币绿色信贷余额15.9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余额超过1.1万亿元,规模均居全球前列。

  持续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持续提升,绿色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化、绿色化融合水平不断提高。

  “十三五”以来,我国持续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培育了2783家绿色工厂、296家绿色供应链企业、223家绿色工业园区,推广近2万种绿色产品,逐步构建起从基础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的全链条绿色产品供给体系。

  他表示,下一步,要健全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构建绿色低碳升级改造政策体系、强化绿色低碳标准的引领、建立数字赋能绿色制造的引导机制、深化绿色制造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此外,要大力推动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绿色制造支撑体系,推进工业向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制造流程数字化、产品供给绿色化方向转型发展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白皮书指出,绿色空间格局基本形成。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表示,促进形成绿色空间格局,要坚持三个方面的统筹:

  ——统筹发展与安全,在守住资源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支撑高质量发展。立足粮食安全,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明确2021年至2035年继续保持18.65亿亩耕地保护任务不变;立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立足遏制城镇无序蔓延,对超大城市、人口净减少城市和人均建设用地超过国家标准的城市,严格按照现状城镇建设用地的1.1倍、其他城市按照1.3倍,控制城镇开发边界。

  ——统筹保护与开发,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贯彻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战略布局,统筹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构建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集约型的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

  ——统筹保护与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土地利用规划方面,刘国洪强调,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将控制在2950万亩,比“十三五”期间压减300万亩。

  绿色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白皮书强调,推进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是关键。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说,我们坚持着力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经济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

  他表示,过去十年是生态环境立法力度最大、监管执法尺度最严、法律制度实施效果最显著的十年。生态环保领域现行有效的法律达到30多部,生态环保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截至去年底,现行国家生态环境标准达到2298项,有效推动行业技术经济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监管制度方面,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成为推动落实生态环保责任的“利剑”。建立健全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一系列监管制度,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在内的责任体系。

  在市场机制方面,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健全绿色税收体系,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等。

  “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对市场的引导性、激励性、调节性作用持续增强,助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赵英民说。(新华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31省份新一届省级人大常委会、省级政府领导班子全亮相

      随着1月19日青海、江苏、甘肃、北京人代会结束,2023年全国31个省份省级两会全部结束,新一届省级政府、省级人大常委会、省级政协领导班子相继产生。  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9日选举陈刚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黎明、杨逢春、尼玛卓玛(女,藏族)、刘同德、张黄元、吕刚为省人大常...

    时间:01-20
  • 时政微纪录|“过年好!”我和总书记在一起

      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  腊月廿七,全国各地年味渐浓,六位仍奔忙在岗位上的普通人,用他们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一天。  就在这一天,他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春祝福,通过屏幕到达身在中国东南西北的他们面前...

    时间:01-20
  • 中国科学家研究揭示“光照影响血糖”的奥秘

      新华社合肥1月20日电(记者徐海涛、何曦悦)光照会引起人体体温、脉搏、血压等方面变化,夜间过多的光照还会增加肥胖和患糖尿病的风险。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教授团队发现了光通过激活人视网膜上特殊的感光细胞,引发眼、脑和脂肪组织中一系列神经信号传递,从而直接抑制机体血糖代谢能力的科学机理,...

    时间:01-20
  • 汇集人民意志 凝聚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代表委员中引起热烈反响

      我苏网讯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凝结的是江苏代表团代表们的由衷选择,折射的是8500万江苏人民发自肺腑的心声,反映了亿万人民在坚强核心的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创更加美好未来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一张张庄严的选票、一阵阵如潮的掌声……无不表达着人们对习近平总书记...

    时间:01-20
  • 紧跟伟大复兴领路人奋力开创美好未来——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侧记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今天上午,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江苏省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大会宣布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时,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全体代表心潮澎湃、无比振奋。一张张选票,是江苏人民对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的感恩之心、爱戴之心、崇敬之心,更是...

    时间:01-20
  • 【总书记的惦念】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亲切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向各行各业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心和慰问。总书记的深情惦念、殷殷嘱托和新春祝福,让各地干部群众倍感温暖、深受鼓舞。大家表示,一定要坚定信心、抖擞精神,齐心协...

    时间:01-20
  • 人民日报钟声:无视中国三年抗疫贡献暴露无知和偏见

      无视中国三年抗疫贡献暴露无知和偏见(钟声)  回顾三年抗疫之路,无论是保护中国人民生命健康,还是促进全球团结抗疫、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中国政府都采取了负责任政策举措,尽了最大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平稳有序推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始终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

    时间:01-20
  • 军队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军队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问  国家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军队医院积极开展新冠病毒感染者救治工作,广大一线医护人员着眼强化分级分类救治、优化发热门诊设置,推进医疗资源准备、完善看病就医流程等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救治地方新冠...

    时间:01-20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党广锁等13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法官的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党广锁等13人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法官的公告法〔2023〕12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有关规定,党广锁、贾宇、田云鹏、傅信平、霍敏、朱玉、戴军、茆荣华、张应杰、次登、王中明、安长海、迪里夏提·沙依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大法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

    时间:01-20
  • 村医巡诊、下沉诊疗、备好药品……多地农村防疫一线见闻

      新华全媒+|村医巡诊、下沉诊疗、备好药品……多地农村防疫一线见闻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 题:村医巡诊、下沉诊疗、备好药品……多地农村防疫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王昆、侯文坤、林碧锋  春节临近,各地返乡人员增多,社区、农村成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前线”。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地方加大村医巡诊...

    时间:01-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