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东西问·解码兔年丨高巍:众多“神兽”,中国人如何选出“十二生肖”?

2023-01-19 20:56: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中国传统的兔年春节将至,历经疫情考验的人们心怀希冀。自2023年1月18日起,中新社“东西问”专栏特推出“解码兔年”系列稿,探究春节文化、“双立春”等的意涵与影响。

  中新社北京1月19日电 题:众多“神兽”,中国人如何选出“十二生肖”?

  作者 高巍 北京民俗学会会长

  金虎即将携岁去,玉兔迎春送吉祥。年终岁尾,生肖民俗话题再次受到关注。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十二生肖和独特而古老的干支纪年有着紧密联系,被中国人所熟知。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都有一个属相。

  众多“神兽”之中,中国人为何选择老鼠、老虎、兔子、龙等来做“十二生肖”?十二生肖为何能在世界多地特别是亚洲广为流传?这些问题的背后,正是人们“日用而不觉”的传统文化。

2021年2月,山西太原食品街,十二生肖造型的花灯吸引游客驻足欣赏。武俊杰 摄

  十二生肖是世界性的民俗现象

  十二生肖记人的生年属相,亦称十二属相,用以纪年、纪月、纪日或纪时。用兽来纪年是独特的纪年特色,除了中国,兽历也流行于很多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是世界性的民俗现象。兽历与很多西方国家民众通过观察星座来纪年的方式有很大不同。

  中国有关生肖的文字记载在《诗经》中就已出现。作为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反映了西周初至春秋社会生活的方方方面,记录与先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物象,生肖便是其中一类,反映出先民的思维特征。比如《诗经》中《小雅·吉日》篇说“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其中“庚午”对应“马”,这与流传至今的十二生肖“午马”一致。

《诗经》中《小雅·吉日》篇说“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其中“庚午”对应“马”,这与流传至今的十二生肖“午马”一致。苏楷泽 摄

  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为人的十二生肖属相,与古老而独特的干支纪年有着密切联系。有研究显示,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已把生肖和地支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从周围实践中总结经验的生活化特征。春秋时期,十二生肖开始成型。

  有关十二生肖最完整的记录,最早见于东汉王充《论衡·物势》,“寅,木也,其禽虎也;戍(戌),土也,其禽犬也……丑禽牛,未禽羊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酉,鸡也;卯,兔也……申,猴也”。《论衡·言毒》写道,“辰为龙,巳为蛇。”一般研究认为,最迟至东汉时期,十二生肖已定型化。再到南北朝时期,生肖不仅和地支紧密结合,还演变成为生活常态。

  十二生肖在中国的流变特点显著。生肖与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文化孕育出的纪年方法,并伴随文化而不断发展;生肖是一种主要产生和应用于民间的计时方法,古代大量先民文化程度不高,用熟知的动物与地支相配来推算年龄和出生年份,每十二年循环一次,体现了民间智慧。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十二生肖陶俑(唐代天宝四年)。田雨昊 摄

  中国人为何用动物而非植物来纪年?

  很多人好奇,中国人为何不用植物来纪年,而选择了动物?研究一般认为,十二生肖文化在中国发源形成于黄河长江流域,包括马、牛、羊、鸡、猪、狗等在内的动物,与古代先民日常生活发生了很密切的联系,这是它们成为生肖的重要原因。

  十二生肖和古代先民的动物崇拜心理有关。有的动物进入十二生肖,体现的是力量崇拜,比如老虎是勇敢、有力量的山中之王。在中华文化语境中,老虎的身上寄托着人们受到庇护、躲过灾难和侵害的愿望,而同样作为猛兽的豺狼则缺乏这样的文化语境;有的动物进入十二生肖,更多与人们的生活诉求有紧密联系,比如老鼠生育能力强、活动精力旺盛,借助对其生命力的崇拜,人类希望家庭人丁更加兴旺;龙作为传说中的“神兽”被列入十二生肖,集中了人们的综合情感诉求。先民按照朴实的想法塑造了统领很多动物、身份尊贵神通广大尤其是能及时行雨的“神龙”形象,同时满足力量崇拜和生活年景更加风调雨顺的期许。

四川博物院藏“十二生肖时辰铜镜”。安源 摄

  历史长河中,十二生肖逐步发展成意涵丰富的生肖文化,其中不仅蕴含中国人对动物的崇拜和喜爱,也反映出古代中国人一直努力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契合点。

  中国人历来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主张人类活动要保持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关系,这是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体现。中国人解决问题不从伤害和消灭他者的角度出发,而是和睦相处、和谐共存,十二生肖就是这种观念的显性体现。

1月14日,北京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为小朋友们讲解十二生肖知识。田雨昊 摄

  兔年说兔,兔儿爷是北京发展势头最盛的民俗用品

  2023年是兔年,在十二生肖动物当中,兔子有三个鲜明特点:它不具备很强的进攻性,灵活聪明温顺,与人类感情较亲近;除了作为家畜,兼具宠物特征;和老鼠一样生育能力强,契合中国人对家业兴旺的期待。在古代,人们认为兔子属阴,是生育的象征,古籍中多有兔子“视月而生”“望月而孕”的说法。中国民间也一直存在兔崇拜,“月兔”更象征平安健康。

四川博物院藏“青花童子白兔盖罐”。安源 摄

  虽然不同地区祭月方式各有不同,但不少地方都出现了用于祭月的泥塑兔神。北京、天津和济南等地有关于兔儿爷、兔二爷、兔子王等的民间崇拜,有的泥塑技艺已被列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人的兔崇拜虽有一定神灵崇拜特征,但总体仍是十分世俗的。以北京为例,北京人崇拜兔儿爷,但孩子们也把兔儿爷当玩具和陪伴。兔儿爷出现在泥塑作品、木刻版画等各类艺术品上,一直是春节庙会上的“网红”,成为北京发展势头最盛的民俗用品之一。兔儿爷的这些特点,反映中华传统文化与北京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民俗现象,成为春节民俗活动的重要载体,与人们生活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深入。

北京东岳庙春节庙会上的“兔儿爷”。马思琛 摄

  各国生肖为何有所同有所不同?

  十二生肖出现在很多国家尤其是亚洲地区,日本、朝鲜、韩国、蒙古国、老挝、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国也都有十二生肖,不少国家的十二生肖和中国相同。

  关于十二生肖在国际上如何起源,目前学界尚未有一致结论,但普遍认为“东方文化圈”内众多亚洲国家都有十二生肖传统习俗,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

2022年12月29日,日本民众在街头迎接明年的生肖兔子。这只兔子寓意家庭和事业的顺利。Hisao Aoki 摄

  当生肖文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传播时,与当地自然资源和人们情感诉求发生了“再结合”,这使各国各地区的十二生肖既有共通性,又呈现本土化特征,不断形成自身特色。比如,柬埔寨以牛为首、鼠居末位,越南十二生肖同中国大体一致,但“兔”变成“猫”,缅甸则有8种生肖。

  从古至今,十二生肖始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紧密相连,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美好期许,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完)

  专家简介:

  高巍,北京民俗学会会长,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民俗研究。著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民俗文化史》《四合院》(本书荣获2004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幡鼓齐动十三档》等多部著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31省份新一届省级人大常委会、省级政府领导班子全亮相

      随着1月19日青海、江苏、甘肃、北京人代会结束,2023年全国31个省份省级两会全部结束,新一届省级政府、省级人大常委会、省级政协领导班子相继产生。  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9日选举陈刚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黎明、杨逢春、尼玛卓玛(女,藏族)、刘同德、张黄元、吕刚为省人大常...

    时间:01-20
  • 时政微纪录|“过年好!”我和总书记在一起

      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  腊月廿七,全国各地年味渐浓,六位仍奔忙在岗位上的普通人,用他们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一天。  就在这一天,他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春祝福,通过屏幕到达身在中国东南西北的他们面前...

    时间:01-20
  • 中国科学家研究揭示“光照影响血糖”的奥秘

      新华社合肥1月20日电(记者徐海涛、何曦悦)光照会引起人体体温、脉搏、血压等方面变化,夜间过多的光照还会增加肥胖和患糖尿病的风险。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教授团队发现了光通过激活人视网膜上特殊的感光细胞,引发眼、脑和脂肪组织中一系列神经信号传递,从而直接抑制机体血糖代谢能力的科学机理,...

    时间:01-20
  • 汇集人民意志 凝聚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代表委员中引起热烈反响

      我苏网讯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凝结的是江苏代表团代表们的由衷选择,折射的是8500万江苏人民发自肺腑的心声,反映了亿万人民在坚强核心的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创更加美好未来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一张张庄严的选票、一阵阵如潮的掌声……无不表达着人们对习近平总书记...

    时间:01-20
  • 紧跟伟大复兴领路人奋力开创美好未来——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侧记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今天上午,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江苏省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大会宣布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时,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全体代表心潮澎湃、无比振奋。一张张选票,是江苏人民对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的感恩之心、爱戴之心、崇敬之心,更是...

    时间:01-20
  • 【总书记的惦念】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亲切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向各行各业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心和慰问。总书记的深情惦念、殷殷嘱托和新春祝福,让各地干部群众倍感温暖、深受鼓舞。大家表示,一定要坚定信心、抖擞精神,齐心协...

    时间:01-20
  • 人民日报钟声:无视中国三年抗疫贡献暴露无知和偏见

      无视中国三年抗疫贡献暴露无知和偏见(钟声)  回顾三年抗疫之路,无论是保护中国人民生命健康,还是促进全球团结抗疫、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中国政府都采取了负责任政策举措,尽了最大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平稳有序推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始终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

    时间:01-20
  • 军队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军队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问  国家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军队医院积极开展新冠病毒感染者救治工作,广大一线医护人员着眼强化分级分类救治、优化发热门诊设置,推进医疗资源准备、完善看病就医流程等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救治地方新冠...

    时间:01-20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党广锁等13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法官的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党广锁等13人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法官的公告法〔2023〕12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有关规定,党广锁、贾宇、田云鹏、傅信平、霍敏、朱玉、戴军、茆荣华、张应杰、次登、王中明、安长海、迪里夏提·沙依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大法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

    时间:01-20
  • 村医巡诊、下沉诊疗、备好药品……多地农村防疫一线见闻

      新华全媒+|村医巡诊、下沉诊疗、备好药品……多地农村防疫一线见闻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 题:村医巡诊、下沉诊疗、备好药品……多地农村防疫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王昆、侯文坤、林碧锋  春节临近,各地返乡人员增多,社区、农村成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前线”。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地方加大村医巡诊...

    时间:01-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