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应当看什么

2023-01-17 04:42:46

来源:光明日报

  “长久以来,基础教育界有个认识误区,一说老师们的成果,首先想到论文;一说成果多,就看论文篇数。其实,成果并不等于论文,甚至有些论文的价值很低。”采访中,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副教授刘磊明道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一贯痛点。不过,令他欣喜的是,这样的问题即将得到改善。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明确卫生、工程、艺术、中小学教师等实践性强的职称系列不将论文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评价指标,评价标准中不得简单设立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硬性要求。政策一出,中小学教师连声叫好——“终于不用为发表而硬写论文啦”……

  新政出台,能否解决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长久之困?未来,中小学教师该拿什么评职称?

  1.从心声看现实 “强项在教学,不在写论文”

  “苦论文久矣。”在采访中,不少中小学教师都这样说。一位在小学工作了十多年的教师向记者抱怨:“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难,不仅在于机会少,更在于门槛高。发表论文对我们来说真是太难了。早在5年前,我就立下目标,要在一年内完成两篇学术论文。但到今天,我连一篇像样的论文也没写出来。评职称的事,只好一拖再拖。”

  缘何如此?“写论文需要大量的整块时间,但老师工作太细碎,很难集中精力。另外,我的强项在教学,论文写作水平确实有待提高,很难达到学术期刊的发表标准。”这位教师说,“论文确实不好写。”

  刘磊明也经常听到不少中小学老师“吐槽”:“我们每天不但要上课、备课、改作业,还要和学生、家长随时随地沟通交流。从早忙到晚,叫我们如何安心写论文?”

  “发论文,的确是一线教师在职称评审中遇到的较大障碍。”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教导主任李灿影发现,不少年长教师毕业于中师,综合素养高,工作经验丰富,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可以说,就专业素养而言,他们完全能胜任更高一级的职称要求。但教育实践和论文撰写是两回事,由于教育理论与科研方法的匮乏,一线教师尤其是年长教师,在将教育教学相关经验及时提炼、形成学术论文方面存在困难。因此,作为职称评审主要依据之一的论文,就成了他们在职称晋升路上的绊脚石。一次次因为论文而通不过职称评审,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教学积极性。”李灿影认为,这也是造成部分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校其实更看重教师的德能勤绩及常态工作表现,但职称评审中,区级、市级的评审专家不认识、不了解大多数参评教师,只能以论文等硬指标作为参考。”有老师告诉记者,“评职称时中小学校只有推荐权,没有评审权,如果教师实际工作业绩突出,但缺乏有竞争力的‘干货’,学校甚至可能因为担心浪费指标而不敢推荐。”

  “正因如此,新政将论文的权重调低,转而提倡代表作制度。职称评审标准中论文不再是必选,业绩成果选项增多,可以是标准开发、技术解决方法、创新突破、智库成果、教案等等,让很多擅长一线教学的教师看到了希望。”刘磊明介绍。

  2.从文件到落实 一防“犯懒”、二防“畏难”

  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容中逵看来,这一改革举措的落实,能让中小学教师将主要精力聚焦于教学等中心任务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意味着评价指标完全不看论文。高质量的科学研究也是必要的,可以反哺教学与管理。”

  新政之下,滋生新困惑。一位小学教师说:“降低论文比重,必然会提升其他指标权重,会不会因此引发其他问题?”

  “如何科学确定论文指标在评审考核中所占比重,才能既不挫伤教师科研热情,又不违背文件精神,这是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面临的有关‘度’的难题。”容中逵坦陈。

  “如果降低论文成果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会不会增加另一个硬指标——公开课的权重?”北京十二中附属实验小学校长司学娟认为,公开课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工作能力,但大部分公开课经过多次试讲,除了授课教师外,也凝聚了校长、教研组长、教研员等人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结晶。“公开课虽然重要,但有的老师一学期为上一两次公开课,往往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造成学生学业成绩下降。这也不值得提倡。”因此,她建议,在制定配套政策时,如果提升诸如公开课等教学实绩的权重,也要考虑周全,审慎推进。

  “中小学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在评职称时,理应侧重考察师德修养与教育教学效果。”李灿影认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应将师德修养、课堂教学能力、育人能力、教学成效等方面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加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性评价,而论文可作为加分项。

  过程性评价,也是刘磊明强调的关键词。他说:“能不能站稳讲台上好课,大抵能看出一名中小学教师的品德、能力、业绩水准。当然,如何评价课堂教学业绩也会是一个难点。可考虑加强教育教学过程性评价,从备课教案、教研经历到上公开课,聚焦核心业务全过程质量,对这些环节的层次、频次、密度和显示度精细划分、准确赋分,才能真正增加评审标准的科学性。”

  “顶层设计已出,落实尤为紧要,一防‘犯懒’,二防‘畏难’。”刘磊明告诉记者:“之前评职称数论文篇数、看期刊等级,是因为量化指标的相对客观性。而新政策意味着新规则。多选项的代表作制度如何保证客观公允,将是考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标落实能力的一道必答题。”

  3.从口碑看贡献 谁来评、评什么、怎样评

  当前,如何细化顶层设计,科学制定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老师们该拿什么评职称?

  刘磊明感慨,中小学教师工作很“细”,他们的贡献往往体现在科组、年级组和学校的集体业绩中,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中、每一次师生交往中。因此,评价教师工作成绩最朴素、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质性评价弥补量化评价的不足。“从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口碑中,可以大体看到一名老师工作与贡献的实际情况。”

  容中逵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对教师工作和贡献的评判,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谁来评?除了教育局组织集中评审外,还应包括学生、家长、教师群体和所在学校等四类主体。第二,评什么?大致包含师德师风、专业能力、人才培养、公共服务等多个维度,既要有教龄、课时等量化指标,也要有学生素养提升、家校工作开展等质量指标,还要囊括外出赛课、微课获奖等工作荣誉。第三,怎样评?理想的评价方式应是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结合、过程和终结评价结合。”

  司学娟在实践中发现,将中小学职称评审权力下放到学校,或更贴合实际。“一些学校采用‘自评+备课组(年级组)打分+主管领导打分+学校评审小组打分’的方式,各方占据一定权重,更能体现评价的方向性、客观性和发展性。”

  李灿影认为,职称评审的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是知根知底的,评价也较为全面细致,因此,学校评价可以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各校对教师成长的关注程度不同,各校教师自身发展情况不同,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集中评审可从区域层面整体把握、统筹安排。”

  顺应趋势,破旧立新,还需三步走。容中逵建议:“第一步,解读新规。政策制定者要帮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解读文件,正确传递政策意图。第二步,逐步试点。可先选取部分城市作为试点检验效果,并根据试点情况逐步调整完善。第三步,鼓励创新。允许各教育局根据当地实际进行创新和微调,并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获取真实情况,发现优秀典型,及时分享特色化方案。”

  (本报记者 晋浩天 本报通讯员 陈秋萦)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四部门公布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

      中新网1月17日电 生态环境部17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水利部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公布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明确了19个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刘友宾介绍,19个试点城市分别是...

    时间:01-17
  • 一日即四季 四季如一日……这是专属辽宁舰的“春夏秋冬”

      新春走基层丨一日即四季 四季如一日……这是专属辽宁舰的“春夏秋冬”  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入列十年来,航迹不断延伸,使命向深蓝拓展。无论寒冬酷暑,舰员们始终坚守在各自岗位,为战舰破浪前行、战鹰高空翱翔提供坚实保障。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走进海军辽宁舰,一起感受官兵们别样的“春夏秋冬”。...

    时间:01-17
  • 付出辛勤汗水 收获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分赴多地,记录一线工作者奋斗故事——   付出辛勤汗水 收获美好生活(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新时代大潮澎湃,新征程气象万千。过去一年,我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这一切,凝结着无数人的辛勤...

    时间:01-17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陈春江任商务部部长助理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人社部网站17日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陈春江为商务部部长助理;任命孙业礼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任命祖雷鸣为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人社部网站截图...

    时间:01-17
  • 生态环境部:去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呈现“三个向好”

      生态环境部今天(17日)上午举行例行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监测数据表明,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呈现“三个向好”的特点。  “三个向好”首先是空气质量稳中向好。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6.5%,重污染天数比例首次降到1%以内,达到0.9%。PM2.5年平均浓度每立方米29微克,为有监测数据...

    时间:01-17
  • 1136个村(社区)获评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从司法部获悉,经过严格的评选程序,司法部、民政部近日决定命名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东窑村等1136个村(社区)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和“八五”...

    时间:01-17
  • 国家移民管理局:2022年全年共签发普通护照106.8万本

      中新网1月17日电 国家移民管理局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移民管理主要数据和工作情况。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林勇胜在会上介绍,2022年全年共签发普通护照106.8万本,往来港澳台通行证174.8万本、签注432.3万个;为港澳居民、海外华侨、永久居留外国人等办理社会事务提供身份认证服务4513万...

    时间:01-17
  • 补齐短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补齐短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人民观点)   ——铆足干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⑤  乡村建设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过去,村内鸡鸭遍地走,草堆、粪堆随处可...

    时间:01-17
  • 国家统计局:2022年GDP比上年增长3.0%

    今天(1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四季度...

    时间:01-17
  •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也门人道和发展投入

      新华社联合国1月16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16日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也门的人道和发展投入,共同帮助也门改善人道形势。他同时呼吁也门各方提供必要人道准入,切实保护人道工作者安全。  戴兵在安理会也门问题公开会上表示,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休战状态给也门人民带来和平的希望和...

    时间:01-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