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扎根一方水土 用好乡土资源——2023开年乡村产业振兴观察之“土”字篇

2023-01-16 09:51:52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题:扎根一方水土 用好乡土资源——2023开年乡村产业振兴观察之“土”字篇

  新华社记者高敬、杨静、叶婧

  春节临近,人们忙着买年货,各色水果让人眼花缭乱,多种肉食水产也是餐桌必备。还有人计划去村里过年,感受久违的乡愁。

  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日益凸显。各地发展特色种养、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探索做好“土”字文章,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不断取得新进步。

  依靠一方水土,发展特色种养业

  快过年了,广东湛江仍然温暖。遂溪县湛江百顺农业有限公司的农场里,农场主苏义杰忙着给玉米、木瓜等进行追肥。

  湛江气候温暖,适宜种植菠萝、火龙果等水果。看到黄金百香果的品质佳、口感好,市场售价高,苏义杰的农场2022年尝试着种了1000亩黄金百香果,每亩地的收益能有一万多元。

  今年,苏义杰的农场扩种了几百亩的百香果,当地不少农户也准备扩种。

  “扩种太多,我们也会担心滞销,或者打价格战。”他说,百香果能鲜食,也能生产饮料进行深加工,希望政府部门引导支持,开拓多种渠道拓展销路。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特色种养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

  江苏省苏州市阳澄湖畔,农家乐“聚蟹座”的经营者吴晓燕把店铺歇业,准备过年。“现在还有些大闸蟹,趁年前卖一卖,大部分是老客户预留年夜饭、送亲友的。”

  她介绍,夏天连续高温天气,大闸蟹的产量受到影响。大闸蟹吃的玉米、带鱼涨价,养殖成本上升。“2022年有些困难,但不亏本,总体还可以。”

  “之前受疫情等影响,农家乐的客流减少,但最近一直有客人想来用餐。”她说,春节后要投放蟹苗,相信2023年的收成会更好。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尤飞介绍,由于产能迅速扩张,一些原本稀缺的高价值产品很快遇到价格下滑和带动增收能力降低的问题。同时,特色种养业遇到天气灾害等,农户损失的补偿机制还不健全。

  尤飞建议建立产销预警机制,尽快推动实现以销定产模式,避免一哄而上、价格下滑、农民受损、资源浪费现象发生。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让生产者吃上“定心丸”。

  用好乡土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雁塔村曾是村民想要逃离的地方,如今却实现“土味”转身,花香满径、古宅新生、业态重建。

  雁塔村是云南省安宁市的一个古村子,村内有百余座传统建筑风格的“一颗印”老宅。过去,村民多外出务工,古村“空心化”明显。

  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的专家团队来到这里,确立了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产业增值收益留村哺农机制等“八大实验机制”。完善基础设施,美化墙体、种植花草,提升人居环境;引进社会资本,将老屋变为可承载住宿、餐饮等业态的空间;“观花草”“探访昆虫世界”等亲近自然的项目也成了热门体验产品。

  如今,“花巷咖啡厅”“古村忆乡愁”“雁塔大讲堂”等已成为古村的特色文旅产品,来研学、团建的客人不断增加,村里的人气更旺了。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秘书长唐丽霞表示,雁塔村是传统古村的重生,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化价值变为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

  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不少游客来“找北”,体验冰雪乐趣;在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游客一年四季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梯田风光……如今,全国休闲农庄、观光农园、农家乐等达到30多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

  专家表示,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农业功能拓展、乡村价值发掘、业态类型创新发展乡村旅游要避免低质重复、千村一面,要注重品质提升,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还要打造精品工程,提升服务水平。

  传承乡土文化,促进产业振兴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缝衣裳。”在山东沂蒙老区,上了年纪的妇女大多有一身裁衣缝衣的好本领,如今成了老区人致富的好技能。

  沂水县的吴家楼子村,“沂蒙小棉袄裁缝队”名号响当当。这个项目为村里的空巢老人及留守妇女提供了60余个岗位,还成功申请了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裁缝队一年能手工制作2万余件沂蒙小棉袄,年销售额200多万元。有的老妈妈第一年就拿到近1万元的收入。

  乡村拥有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很多地方正在探索用好乡土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助力。

  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当地多措并举推动彝绣“绣品变产品、秀场变市场、绣片变名片”,促进农民增收;在河南林州市石板岩镇的高家台村,每年大批的绘画爱好者前来写生,“写生经济”正在点亮这个小山村……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乡村的能工巧匠手握非遗技艺,面临着产业化难、传承难等问题。

  “90后”小伙云廷臻是山东省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齐河秸秆扎刻技艺的传承人。但由于制作难度大、时间长等原因,扎刻这项技艺传承效果欠佳,产业化也较难。

  “如果扎刻能做成精美的益智玩具,那传承这项技艺可能就不再是难题了。”他尝试将扎刻带进校园,还在网上传播相关知识,向更多人展示、传授这门技艺。(新华社)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光明时评】为更多山里孩子点亮“玫瑰般的梦想”

      【光明时评】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瓦吾小学位于海拔2700米的昭觉县,地处群山中,一年四季云雾缭绕,被称为“云端小学”。学校38名女足队员,每天坚持在“手工自制”的土地球场上训练,条件艰苦。媒体报道,近日由中国女足和球迷共同为其捐赠的“玫瑰梦想球场”正式落成。“云端小学”女足球员吉牛伍作...

    时间:01-16
  • 蓝佛安当选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金湘军当选山西省省长

      中新网太原1月16日电 (记者 杨杰英)1月16日,山西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蓝佛安为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湘军为山西省省长。  当天会议还选举罗清宇、贺天才、谢红(女)、王纯、张志川、吴俊清为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伟、刘旸、汤志平、李成林、赵红严(女)、杨勤荣、熊继军为山西省副省长...

    时间:01-16
  • 双轮驱动,释放科技和改革红利

      双轮驱动,释放科技和改革红利(人民观点)   ——铆足干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④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在耕地和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农业稳产增产根本靠科技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迫切需要改革增动力、添活力  把土地交给合作社托管,农户可根据需要选...

    时间:01-16
  • 学习语|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贯通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贯通起来,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把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结合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

    时间:01-16
  • 【每日一习话】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习近平: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这段话出自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始终锚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

    时间:01-16
  • 跟着总书记学习二十大报告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

    时间:01-16
  • 孔昌生当选河南省政协主席

      新华社郑州1月16日电 政协河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月16日选举孔昌生为省政协主席,谢玉安、戴柏华、霍金花(女)、张震宇、刘炯天、朱焕然为省政协副主席。(新华网)...

    时间:01-16
  • 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时间表公布

      中新网1月16日电 据人社部官网消息,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公布了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时间表。  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工作计划图片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

    时间:01-16
  •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2年12月辟谣榜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时间:01-16
  • 蓝佛安当选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金湘军当选山西省省长

      新华社太原1月16日电 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6日选举蓝佛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清宇、贺天才、谢红(女)、王纯、张志川、吴俊清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金湘军为省长,吴伟、刘旸、汤志平、李成林、赵红严(女)、杨勤荣、熊继军为副省长;选举王拥军为省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冯军...

    时间:0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