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实施“乙类乙管”后,全国重症救治等情况如何?重点人群健康如何保障?

2023-01-15 08:36:55

来源:新华网

  新华全媒+|实施“乙类乙管”后,全国重症救治等情况如何?重点人群健康如何保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题:实施“乙类乙管”后,全国重症救治等情况如何?重点人群健康如何保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

  做好医疗救治是实施“乙类乙管”后应对疫情的关键。通过优化流程、扩容资源、增加力量,我国加强统筹疫情防控、患者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目前门急诊和重症人数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目前床位能否满足重症救治需求?重点人群健康如何保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相关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重症高峰过了吗?正连续波动下降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全国发热门诊诊疗量在2022年12月23日达到286.7万人次,之后持续下降,到2023年1月12日回落到47.7万人次,较峰值时减少83.3%。急诊诊疗人次在2023年1月2日达峰152.6万人次,1月12日下降到109.2万人次。发热门诊和急诊中,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检出比例稳步下降。这些趋势表明发热门诊高峰已过。此外,从门诊情况来看,正常诊疗正呈现逐步恢复态势。

  “发热门诊达峰2周后,在院的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也达到峰值,之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焦雅辉说,2023年1月5日,在院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达到12.8万人,之后连续波动下降,到1月12日在院的阳性重症患者人数回落到10.5万人。

  发布会披露,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死亡病例中90%以上合并有基础疾病,平均年龄80.3岁。

1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宋晨 摄

  怎样加强重症救治?仍应强调关口前移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是“保健康、防重症”。为加强重症患者救治,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建立了重症、危重症患者综合救治体系,以及国家级、省级专家日会诊巡诊制度。

  “目前重症床位使用率是75.3%,重症床位能够满足救治的需要。”焦雅辉介绍,1月12日在院的新冠阳性重症患者当中,基础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占比92.8%。

  从数据分析来看,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年龄最大的105岁,平均年龄75.5岁,60岁及以上的占89.6%。这些重症患者普遍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有1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占比40.7%,2种基础疾病的占比24.6%,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占比34.8%,多数基础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为此,焦雅辉强调,重症患者的救治还要强调关口前移,坚持新冠感染和基础疾病并重的治疗方式,多学科诊疗。

  我国抗疫实践表明,“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就能一定程度减少重症发生。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闻大翔认为,尽可能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和网底作用是实现“四早”的抓手。为此,上海为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了CT,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通过肺部影像检查早期发现,在药物配送上向社区倾斜,目前已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超过6万盒抗病毒药物。

  如何保护好重点人群?接种疫苗是做好防护的最优先措施

  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基础病患者等,是新冠防控的重点保护人群。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要面向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做好健康监测和分级分类服务;要落实三级医院分片包干责任制,畅通重症转诊绿色通道,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要高度关注农村地区,发挥县医院龙头作用,做好分级分类救治,提升农村地区医疗服务能力。

  “根据三年多的流行病学监测,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住院风险、重症风险、死亡风险较高。”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说,接种疫苗是做好防护的最优先措施。建议没有完成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尽快完成接种,包括加强针的接种。

  “如果抗原或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近期内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这主要是从保护作用的必要性来考虑。”王华庆说,按照目前的规定,一般感染时间和接种时间间隔不少于6个月,后续会根据防控的需要、疫苗免疫效果研究,结合感染前接种新冠疫苗情况,不断完善免疫策略,包括接种的间隔、接种的剂次等。(新华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喻云林当选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工当选天津市市长

      新华社天津1月15日电 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5日选举喻云林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顺清、赵飞、李虹、张庆恩、马延和、殷向杰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张工为市长,刘桂平、衡晓帆、李文海、朱鹏、杨兵、谢元、范少军、张玲为副市长;选举陈辐宽为市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李静为市高...

    时间:01-15
  • 武汉大学“珞珈三号01星”成功发射

      中新网武汉1月15日电 (姚实 马芙蓉)由武汉大学与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研制的“珞珈三号01星”,15日11时14分搭载长征二号丁(Y71)运载火箭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各系统工作正常。  “珞珈三号01星”是面向国家空天科技重大需求,探索空天信息智能服务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的重要...

    时间:01-15
  • 徐新荣当选陕西省政协主席

      新华社西安1月15日电 政协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月15日选举徐新荣为省政协主席,李兴旺、杨冠军、刘宽忍、张晓光、孙科、范九伦、李忠民、高岭为省政协副主席。...

    时间:01-15
  • 龚正当选上海市市长

      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今天下午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龚正当选上海市市长,吴清、郭芳、张小宏、刘多、华源、解冬、李政、张亚宏当选副市长。(上观新闻 王海燕)...

    时间:01-15
  • 陈雍当选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

      中新社银川1月15日电 (记者 杨迪)1月15日上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选举陈雍为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席。  公开资料显示,陈雍,男,满族,1966年10月生,研究生,法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中共党员。2021年,陈雍出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直至此次当选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

    时间:01-15
  • 张延昆当选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5日电 (记者 乌娅娜)15日上午,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张延昆为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席。  选举罗志虎、其其格、魏国楠、安润生、张磊、张佰成、杨劼、孙俊青为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席。  选举杨利民为政协内蒙古自治区...

    时间:01-15
  •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赵应云被"双开"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赵应云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湖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湖南省委批准,湖南省纪委监委对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赵应云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赵应云在担任怀化市委常委、中方县委书记,怀化市委副书记、市...

    时间:01-1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文章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

    时间:01-15
  • 孙大伟当选政协第十三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席

    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孙大伟当选政协第十三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席  1月15日上午,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政协第十三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孙大伟当选为政协第十三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席。  ...

    时间:01-15
  •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拼车”一箭14星发射成功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北京时间1月15日11时14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十四星”的方式,成功发射齐鲁二号、齐鲁三号卫星及珞珈三号01星、吉林一号高分03D34星等14颗卫星。本次任务中,长二丁型号尝试商业“拼车”发射模式,14颗卫星来自7家研制单位。北京时间1月15日11...

    时间:0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