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地震局:2023年将全面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

2023-01-14 23:09: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地震局1月14日以视频形式在北京举行2023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明确提出2023年五大重点工作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加快构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新格局,全面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

  当天会议上,中国地震局局长闵宜仁作工作报告,并具体部署2023年五方面重点工作任务。

  ——加快构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新格局,全面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积极推进大中城市和城市群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深入开展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活断层探查,推进承灾体地震灾害风险隐患调查,加强重大风险源监测预警平台建设,重点对高层建筑、桥梁隧道、水库大坝、地铁和生命线工程等重大风险源开展实时监测;推动风险区划数据库建设和动态更新,开展城市大震巨灾情景构建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减隔震技术推广,服务城市建筑和生命线工程抗震加固。加大乡镇房屋设施抗震安全服务力度,加强乡镇房屋设施抗震设防情况调查,推动房屋、设施等基础数据共享;强化乡镇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技术指导,服务乡镇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同时,加强海洋地震工作,出台中国海洋地震观测规划,实施海洋地震观测示范站点建设,融合构建中国海洋地震观测站网;加强海洋地震观测设备研发应用,初步形成海洋地震速报预警信息服务能力;开展海洋地震构造与地球物理场探测,编制中国及邻区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

  ——健全完善基本业务和保障体系,不断提升震情保障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完善全国震情短临跟踪和会商研判技术方案,不断提高中强地震前兆信息捕捉能力,构建现代地震速报预警业务体系。着力提高探查区划评估能力,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落实中国地震构造环境探查规划,全力推进地震构造环境探查;推进全国重要承灾体抗震设防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的调查,开展省级震灾风险区划试点;加快推进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开展京津冀地区高精度地震危险性图编制工作,推进地震灾害风险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完善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项目,推进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以及地震科学国际数据中心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新型研发基地建设;深化防震减灾国际合作,强化“一带一路”地震减灾合作,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融合、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地震科技创新生态。深入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深度参与“深地”和“深时数字地球”大科学计划。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地震人才工程。

  ——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制修订《防震减灾法》和配套法规规章,编制出台地方防震减灾法规建设指导目录。推动完善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持续完善基层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新时期群测群防工作模式,统筹推进“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体系落实。强化公众主动参加应急演练和灾害情景体验的政策措施,共建共享体验馆和公共实训基地,引导公众提升防震减灾综合素养和防震避险应急能力。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不断开创“防震减灾+”服务新局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引导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部门利用市场机制获取防震减灾服务;聚焦震灾风险防治体系的不同领域全方位地震安全服务,加快形成防震减灾服务体系;加大“防震减灾+”服务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建成国家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

2023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地震局局长闵宜仁作工作报告。 中国地震局 供图

  闵宜仁在工作报告中还回顾2022年工作指出,一是地震安全服务保障取得显著成效,高效应对多次破坏性地震,健全完善地震应急服务响应预案体系,建立地震应急服务响应后评估机制;二是监测预报预警业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青藏高原监测能力提升项目完成建设任务,西部地震监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建立地震监测预报业务质量管理体系,地震预报业务继续加强;三是探查区划评估业务体系初步建立,震灾防御业务新格局全面构建,编制完成全国地震构造图和危险性图、297个县活动断层避让图;四是地震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五是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取得新突破,完成国家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主体建设。(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浙江两会聚焦:政协新设“环境资源界”深意何在?

      中新网杭州1月15日电(汪恩民 张煜欢)随着各地省两会相继开幕,一个新变化引起不少人注意:多地政协在界别设置上新设了“环境资源界”或“资源环境界”。  浙江正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2022年12月21日,《关于政协第十三届浙江省委员会委员规模和界别设置的决定》一文发布,政协第十三届浙江省委员会设...

    时间:01-15
  • 湖南通报8起年轻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为持续加强对年轻干部教育监督管理,日前,湖南省纪委监委对近年来查处的8起年轻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  1.长沙市雨花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副总经理王东山(1981年6月出生)违规收受礼金礼品问题。2016年至2022年,王东山多次违规收受管...

    时间:01-15
  • 春运第8天全国发送旅客4226.8万人次 同比增长57.2%

      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1月14日(春运第8天,农历腊月二十三)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226.8万人次,环比增长5.1%,比2019年同期下降45.9%,比2022年同期增长57.2%。  其中: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19.4万人次,环比增长10.5%,比2019年同期下降21.0%,比2022年同期增长37.1%...

    时间:01-15
  • 内蒙古政协新增“环境资源界”界别 18位委员献策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5日电 (记者 乌娅娜)内蒙古“两会”正在进行中,与上一届相比,内蒙古政协新增设了“资源环境界”界别,使政协委员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来自政、企、学等领域的18名委员为内蒙古的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该界别的“新委员”,内蒙古碳中和产业协会会长郝振宇把“加强双碳经济顶层设计...

    时间:01-15
  • 定格2022中国正能量 “五个一百”与你我的奋斗同行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王赫 刘尚君)用镜头定格极不平凡的2022,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冰雪健儿拼尽全力为国争光;是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是灾难发生时,一幕幕舍生取义、守望相助的感人场景……点点星火,汇...

    时间:01-15
  • 提振信心在行动|四川:抓项目 促投资 稳增长

      四川始终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打出项目开工、政策出台、现场推进、督导服务等“组合拳”,推动重大项目快速开工、加快建设。《提振信心在行动》看四川以“开局就决战、起跑就冲刺”的精气神,促投资、优结构、推动...

    时间:01-15
  • 中国将建成世界最大国家公园体系

      新华社西宁1月15日电(记者吕雪莉)日前,《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印发,方案共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方案还确定了国家公园建设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创建设立、主要任务和实施保障等主要内容,并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

    时间:01-15
  • 尹力参加北京市政协界别联组会 强调提高首都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14日下午,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尹力看望了参加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部分委员,并参加界别联组会,听取委员就“坚持‘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提出的意见建议。  参加联组会的委员来自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

    时间:01-15
  • 中青网评:“五个一百”,微光如炬成星河

      团结奋进新征程,同心奋斗创伟业。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全新升级、重装出发,于近日正式启动,以正能量引领亿万流量,用主旋律奏响奋进乐章。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是中央...

    时间:01-15
  • “五个一百”:期待与每一个你相遇

      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启动以来,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疫情防控等重大主题,广泛征集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涌现的网络正能量文字、图片、音视频、专题专栏和主题活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网友们的关注支...

    时间:0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