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生态环境部就《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答记者问

2023-01-13 14:15:11

来源: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生态环境部令第28号,以下简称《清单》),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有关负责人就《清单》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清单》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新污染物是指排放到环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尚未纳入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我国是化学物质生产使用大国,加强新污染物管控工作,是深化环境污染防治,保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必然要求,对于防范环境与健康风险意义重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新污染物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大在部署“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时,明确提出“开展新污染物治理”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把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作为“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予以部署,并明确提出要强化源头准入,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及其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要求2022年发布首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

  生态环境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污染物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了《清单》。《清单》以有效防范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遵循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理理念,科学筛查评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精准识别需要重点管控的新污染物,依法实施分类治理、全过程环境风险管控,推动形成贯穿全过程、涵盖各类别、采取多举措的治理体系,为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新的目标靶向,有效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水平。

  发布《清单》,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进一步明确了目前新污染物治理“治什么、怎么治”,是全面落实《行动方案》的主要抓手,防控突出的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清单》的主要内容。

  答:《清单》由正文和附表组成。

  正文包括六个部分:一是编制依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行动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二是编制原则。按照《行动方案》有关要求,根据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结合监管实际,经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社会影响评估后,确定列入《清单》的新污染物。三是管控要求。按照《意见》有关要求,对列入《清单》的新污染物,应当采取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四是部门职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各级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农村、商务、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以及海关,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加强对新污染物的管控、治理。五是动态调整。按照《意见》有关要求,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及其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六是生效日期。按照《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相关规定,《清单》的生效日期为2023年3月1日。

  附表中包括四类14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名称、对应的化学文摘社登记号(CAS号)及其主要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问:《清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清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与保护;坚持系统观念,以有效防范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为核心,遵循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理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在《清单》编制过程中,一是重点关注环境和健康危害大且在我国环境风险已经显现的、群众反映强烈的,以及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国际环境公约管控的新污染物,精准识别首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二是深入分析每个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可能产生环境风险的主要环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分类治理,科学制定“一品一策”的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并强化对环境风险管控措施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三是在《清单》有关措施的落实方面,明确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监督管理,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问:《清单》规定了哪些主要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答:《清单》主要包括四类14种类新污染物:

  编号1—9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明确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等特征,一旦进入环境不易降解,即使是极低浓度也可能造成较大的环境风险。综合考虑履约要求,对这类新污染物主要采取以源头禁止或者限制为主的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并经综合评估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基本情况,分析对生产企业及其下游产业链的影响,对部分现有使用用途的禁止或者限制措施保留了过渡期,给企业完全替代和管理部门提升监管能力留出时间。

  编号10—11是已列入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或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需实施重点管控的新污染物。这两类新污染物在我国产量和用量均较大,用途广泛。尽管相关管理部门已采取了一些用途和排放管控措施,但环境风险依然存在,主要聚焦在生产使用企业的点源排放,以及相关产品在消费过程的环境排放引发的环境风险。针对主要环境风险点,采取包括用途限制、产品中含量限制、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预警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涵盖主要环境风险环节,突出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防控。

  编号12是近期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在我国,壬基酚主要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少部分用作农药助剂等。主要环境风险聚焦在生产使用企业的点源排放,以及相关产品在使用过程的环境排放引发的环境风险。结合我国现行管理规定,采取三项管控措施:一是禁止使用壬基酚作为助剂生产农药产品;二是禁止使用壬基酚生产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三是禁止将壬基酚用作化妆品组分。

  编号13是国内外高关注的抗生素类物质。抗生素的环境危害主要表现在产生的耐药基因通过环境在菌群间转移所引发的细菌耐药问题。主要环境风险聚焦在过量和不规范使用导致的环境排放。采取三项主要环境风险管控措施:一是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抗菌药物销售使用的相关管理规定,减少过量和不规范使用产生的环境排放;二是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危废鉴别标准,对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抗生素菌渣实施环境管理;三是严格落实《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排放管控要求。

  编号14是我国已淘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取的主要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是继续严格落实现行的源头禁止、固废环境管理和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要求。

  问:如何有效推进《清单》的实施?

  答:生态环境部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扎实推动《清单》落地见效。一是做好宣传解读,让管理部门掌握好管理要求,让企业充分了解合规要求,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二是加强部门间工作协同,共同推进《清单》的各项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有效落实落地落细;三是研究将《清单》落实情况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考核,压实地方责任。​​​​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长征之歌》第二集《跨越时空的承诺》

      以当年红军对人民的承诺为主线,展现长征沿线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追求美好生活的历程。介绍了湖北省郧西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熊康宁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反映了云南中甸村民扎史诺杰、四川昭觉中学生石扎惹作、金沙江开溜索老人蒋世学等的生...

    时间:01-13
  • 学习100丨打铁必须自身硬

      【本期课代表】  中共扬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直属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 袁东: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党自身要始终过硬,必须锻造一支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  本期金句,一起来学习。  【本期金句】  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

    时间:01-13
  • 中国成功发射一箭三星 长二丁火箭2023年计划发射超13次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北京时间1月13日15时,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七号卫星和搭载的试验二十二号A/B星。  据知,2023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其中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计划发射超过13次。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时间:01-13
  • 个别国家指责中国涉疫信息不透明 外交部:妄加揣测、完全没有道理的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李纯)针对当前疫情,个别国家指责中国信息不透明,与世界卫生组织沟通不及时。对此,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13日在北京表示,相关指责和妄加揣测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也是不科学的、没有依据的。  当日,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吴玺在会上指出,疫情发生以来,中...

    时间:01-13
  • 【每日一习话】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

      习近平: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

    时间:01-13
  • 外交部:希望有关国家尽早取消专门针对中国的入境歧视性措施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李纯)针对近期一些国家对中国采取入境限制措施,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13日在北京表示,希望有关国家能够尽早取消专门针对中国的歧视性措施,同中方一道确保双方的人员往来,确保两国关系的积极发展。  当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

    时间:01-13
  • 非洲科学院中国中心揭牌暨新当选院士颁证仪式在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夏宾)非洲科学院中国中心揭牌暨新当选院士颁证仪式13日在京举行。来自中国、非洲的12位院士和多位知名专家,国家和北京市人才、科技等部门单位代表以及高校院所、高科技企业负责人等共40余人出席。  此次活动由非洲科学院、北京环球英才交流促进会主办,非洲科学院亚...

    时间:01-13
  • 云南公开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坚持下去,云南省纪委监委在春节前夕公开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具体如下:  1.云南省体育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洪正华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

    时间:01-13
  • “利用国有矿产资源搞政治交易”的青海省委原常委李杰翔被公诉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官方13日通报,青海省委原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李杰翔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审查起诉。  近日,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已向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方起诉指...

    时间:01-13
  • 全国首个省级节水统计制度在粤出台

      中新网广州1月13日电 (记者 王坚)据广东省水利厅13日消息,经广东省统计局批准同意,该厅已印发实施《广东省节水统计调查制度(试行)》(下称《节水制度》),是全国首个省级节水统计制度出台。《节水制度》立足现阶段广东实施节水统计数据监测和获取等基础能力,以满足当前最迫切最紧要的节水管理需求。...

    时间:0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