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述评:浙江推进改革“久久有何功”?

2023-01-12 21:49: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月12日电(记者 张斌)12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杭州开幕。浙江省省长王浩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介绍,该省要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建设数字浙江、打造数字变革高地。

浙江省省长王浩作政府工作报告。 屠轶钦 摄

  其中包括,发展数字政务,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破除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堵点和壁垒,优化业务流程,创新协同方式,进一步提升政府履职效率和数字化服务水平。

  对上述目标,人们有着稳定预期。

  过去五年,浙江迭代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改革等重大改革。这些改革打通了不少政务及公共服务领域的堵点、痛点,给企业和民众带来十足获得感——如是一以贯之的实践源于“八八战略”的指引。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主要领导作出“八八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其中包括: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

  像水和空气那样,机关效能建设作为“环境优势”的一部分内容被囊括其中,带给浙江长远的启迪。

  长期观察研究浙江改革发展的公共管理专家——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郁建兴曾告诉中新网记者,2004年,浙江在该省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全面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之后还率先全国部署“责任清单”工作,推行“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

  “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浙江以数字技术作为重要支撑,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撬动经济体制、公共服务体制、权力运行机制等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郁建兴说。

  待到2018年,“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的招牌一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当有人评论其为“奇葩部门”时,众多网友用自己在浙江办事“轻松”“便捷”的经历予以回应。

  积累多年的量变,逐渐迎来质变时刻。不明所以的人们意识到,在浙江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原来真的可以“最多跑一次”。

  “浙江政府的服务意识比较强。”近些年,中新网记者常能从企业主和民众口中听到这句话。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浙江于2021年启动数字化改革,人们生活、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事情可以在网上办理。这背后是浙江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用数字打通行政壁垒的努力。

  12日,王浩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介绍,该省以数字化改革引领系统性变革,全力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等建设。累计上线运行143个省级重大应用,涌现出“浙医互认”“浙警智治”“关键小事智能速办”等一批标志性应用成果。

  以“浙医互认”平台为例,该省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域内医疗机构间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老百姓无论是到省、市、县三级任何一家医院看病,检查检验报告都可以通用互认,不用再费时费钱重复检查。

医生正在进行医学检查。 余杭二院 供图

  “必须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牢记‘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全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王浩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诚如其所言,无论是五年来的一系列重大改革,还是二十年来对“环境优势”的强化,浙江践行的改革从来都不是口号,更不是形式,而是具体又可感、实际且持续的行动。

  如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围绕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继续全力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其中便民服务方面包括“50%县(市、区)推广出入境证、身份证、驾驶证照片‘一窗通拍、全域应用’”“公证‘最多跑一次’率达60%,浙江全省通办公证事项达80%”等。

  这些民生实事项目均纳入数字化平台,明确具体点位,事事有清单、件件能对账。“我们将压实责任、强化督导、闭环管理,保质保量、限时限期完成。”王浩说。

  可以预见,以“久久为功”的态度推进改革,浙江仍在路上。(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浙江省委书记寄语港澳华侨委员:家乡永远是值得信赖的依靠

      中新网杭州1月13日电(汪恩民 郭其钰)“世界格局在变,但中国和浙江发展的好态势不会变;大家工作生活的地点在变,但关心家乡的真情不会变;大家的身份职责在变,但对家乡越来越好的意愿不会变。”1月12日晚,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与出席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港澳华侨委员、列席浙江省两会的港澳台侨代...

    时间:01-13
  • 巴基斯坦总统祝福中国人民春节快乐

      在2023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向全体中国人民拜年。  巴基斯坦总统 阿尔维:祝愿中国人民春节快乐,给你们送上新年祝福:兔年大吉。我希望巴基斯坦人民和中国兄弟之间的合作和友谊一年比一年深厚。...

    时间:01-13
  • 如何打通农村卫生工作“最后一公里”?代表委员建议加强村医队伍建设

      中新网福州1月13日电 (记者 龙敏)村医是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的“守护者”“看门人”,负责农村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疫情防控等工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近日于福州举行的福建省“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高村医待遇,强化业务能力培训,打通农村卫生工作“最后一公里”。  ...

    时间:01-13
  • 权威快报|2022年我国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2022年我国外贸“成绩单”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7%其中出口23.97万亿元,增长10.5%进口18.1万亿元,增长4.3%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外贸顶住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

    时间:01-13
  • 三个相邻村 联建促发展

      组织联建、村务联议、矛盾联解,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三个相邻村 联建促发展(一线调研)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  前几年,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巴拉素镇,三个位置临近、资源禀赋相似的村庄(讨讨滩村、元大滩村、三场村),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差距越来越大。原因在...

    时间:01-13
  • 应急管理部:2022年自然灾害共造成1.12亿人次受灾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应急管理部13日发布2022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12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554人,紧急转移安置242.8万人次;倒塌房屋4.7万间,不同程度损坏79.6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2071.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86.5亿元。与近5年均值相比,因灾死亡失踪...

    时间:01-13
  • 更方便 更舒心 更美好

      规整散乱的电线、换新脱落的墙皮,“面子”更“好看”;加装电梯、引入物业服务,“里子”更“好住”……奥成公寓变迁的故事,是我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探索经验、持续推进的一个缩影。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由于年代久远、缺...

    时间:01-13
  • 中国科学家这项最新研究成果 有望解码人类大脑“化学语言”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大脑控制着人类的思维、感受和情感,人类漫长发展过程中对人脑的探索以及对其运行机制和功能的模仿从未停止。其中,大脑的神经功能与化学信号和电信号关系密切,相关研究备受关注。  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化学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湘潭大学及北京师范...

    时间:01-13
  • 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山西答卷”

      中新网太原1月13日电 题: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山西答卷”  中新网记者 杨杰英  时光铭记奋斗的步履。过去五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也是山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1月12日,山西省代省长金湘军在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01-13
  • 里程碑式突破!中国科学家实现化学反应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面对无处不在的化学反应,如何精确调控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随着人类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不断深入到原子分子尺度和量子态层面,如何在微观水平上进一步发展精确调控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方法,也成为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

    时间:0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