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形成治理欠薪的强大合力

2023-01-12 09:08:53

来源:人民日报

  形成治理欠薪的强大合力(人民时评)

  不断巩固拓展根治欠薪成效,让农民工劳有所得,仍需多措并举、久久为功

  临近农历新年,工资结算进入高峰期。黑龙江省司法部门在全省开展专项维权行动,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湖南省浏阳市人社局推出“欠薪反映”小程序,进一步畅通维权渠道;河北省石家庄市劳动监察局依托根治欠薪大数据可视化决策平台,排查各类欠薪线索……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出真招实招,努力确保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保障了农民工权益,回应了社会关切。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和民生福祉,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农民工,要坚决杜绝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近年来,从制定出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规,到持续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从开通“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到启动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支撑根治欠薪试点工作,我国始终把根治欠薪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不断扎紧制度篱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显著成效,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欠薪高发多发的现象得到明显遏制。

  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立案办结工资类违法案件5.2万件,为59.9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75.5亿元。欠薪问题背后,既有市场秩序不规范的原因,也有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及实名管理等制度“重覆盖、轻运行”的因素,还与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有关。不断巩固拓展根治欠薪成效,让农民工劳有所得,仍需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形成治理欠薪的强大合力。

  治理欠薪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道现实考题,既要紧盯重点领域和重要时间节点集中整治,也要抓常抓长,推动欠薪治理常态化长效化。一方面,要督促有支付能力的单位尽快清欠农民工工资,协调妥善解决困难行业企业的欠薪问题;另一方面,要持续堵漏洞、补短板,落实工资保证金等制度,同时加大执法和惩处力度,不断强化“不敢欠”的震慑效应。

  根治欠薪需要不断创新治理手段,建立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闭环,推动欠薪治理从清欠向防欠转变。比如新疆大力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建设,自去年5月上线启用以来,累计将4754个工程项目、40.57万农民工纳入平台监控,实现了对农民工工资发放的全流程线上监管、动态监控、实时预警。“干活有数据、用工有实据、讨薪有依据”,有助于从源头上杜绝欠薪问题。从各地实践看,用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打通数据壁垒、推动信息共享,不仅能提升根治欠薪工作效能和水平,也有助于解决用工信息不透明、计薪结算不准确、维权证据缺失等治理难题,从而将欠薪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农民工是我国重要的就业群体,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工资报酬是他们最直接、最核心的权益,每一份工资都牵动一个家庭的幸福冷暖。扎实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保持治理欠薪的高压态势,打好清欠防欠“组合拳”,定能确保付出辛劳的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应得的劳动报酬,让他们无论在外打拼,还是在家就业都更有底气。(人民日报 何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两院院士评出2022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12日在北京揭晓并对外公布,“中国天眼”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和首个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公布、人造心脏研究重要进展等分别入选中国和世界的十...

    时间:01-12
  • 秦刚:非洲是国际合作的大舞台,不是大国博弈的角力场

      当地时间2023年1月11日,外交部长秦刚同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共同会见记者。  有记者问及中方对第二届美非峰会的看法,秦刚表示,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负有重大责任。中美关系不应是竞争关系,不应是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否则只会两败俱伤、让世界遭殃。中美应相互尊重、...

    时间:01-12
  • 红土评论|挺膺担当,书写“强国有我”的青春答卷

      【地评线】红土评论|挺膺担当,书写“强国有我”的青春答卷  “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寄语青年,殷切关...

    时间:01-12
  • 阳康后为啥心累心慌?解答来了!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制作:陈泉伊 胡程远 林帆  本期编辑:胡程远、林帆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时间:01-12
  • 2022年广东GDP预计达12.8万亿元

      中新社广州1月12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2日在广州开幕。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预计2022年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五年年均增长5%,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跨海通...

    时间:01-12
  • 【每日一习话】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

      习近平: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这一年发生的地震、洪水、干旱、山火等自然灾害和一些安全事故,让人揪心,令人难过,但一幕幕舍生取义、守望相助的场景感人至深,英雄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  这段话出自2022年12月31日习...

    时间:01-12
  • 学习100丨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

      【本期课代表】  浙江红船干部学院、中共嘉兴市委党校青年教师 李益模:  越是接近宏伟目标,越要保持冷静清醒,越要坚持自我革命。  本期金句,一起来学习。  【本期金句】  百年成就使人振奋,百年经验给人启迪。我曾谈到当年毛主席与黄炎培先生的“窑洞对”,我们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

    时间:01-12
  • 健康中国|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期食养建议④

      收藏!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期食养建议④【科学防疫小贴士】(89)...

    时间:01-12
  • 中国科学家构建出新型人工碳晶体

      中新社合肥1月12日电 (记者 吴兰)中国科学家在新型碳基晶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构建出新型人工碳晶体,并实现了其克量级制备。1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刊发了这一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彦武教授研究团队通过对富勒烯碳60分子晶体进行电荷注入,在常压条件下构建了碳60...

    时间:01-12
  • 水利部: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水土流失治理

      今天(1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介绍:水利部将全面落实黄河保护法,坚持节水优先,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水土流失治理。  一是打好黄河流域深度控水节水攻坚战。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精打...

    时间:01-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