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全国法院结案量年均增长11%的背后

2023-01-12 06:53:22

来源: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晨

  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22.7万件,审结22万件,同比分别上升2.31倍和2.27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2.31亿件,审结、执结2.26亿件,同比分别上升1.34倍和1.31倍,结案标的额55.1万亿元……

  1月6日,第二十二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总结新时代10年人民法院工作。10年来,人民法院工作有哪些新变革新发展?《法治日报》记者经由会议数据,梳理人民法院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展开的司法实践。

  纠正重大刑事冤错案件66件130人

  新时代10年,人民法院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127.2万件,判处罪犯1367.3万人。我国严重暴力犯罪案件10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保持低位运行。

  此次会议提及多起标志性案件,包括人民法院依法再审纠正张氏叔侄案、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张玉环案等重大刑事冤错案件66件130人,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依法再审改判“百香果女童被害案”“活埋工人案”,妥善审理王力军无证收购玉米案、“鹦鹉案”、“兰草案”等标志性案件,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10年来,人民法院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发挥一审程序基础作用和二审程序把关作用,完善证据审查、案件审理、内部监督等机制。严格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等原则规则,落实公开审判、法庭辩论等诉讼制度,对5534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4019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同时,加强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充分发挥律师促进公正司法和人权保障的重要作用。推进律师辩护全覆盖,健全死刑复核案件法律援助制度。与各级律师协会建立联系机制,建立律师服务平台,为律师立案、阅卷、参与诉讼提供便利。

  10年来,人民法院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犯罪高压态势,全力配合“打虎”“拍蝇”“猎狐”,配合国家监委完善监察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31.1万件34.1万人。

  此外,2015年、2019年人民法院分别依法裁定特赦罪犯31527人和23593人,展示我国开放、民主、法治、文明的国际形象。

  全国法院当场立案率达95%以上

  新时代10年,人民法院依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1.17亿件、行政案件225万件。依法甄别纠正张文中案等涉产权刑事冤错案件239件307人,健全产权司法保护制度;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80.4万件,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种源种业、新兴领域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围绕推动绿色发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198.5万件。

  在依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方面,人民法院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审理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婚姻家庭、社会保障等涉民生案件3781.1万件。

  如今,“马背法庭”“车载法庭”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开展巡回审判,打通方便群众诉讼的“最后一公里”。

  人民法院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全国法院当场立案率达95%以上,实现跨域立案服务全覆盖,立案难问题成为历史。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通以来,在线调解纠纷超过3676万件,平均每分钟有69件成功化解在诉前。

  10年来,全国法院结案量年均增长11%,法官人均办案量从2013年的65.1件增至2021年的238件,各类案件当事人服判息诉率持续增长,在案件压力持续增大情况下,审判质效指标保持稳中向好,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公平正义成为新时代人民司法的鲜亮底色。

  10年来,智慧法院建设推动了审判体系、司法模式和诉讼程序的重塑,让司法工作在数字时代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成覆盖全国四级法院,涵盖智慧服务、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管理的智慧法院,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智慧审判系统为法官减轻事务性工作达30%以上,提高庭审效率超过20%。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汇聚2.9亿多件案件信息,形成司法大数据专题分析报告1200余份,司法区块链平台完成28.5亿条数据上链存证固证。

  各级法院执行到位金额14万亿余元

  新时代10年,司法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新成就。最高人民法院深化以司法责任制为重点的司法体制改革,牵头负责的中央重大改革任务绝大部分已经完成,出台330多件改革文件,实施130多项改革举措,“四五改革纲要”全面收官,“五五改革纲要”稳步推进,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记者从会上获悉,人民法院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实行法官员额制,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优化审判权力责任配置,全国法院85%以上人员向办案一线集中,98%以上案件的裁判文书由独任庭、合议庭直接签发,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配套齐全的新型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全面建成。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系统修订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推行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法庭调查“三项规程”,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深化量刑规范化改革,促进量刑公开公平公正。正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进民事、行政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立体化、多元化、精细化的诉讼制度体系日益完善。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四级法院审级职能日益优化、职权配置更加科学。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配合制定人民陪审员法,全国人民陪审员增至33.2万人,比2013年扩大近3倍。

  通过变革执行模式,攻坚解决执行难取得历史性新突破。10年来,各级法院受理执行案件6631.7万件,执结6485.9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4万亿余元。建成网络执行查控、司法拍卖、司法评估系统,有力破解查人找物、财产变现等难题,联合信用惩戒体系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执行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和重塑。

  全国法院累计查控案件1.3亿件、冻结资金2.5万亿元,网络拍卖成交136.9万件、成交额超过2.2万亿元、为当事人节约佣金680.5亿元,有效祛除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空间,1099万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义务。

  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群众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新时代10年,人民法院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初步实现了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陕西石峁遗址核心区域发现最高等级墓地

    原标题:陕西石峁遗址核心区域发现最高等级墓地 实证石峁已进入早期国家形态在1月12日举行的2022年度陕西重要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邵晶发布了石峁遗址2022年度发掘收获:石峁遗址核心区域发现目前石峁文化最高等级墓地——皇城台墓地,这是石峁已进入早期国家形态的重要实证,是近年来中华文明...

    时间:01-12
  • 湖南力推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 农村涌动创业创新潮

      中新网长沙1月12日电 (记者 鲁毅)1月11日,湖南召开全省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推进会。会议透露,2022年1-11月,全省湘商回归投资新注册企业899个、累计到位资金4210.2亿元,占湖南省内联引资到位资金的34.9%;2022年,在湖南参与举办或主办的“全球湘商大会”“首届全省旅发大会”“全省重大项目签约仪式...

    时间:01-12
  • 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开创性进展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昨天(11日)表示,自然资源部组建五年来,我国自然资源调查取得一批新成果、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开创性进展。  自然资源部表示,五年来,全国共完成1885个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186万平方公里隐患综合遥感识别、12961处工程治理,因地质灾害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明显下降。第三...

    时间:01-12
  • 安徽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

      中新网合肥1月12日电 (记者 吴兰)11日,安徽省纪委监委召开新闻通气会,安徽省纪委常委、省委巡视办主任华克思通报了2022年度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情况。通报显示:该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7757件,处分16721人,其中立案厅级干部案件54件;移送检察机关591人,其中厅级干部23人。  通报指出,20...

    时间:01-12
  • 【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镇江“有事好商量”助力“议得好”“落得实”为民生提质

      中新网南京1月12日电 (徐珊珊)“我们正把‘有事好商量’开放式协商议事平台打造成街区和社区的‘好帮手’、居民和游客的‘连心桥’、委员履职的‘新平台’、社情民意的‘直通车’。”日前,江苏省政协委员、镇江市政协委员、润州区金山街道西津古渡社区党委书记史梅玲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

    时间:01-12
  • 最高检发布5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

      中新网1月12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消息,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5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分别为江西范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湖南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柏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江苏潘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不起诉案,贵州刘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不...

    时间:01-12
  • 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乐章——2023开年推进绿色发展一线观察

      2022年岁末,《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正式发布,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2023年开年之际,记者在采访中看到,鄱阳湖畔,数不清的候鸟在引吭高歌;华北平原,...

    时间:01-12
  • 新华视点|“种牙”整体费用有望降一半——口腔种植牙省际联盟集采看点解析

      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全国近1.8万家医疗机构参与集采,采购需求量达287万套……1月11日,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拟中选产品公示后将发布正式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有哪些看点?  中选产品平均降价55% 患者有望不再“望牙兴叹”  ...

    时间:01-12
  • 西施故里的新“浪漫”事业

      西施故里的新“浪漫”事业——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助力 经济强县奔赴空天发展路  【《中国新闻》报记者 李腾飞 报道】“龙楼镇外紫贝东,不是将军是书生。百尺箭,万钧弓,云霄欲上第五重。”1月3日,在诸暨举行的2023航空航天与智能视觉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简称发展大会)上,贾阳分享了他在执行天问一...

    时间:01-12
  • 今年春运 “AI医生”看护这座跨海大桥

      ◎本报记者 矫 阳  杏林公铁大桥是进出厦门岛的唯一跨海铁路通道。从远处眺望,大桥犹如一条巨龙卧于海面之上,连接岛屿与大陆。进出鹭岛的铁路客货运输,都要通过这座大桥。  桥梁安全维护是重中之重。“即便几毫米的测量误差,都会成为影响铁路安全的巨大隐患。”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

    时间:01-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