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热血铸忠诚 “公安楷模”向人民报告

2023-01-10 13:26:59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贺丽远,工具箱!”贺丽远缓慢地靠近师傅,却发现自己的手,抖得连工具箱都打不开。

  当天,“炸弹”被顺利拆除。在最终认定这是一枚假“炸弹”后,贺丽远久久不能从紧张的情绪中走出来。那一刻,他意识到,危险真的很近!

  自此,“排爆警察”这个词的分量,在贺丽远心中重如泰山。如今,在他看来,“越是艰险越要向前,因为这是一名人民警察的职责所在!”

  2023年1月9日,为庆祝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大力弘扬公安英模精神,公安部发布了第六期全国“公安楷模”。

  当天,现任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防爆安检大队大队长贺丽远的名字,和已牺牲的缉毒民警蔡晓东、西藏自治区安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共同进入“公安楷模”之列。

  ——————————

  “宁可粉身碎骨,也要把安全留给群众”

  1998年,20岁的贺丽远从警校毕业,进入昆明市公安局工作。不久后,领导找他谈话,问他愿不愿意去参加排爆培训,并让他回去征求家属意见。

  当时的贺丽远,并不知道“排爆”具体做什么,得知培训可以学本领,他满心欢喜地同意了。

  1999年,贺丽远“遭遇”了人生中第一个“炸弹”。嫌疑人在柜台上放了一个爆炸装置。

  接警后,贺丽远跟着师傅赶到现场。

  “200米的警戒线以内一个人都没有,鸦雀无声。寂静里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呼吸急促,甚至有想要呕吐的感觉,最重要的——我第一次能听见自己这么大声的心跳。”贺丽远回忆。

  最终,这枚“炸弹”被认定为假炸弹,虚惊一场。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跟着师傅出了好多现场,不懂就问,不会就学。

  为锻炼手指力量,贺丽远一遍遍练习用筷子夹钢珠。每进入一座建筑物,他总会下意识地想,“犯罪嫌疑人如果藏炸弹,会藏在哪儿?”

  “宁可粉身碎骨,也要把安全留给群众。”贺丽远说,在危难时刻,排爆警察要挺身而出,用生命守护生命。

  有一年,当地某小区发现一个“特殊”的爆炸物:1.5公斤重,放在一个纸袋里,被摆在楼道口。

  贺丽远回忆,“它很特殊,因为它的触发开关,是水银。水银是有流动性的,这意味着,只要在处置过程中装置晃动或者偏一点,就有可能引发爆炸。”

  这是一枚贺丽远只在新闻报道中见过的爆炸装置。在此之前,全国范围内尚无人工拆除水银爆炸装置的先例。

  为保留证据,此次拆除方案,最终选择人工拆除!由师傅带领贺丽远一起拆除。

  拆除过程很艰难,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处于最危险边缘……

  处置成功了!此案成为全国首例人工拆除水银开关反触动爆炸装置的经典案例。

  “不怕牺牲,迎险而上”,这是记录在贺丽远笔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从警24年来,贺丽远零差错、零失误、零伤亡执行涉爆任务700余次。他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被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2022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用生命履行铮铮誓言

  2021年11月26日12时30分,云南省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获取重要线索:一名境外毒贩已将大量毒品从境外运送入境,急于出售。

  时任执法调查队副队长的蔡晓东与战友经分析研判,立即开展侦查。12月4日,专案组实施抓捕行动。

  在追捕过程中,蔡晓东遭遇毒贩开枪射击。“有枪!”枪响过后,蔡晓东大喊,立即掩护紧随其后的战友。腿部中枪后,他一边英勇还击,一边继续追击。

  他强忍疼痛,拼命向前追击10余米后,因伤势过重,瘫倒在地。

  身后战友见状开枪还击,急速向蔡晓东靠拢。战友们对蔡晓东大腿中弹部位紧急包扎时,发现他的防弹衣上有2处弹孔。战友小左立即脱下他的防弹衣,才发现蔡晓东的右侧胸骨和左腋下还有2处中弹。

  在送医途中,蔡晓东壮烈牺牲,生命定格在38岁。

  2006年6月,出身于警察家庭的蔡晓东大学毕业后,毅然投笔从戎,加入了英雄辈出的先进集体——原云南公安边防总队。

  2017年7月,蔡晓东获悉:有人在境外囤积了大批毒品,可能要运往境内。经过近3个月的深入排查,最终锁定嫌疑人。

  2017年9月29日23时,在收网抓捕过程中,目标车辆突然加大油门试图强行冲卡,堵截组和抓捕组双管齐下将目标车辆逼停。车辆还未停稳,蔡晓东就跃出车外,持枪上前。

  “警察!别动!”蔡晓东一边大喊,一边用枪托砸着车窗。嫌疑车辆加速后退,试图调头逃窜。蔡晓东迅速跟上,砸碎车窗伸手拉开车门,另外2名侦查员迅速赶到,控制了犯罪嫌疑人。

  清点毒品时,蔡晓东才发现玻璃碎片还深深扎在手臂上,鲜血直流。

  此案查获了冰毒169.7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

  蔡晓东特别注重培养缉毒骨干,传授研判数据、调查取证等技巧。在他手把手的调教下,一个个侦查员由门外汉成为办案的行家里手。

  蔡晓东牺牲后,战友们含泪帮他总结了一份工作“成绩单”:15年来,蔡晓东参与侦办毒品案件247起,参加专项缉毒行动358次,抓获犯罪嫌疑人249人,缴获毒品1609.56公斤,培养带领的32名民警立功受奖……

  蔡晓东曾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他牺牲后,被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他用短暂的一生,践行了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铮铮誓言。

  唐古拉山上的“天路”守护神

  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生命线”。

  这条“生命线”是由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管辖的国道109线(青藏公路)海拔最高的181公里路段。

  此路段作为西藏陆路“大动脉”,承担着70%的进藏物资和30%的人员运输,年均车流量达130余万辆。路段平均海拔4800米,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年均7级以上大风天数有200余天。

  安多县交警大队成立于2004年,现有民警15名,辅警13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

  这个集体曾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22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模范公安单位”称号。

  面对高寒缺氧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安多县交警大队用心、用情做好指挥交通、维修故障车、铲冰除雪等工作,让国道109青藏线这条西藏“生命线”“团结线”充满“糌粑香”。

  在常年的除雪保通任务中,安多交警大队在109国道安多段交警巡逻点位上竖起一面面“红色屏障”——临时救助服务点,为过往群众提供氧气、抗高反药品、食品等救援物资和紧急救援服务。

  安多县交警大队总结以往109国道除雪保通和服务群众工作经验,加强与公路养护、气象等部门警务协作,相继制定了《安多县公安局唐古拉山除雪保通服务群众工作制度》《安多县公安局 人民医院警医联动机制》等制度文件。

  安多县交警大队在各公路养护部门指定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吹哨人”,以确保恶劣天气来临时,能及时出动装载机、除雪车等大型机械设备。与气象、通信部门开通恶劣天气专人预警渠道,及时通过“智慧+位置短信推送平台”,向辖区过往司乘人员预警,引导群众安全出行。

  2017年以来,安多交警大队发布预警信息560余万条,开展除雪保通160余次、铲雪除冰500余公里、疏导车辆5.8万余台次、救助被困车辆2000余台次。在109国道累计成功救助1800余名困难群众,收到群众寄来的感谢信、锦旗700余封(面),被誉为“唐古拉山上的‘天路’守护神”。

  践行高质量法治公安建设之路

  “你好,是你报警吗?”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民警接处警时,若第一句话这么说,派出所教导员、法制员赵庆华一定会语重心长地提醒对方,“这句话没有错,但不规范。应该说‘你好,我是城南派出所民警某某……’要先表明执法者身份!”

  在赵庆华眼里,“提高民警执法水平和质量,苦口婆心、点滴渗透是笨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通过这样令人“红脸、出汗”的监督形式,赵庆华坚持每天对每一起警情处置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就及时提醒。她根据提醒次数,对执法进行蓝、黄、红“三色”预警。如达到“红色”,民警的年度考核就要受影响。

  近年来,赵庆华总结提炼出的法制员“八员工作法”在江苏全省推广。张家港市公安局专门为她成立了一个工作室,通过典型引领,激发一线法制员当好规范执法的“守门员”,全面筑起公平正义的法制防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家港市公安局创新执法规范化建设。市公安局每年的第一次党委会都是专题研究法治工作,第一次全局性会议都是执法工作会议。

  这个惯例,张家港市公安局已延续20多年。

  “法治是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竞争力,高度重视执法工作更是张家港公安始终不变的优良传统。”张家港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钱飞说。

  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现有民警44名,下设执法监督、行政执法、刑事执法办案、案件审核4个中队。

  作为张家港市公安局法治公安建设的牵头者和规范执法的指导者、监督者,法制大队紧扣执法办案常用、民警感到棘手的执法活动,编制警务工作流程,构建执法标准体系,让教科书式的执法成为民警工作常态。

  常抓不懈之下,全局1621名民警中,107人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489人通过公安部高级执法资格考试。

  张家港公安机关年均接处警29万起,侦办刑事案件超8000起,办理行政案件超3万起,执法体量远超全省平均水平。

  2018年,法制大队依托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推出刑事案件“集中办、专业办、快速办”机制,对符合速裁程序的案件全部实行速裁。办案流程环节从原来的12个精简至3个,办案时间减少三分之二以上。

  2021年,法制大队创新推出交通违法“掌上行政速裁”。交警大队民警钱益明在路面执勤时,将一辆违法车辆拦停。他打开“掌上行政速裁”App,根据内容提示展开讯问,随后生成告知笔录,再用便携式打印机打出,办结违法处理仅用时15分钟。“这款App可处理12类多发违法行为。”钱益明说。

  通过“掌上行政速裁”App,张家港市公安局平均每起交通违法行政案件15分钟内办结,与传统的最快1小时办结相比,办案效率提升75%。

  久久为功中,张家港市公安局执法质量连年“霸榜”。法制大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并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等称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安徽省阜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原局长刘牧愚被“双开”

      中新网合肥1月10日电 日前,经安徽省纪委监委指定管辖,安徽省池州市纪委监委对阜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刘牧愚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刘牧愚背弃初心使命,丧失党性原则,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多次在组织调查、函询时...

    时间:01-10
  • 国家安全部原党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安全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刘彦平受贿案一审宣判

      2023年1月10日,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国家安全部原党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安全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刘彦平受贿一案,对被告人刘彦平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对刘...

    时间:01-10
  • 2023年宁夏两会时间确定

      中新网银川1月10日电 (杨迪 周宸宇)记者10日从2023年宁夏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分别于1月13日和1月12日在银川召开。  宁夏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李金柱介绍,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01-10
  • 李力安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秘书长,黑龙江省委原书记李力安同志,因病于2023年1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李力安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李力安,原名赵子斌,1920年7月生于山西五台,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

    时间:01-10
  • 中企承建柬埔寨7号公路升级改造项目举行开工典礼

      新华社柬埔寨磅湛1月9日电 柬埔寨7号公路(斯昆至磅湛段)升级改造项目9日在磅湛省举行开工典礼。该项目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贷款、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  柬埔寨首相洪森、中国驻柬大使王文天出席开工典礼。  洪森在致辞中感谢中国为柬道路、桥...

    时间:01-10
  • 台商台农参展浙江农博会:对大陆市场很有信心

      中新网杭州1月10日电(钱晨菲)2022年浙江农博会此间在杭州线下开展,展示展销面积约4万平方米,1600多家主体、1.3万种农产品参展。本届浙江农博会现场特设台湾展区,不少台商台农带着特色农产品参展,受到大陆民众青睐。  “我在大陆居住了20多年,经常往返于两岸之间。从2005年开始,我每年都会参加浙江...

    时间:01-10
  • 贾利军、张敬平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中新社贵阳1月10日电 (记者 张伟)贵州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10日在贵阳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有关任免案,决定任命贾利军、张敬平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贾利军,男,汉族,1969年8月生,公共管理硕士,中共党员,现任贵州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张敬平,女,汉族,1969年5月生,工学博士,中...

    时间:01-10
  • 唱出质朴真情,定位暖心联欢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第三次彩排

      1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第三次彩排。以节目群为单元的结构方式让晚会的整体气息和情感表达日渐凸显。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基调中,一个盛满美好向往、幸福安宁的癸卯新春,在2023年总台春晚舞台上充分彰显。唱舒心曲、讲暖心事、博会心笑、过开心年,一台简约、真诚...

    时间:01-10
  • 奥地利政要诋毁中国“动态清零”政策 中方:罔顾事实、坚决反对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李京泽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0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薛伟 摄  有记者问:据报道,日前有奥地利政要称,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是“灾难性的”。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这种说法完全罔顾事实,将新冠疫情政治化,背离科学精神,反映出时至今日,一些...

    时间:01-10
  • 中方:望黑海粮食运输协议得到均衡全面有效落实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李京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0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土耳其农业部部长9日表示,自实行粮食协议以来,已有1700万吨农产品通过海上人道主义走廊从乌克兰港口运出,不过其中只有5.4%运至急需粮食的贫困国家。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中方希望黑海粮食运输...

    时间:0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