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我在战位,守护万家安宁

2023-01-08 09:11:04

来源:人民日报

  我在战位,守护万家安宁(新春走基层)

  方向:东  

  地点:东福山岛  

  东部战区海军东福山观通站——  

  观天扫海卫海疆

  本报记者 李龙伊

  旭日东升,海风呼啸。一大早,东部战区海军东福山观通站二级军士长于海金就带着几名年轻战士,穿戴齐全,在林间山路穿梭,开始了一次环岛巡逻。

  “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军旅歌曲《战士第二故乡》,唱出了东福山岛的环境特质。东部战区海军东福山观通站就驻守在这里,素有“东海第一哨”的美誉。

  一行人迎着晨光和海风,加速行进。沿途路过石屋,那是老一代观通兵曾经的住所,透过斑驳的石墙,依稀可以看见当年的清苦不易。看着新兵夏思源惊讶的表情,于海金说:“建站初期的老兵,可真正是‘以天为被,以草为席’,我们现在已经很幸福了。”

  听了班长的介绍,夏思源陷入沉思。刚上岛时,他也有过迷茫:身为海军战士却不能在海面上乘风破浪,坚守的意义是什么?等了解观通站的历史和所担负的职责后,他逐渐把小岛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小岛虽小,却是东海前哨的重要关卡。我们要练就‘千里眼’‘顺风耳’的硬功夫,为上级指挥所提供准确、及时的情报。”夏思源说。

  如今,老旧营房已被集办公、学习、住宿于一体的综合大楼取代,原本崎岖难行的小路也已变得宽阔平坦。岛上还建成了“人工光蔬菜工厂”,有效解决了驻岛部队新鲜蔬菜供应难的问题。面对岛上的变化,于海金感慨万千:“工作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备战打仗的底气信心也越来越足。”

  观通站地处东海前哨,日常战备值勤任务重,官兵们常年处于24小时战备值班状态。这些年,观通站官兵不断提升胜战本领,圆满完成了各项使命任务。

  入夜后的小岛一片静谧,值班室内依旧荧光闪烁。于海金的眼睛紧盯雷达屏幕,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突然,一处微弱回波一闪而逝,目标信号淹没在杂波中。

  “加强目标搜索,查明干扰样式!”“采取反干扰措施!”随着一道道指令发出,捕捉、识别、锁定……于海金和战友们动作迅速、配合默契,目标被准确掌握。

  值班结束,于海金走出值班室,望了望夜空中的点点繁星。驻守海岛20多年,他已不知经历了多少个这样的夜晚。但只要想到身后的万家灯火,于海金便充满干劲:“新的一年,我会继续扎根海岛、坚守战位,守护祖国海空,当好听风观涛的观通卫士!”

  方向:南  

  地点:永兴岛  

  武警海南总队海口支队机动四中队——  

  红旗飘扬在三沙  

  本报记者 李卓尔

  2022年12月31日晚,海南省三沙市政府办公大楼旁,月光静静洒在“武警南海第一哨”几个字上。

  “明天是新年第一天,千万不能出一丝差错。”23时,武警海南总队海口支队机动四中队排长陈太云按照战备要求逐一检查装备器材,官兵们小心翼翼地把国旗抚平。

  自2013年8月中队官兵登岛执勤后,他们担起守卫“武警南海第一哨”的崇高使命。每天一大早,班长就会带领战士们进行升旗和队列训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让国旗高高飘扬成为岛上最庄重的仪式。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旗手,上等兵吴凯没少下功夫。在脚上绑上五公斤的沙袋练习正步踢腿;站在台阶边缘练军姿,一练就是几个小时……经过长达半年的训练和严格的考核,他终于如愿以偿。

  第二天是吴凯第一次升旗,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睡,默念着:“矗立在大楼前的国旗杆高19.46米,从升旗出发位置行进到旗杆基座共要走128步……”

  1月1日6时许,不等起床号响,吴凯就已经起床、洗漱、整理礼兵服。第一次成为升旗手的他,把这次升旗任务看得无比重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站在旗杆下的吴凯激动不已,眼神中流露出无与伦比的自豪。当第一缕阳光照亮永兴岛,升旗仪式正式开始。

  “齐步走!”一声铿锵有力的口令从吴凯口中传出……126步、127步、128步,三名旗手走到旗台下。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在金色的霞光中冉冉升起。吴凯眼含热泪:“作为一名三沙哨兵,我们最大的骄傲就是能够为祖国守护‘南大门’!”

  升国旗仪式一结束,官兵们走上各自岗位。飘扬的五星红旗下,武警哨台是驻岛武警战士们最熟悉的地方。永兴岛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每次2小时的站岗都是对武警官兵们意志力和责任心的很大考验,这群年轻的战士们始终用青春为国旗增色,用忠诚为祖国站岗。

  “为祖国守卫海疆,为百姓守卫团圆,这是我们对祖国南海的热爱,更是戍边守天涯的自豪与骄傲。”陈太云说。

  方向:西  

  地点:斯姆哈纳河谷 

  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斯姆哈纳边防连——  

  一路风雪一路歌

  本报记者 刘博通

  太阳刚钻出银峰群山,又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光芒。

  “出发!”在指导员杜麒麟浑厚有力的口令声中,驻守在“西陲第一哨”的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斯姆哈纳边防连巡逻分队骑上军马,顶着寒风、踏着积雪,前往伊尔克什坦山口巡逻。

  斯姆哈纳边防连驻守在祖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深处,防区内群峦叠嶂、地形复杂,自然环境恶劣。这里的冬季气温低下、风大雪急,官兵们通常只能采取骑马或徒步的方式巡逻。

  杜麒麟向队伍后面望去,3名入伍不久的年轻战士正注视着前哨楼前侧的一片红柳林。“前哨楼位于河谷旁,是个风口,常年大风呼啸。官兵们种下的红柳树却依然倔强地扎根在这里,顽强地生长着,我们称之为‘戍边林’。”杜麒麟说。

  “大家抓紧缰绳,控制好速度”“跟紧队伍,不要掉队”……厚厚的积雪已经将巡逻道路掩盖得严严实实,凛冽的寒风刮得人睁不开眼,战士们一个个都成了“雪人”,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2个多小时后,队伍到达一处山脚。抬眼望去,覆满冰雪的山峰直插云霄,地势陡峭得已无法骑马前行。官兵们翻身下马,徒步向目标点位所在山顶跋涉前行。

  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条件下攀爬雪山,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兵都是不小的考验。陡坡上乱石嶙峋,积雪覆盖后更加难行。杜麒麟开路在前,班长黄正涛殿后,官兵们在中间组成队列。杜麒麟认真盯着坡面,小心翼翼迈出一步,用力踏实之后再迈出另一步。“大家注意跟着前面的脚印,保持队形和节奏!”杜麒麟不时回头观察情况,提醒官兵们注意安全。行进途中,新兵文学海忽然身子一落,半截子身躯陷进了山缝中的雪窝子里。眼看着他就要顺着山坡滑下去,下士黄睿眼疾手快,一把将他紧紧抓住。

  “你好,界碑!”半个小时后,官兵们抵达了目标点位,他们认真拂去界碑上的积雪。3名列兵难掩激动,对着界碑喊出了自己的心声:“能够守护祖国的界碑,我们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

  返回途中,官兵们再次经过“戍边林”。“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我们也要扎根边关,为守卫祖国大好河山奉献青春!”官兵们的声音清澈有力、豪迈激昂,穿透了边关风雪。

  方向:北  

  地点:北极哨所  

  北部战区某边防旅北极哨所——  

  忠诚守卫边界线

  本报记者 苏银成

  1月的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最低气温已经低于零下40摄氏度。一大早,北部战区某边防旅北极哨所湖南籍大学生新兵王烽早早起了床,迎接他人生中一个特殊的日子—首次踏上巡逻执勤路。

  王烽从小在南方长大。“以前觉得滴水成冰只是一个词语,来了才发现原来是真的。”王烽在门口端了一盆水,不小心洒掉一些,当去拿拖把来拖时,发现已冻成冰了。

  穿上保暖内衣、戴上护膝,然后穿上绒裤棉裤,外面再穿上迷彩服,最后套上大衣,“全副武装”后,身上的衣物重达10斤。在巡逻车上,新兵们兴奋地唱起了连歌:“上哨所伴我是北极的风,巡逻归身披是雪白冰凌,保卫祖国安宁万家欢乐,我们是光荣的北陲哨兵……”

  “江面上巡逻可不轻松。”下车前,指导员张圣伟细心叮嘱着新兵们,“冰层是一层一层堆起来的,并不是你们想象中那样平坦如镜,而是冰凌如刀、犬牙交错,走路一不小心冰碴就能把腿划破,一定要注意安全!”

  江面空旷,寒风凛冽。每年江面封冻后,黑龙江天然屏障消失,哨所的官兵们一天24小时不间断站岗、放哨、巡逻,确保祖国北疆边境安全稳定。

  巡逻不到一半,大家眉毛上已挂满冰霜。新兵们没了在车上时的兴奋劲儿,因为一开口冷风就直往嗓子里灌。望着边防线上的冰凌,小王发出感慨:“走了这么久,看到的只有一望无际的边防线。”班长马亮笑着说:“边防军人的平凡就在于此,边防军人的伟大也在于此。”

  到达界碑后,按照连队新兵首次参与巡逻的传统做法,大家在巡逻组长的带领下认真擦拭界碑,向界碑庄严敬礼并郑重宣誓:“最偏最远最放心,最北最冷最忠诚!”六个“最”字,让王烽内心火热。

  临近春节,漠河的游客渐渐变多,连队除了每天开展例行性巡逻外,还会专门在旅游热点地区派出定点执勤小组。王烽将第一次在离家这么远的地方过年,他告诉记者:“我也想家,但这里的岗位更需要我。有我们在守卫边界线,祖国人民才可以放心过年。”

  (张城龙、张容瑢、毛文秀、董奇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法院今年将推进缺席审判制度适用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张素)8日举行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对2023年人民法院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要推进缺席审判制度适用,积极参与境外追逃追赃工作。  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

    时间:01-08
  • 三年抗疫 我们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2023年1月8日,这个日子将被载入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历史。  10班来自境外的航班将陆续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旅客将不再需要前往指定第一入境点的特别专区。陆地上,满洲里、二连浩特、霍尔果斯、瑞丽等8个边境公路口岸恢复客运功能,毗邻港澳口岸边检快捷通道也有序恢复,...

    时间:01-08
  • “乙类乙管”实施首日 各口岸有序恢复货运通关

      今天(8日)9时,在我国北方最大的外贸口岸青岛港,国际航行船舶“仁川湾”轮停靠在青岛前湾港区西联码头,计划在港装卸机械设备800多吨,全船共有20名船员。青岛海关关员随即开展登轮检疫,根据提前申报项目审核船员健康申报信息,检疫无异常后换班船员即可下船,船舶开始装卸作业。  据了解,青岛港有230多条...

    时间:01-08
  • 董建国辞去重庆市政府副市长职务

      中新社重庆1月8日电 (梁钦卿)1月8日,经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表决,决定接受董建国同志辞去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报请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备案,决定免去董建国的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职务。  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官网信息,董建国,男,汉族,1967年11月生,大学,项目管理理学硕士,...

    时间:01-08
  • 一图读懂|首阶段“通关”!这份赴港攻略请收好……

      央广网珠海1月8日消息(记者 王雪薇 实习生 李诗)即日起,内地与香港将逐步、有序、全面恢复通关,自香港入境人员也不再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  根据第一阶段通关安排,共有7个口岸可通关,包括港珠澳大桥、港澳客运码头、中港客运码头、香港机场、深圳湾口岸、文锦渡口岸、福田口岸。  那么...

    时间:01-08
  • 海关严密监管优化服务 首批入境旅客顺利通关

      人民网北京1月8日电(记者栗翘楚)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部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规定,2023年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调整首日零时,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在海关总署口岸运行监控指挥中心通过现场视频连线,检查指导首批入...

    时间:01-08
  • 入境新政实施后首个国际航班降落广州

      记者从南航了解到,今天(8日)00:16,中国南方航空CZ312多伦多—广州航班,顺利降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这是“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民航局入境新政实施后全国首班落地的国际航班。  CZ312航班落地后,旅客相继从到达大厅走出,迎面而来的是前来迎接的家人和朋友,等待隔离酒店转运车辆的日子已成过去时。 ...

    时间:01-08
  • 提振信心在行动|上海:加速“出海优品” 鼓励跨国公司落“沪”

      开局之年,上海进一步支持龙头企业扩大国外市场份额;进一步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让参展商变投资商,让更多企业在上海设立贸易总部;进一步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振信心在行动》 看上海如何加速“出海优品”,鼓励...

    时间:01-08
  • 2023春运,勃勃生机中铺展温暖祥和画卷

      1月7日,2023年春运拉开大幕。这也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我们迎来的第一个春运。  行走路上,时光在变,不变的是人们对团圆的期盼。春运首日,新华社记者带你直击一线,一起开启2023年春运。视频:2023春运,勃勃生机中铺展温暖祥和画卷来源...

    时间:01-08
  • 第十版防控方案有什么调整?国家疾控局详解变化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郭超凯)自1月8日起,中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在8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主要内容,包括更新疾病名称、加强监测预警、调整检测策略、调整传染源管理以及...

    时间:01-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