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政法机关推进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3-01-08 00:54:2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政法机关推进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新华社记者刘奕湛

  平安,民之所盼、发展之基。

  近年来,政法机关忠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从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谋划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努力创造让人民群众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社会环境,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之治”成色更足、优势更加彰显。

  建设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重构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诉讼制度机制、完善便民利民改革举措……近年来,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快建设,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政法改革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一直以来,政法机关扭住司法责任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持续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新机制,大大强化了办案人员的责任。

  人民法院全面推行法官员额制,从原有21万余名审判人员当中,严格遴选12.8万余名员额法官,同时为法官配备一定数量的辅助人员,让法官聚焦审判核心事务。

  改革后,在人员总编制未增加情况下,85%以上的人力资源集中在办案一线,法官人均办案数量增长20%,结案率上升18%,一、二审裁判生效后服判息诉率达97.9%。

  建立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政法机关积极探索。

  检察机关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最高检会同公安部建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目前已建立了3600多个协作办公室,促进监督更有力、配合更顺畅。2013年至2022年9月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诉11.9万件。

  管住枉法的权力,斩断寻租的黑手。

  对领导干部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一律记录、全程留痕、定期通报、严肃追责。

  政法机关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怨的突出问题。

  从方便自己“要证明”,到方便群众“减证明”,持续开展的“减证便民”行动,组织清理各类“证明事项”13000多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一组组数据,让人们直接触摸政法改革带来的“获得感”:

  ——人民法院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超过95.7%的案件在人民法院当场立案,90%的跨域立案申请在30分钟内得到响应;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实施以来,截至去年10月,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1万多件,平均每年14万多件;

  ——公安机关推出8批次69项交通管理便民改革,为群众和企业减少办事成本800多亿元;

  ——司法行政系统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57万个,60万个村(社区)配备法律顾问,全业务、全时空覆盖的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深入推进的政法改革、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沐浴在公平正义的阳光下。

  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类违法犯罪

  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自2022年4月全国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期间,全国共立案侦办养老诈骗刑事案件41090起、破案39294起,打掉犯罪团伙473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6万余人;已批准逮捕7594人,提起公诉8516人;一审判决案件1645起4523人,二审判决324起1175人。

  广大群众普遍认为,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是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守护老百姓“养老钱”的德政工程,是合民意、护民利的民心工程,抓得准、抓得实、抓得好。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82%的群众认为养老领域各种乱象减少了,群众对专项行动的满意度达86%。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打击锋芒对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违法犯罪,做到老百姓痛恨什么、厌恶什么,就打击什么、铲除什么。

  2022年7月22日晚,警灯闪烁,公安机关民警辅警整装待发。

  “行动!”随着一声令下,各地参战民警辅警迅速行动。连续三晚,各地累计出动民警、辅警280万人次,查获现行违法犯罪人员4.8万人,发现缉捕在逃人员2600余人,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0.5万处……

  这是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首次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中的一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连续组织开展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和破案攻坚全国性集群战役,共破获刑事案件64万余起。

  坚持以打开路、打防并举,“百日行动”交出一份厚实的“成绩单”:

  ——严打侵害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共侦破拐卖妇女儿童案件700余起,找回历年被拐妇女儿童818名;

  ——严打涉黑涉恶犯罪。全国刑侦部门坚决铲除欺压百姓、横行乡里、欺行霸市的黑恶势力,共打掉涉黑组织49个、恶势力集团560余个、恶势力团伙680余个;

  ——严打严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公安部深入组织开展“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

  亮剑攻坚,为的是万家灯火,政法机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关切,把平安答卷写在人民心中。

  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通过‘百姓说事点’,小区居民主动把‘抢占’的菜地清除了,政府又把菜地改造成了绿地。环境好了,邻里之间也不再因为抢地闹矛盾了。”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凯旋街道一心街社区许大爷对“百姓说事点”赞不绝口。

  宽城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基层、整合资源、创新驱动,着力打造覆盖城乡、普惠便捷的“百姓说事点”服务网络,让老百姓在家门口通过“唠家常”的形式获取便捷、精准的公共服务。

  近年来,各地注重从市级层面入手,加强对基层基础的支持保障,形成“大数据+铁脚板”,党员干部“下社区、回小区、入网格、进楼栋”等做法,让社会治理“神经末梢”感觉更敏锐、应对更细致。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如今,普遍建立的“有事好商量”机制,让百姓将心声“一吐为快”,助民生“关键小事”好商量、快解决。

  “不到3小时,就解决了居民的4件烦心事儿。”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龙泉社区居民党景芝说,“通过小小社情民意联络站,开展沟通恳谈会,老百姓对社区治理各方面的诉求有了解决平台。”

  从各地“有事好商量”机制的建立,到新时代“枫桥经验”借助互联网搭建起干群交流平台,再到各地争相涌现的民情直通车、居民论坛、民主听证会、民主议政会,形成了社会治理的最大合力。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政法工作突破创新的着眼点,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之治”的具体体现。2019年以来,中央政法委着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并组织开展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3年多来,以试点工作为载体,市域社会治理实践在全国广泛、深入推进。各地各部门以政治强引领、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强教化、以自治强活力、以智治强支撑,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新华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第五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举办 一丹奖得主谈教育转型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 1月7日,第五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举办。2022年两位一丹奖得主、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朱永新和斯坦福大学教育学荣休教授琳达·达林哈蒙德就教育转型等话题展开演讲和对话。  “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处在危急之中、生活的时代处在剧变之中。”朱永新表示,过去人们的教育基本...

    时间:01-08
  • 中国专家权威解读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防控方案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官方近期公布了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新版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的出台背景、主要变化与意义等进行权威解读。  1月6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正式发布。谈及新版诊疗方案的...

    时间:01-08
  • 主动识变应变,确保“平稳转段”

      在与新冠病毒的较量中,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经受住了多轮疫情的冲击。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是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  今年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式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防控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首先是思维的转变。从“消灭或者...

    时间:01-08
  • 首都机场迎来今日首班入境航班 预计将迎入境航班10架次

      今日(1月8日)10时36分,国泰航空CX334落地首都机场,成为第一班使用3号航站楼E区的入境航班,也是首都机场今天的首班入境航班。该航班共载有旅客291人。  据悉,从1月8日零时起,首都机场入境客运航班恢复至2号航站楼及3号航站楼E区运行。今日,首都机场预计将迎来国际和地区客运航班10架次。  (央视新...

    时间:01-08
  • 开好局 起好步|上海: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刚开年,上海一批大项目开工或签约,一系列发展新政策出台,用行动巩固拓展上海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领域的新优势,抢占更多前沿和未来领域。  经济发展既要有质的提升,也要有量的合理增长,这是上海的新年新目标。新年首个工作日,上海的徐汇、黄浦、静安、临港等地,100多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或开工。数字...

    时间:01-08
  • 凝聚实施“乙类乙管”强大合力

      分类管理是我国传染病防控的策略,依法科学管理是我国应对传染性疾病的基本原则。从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在统揽全局、综合研判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体现了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对于...

    时间:01-08
  • 重新流动起来的春运 如何保障回乡顺利?如何做好基层防疫?

      元旦一过,今年的春节就要来了,现在已是回家的时刻。过去两年,受疫情影响,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回家,都是热门词汇和太多人无可奈何的一种选择,但是今年不一样了,伴随着新冠马上由乙类甲管变成乙类乙管,久违了的抢票行动都瞬间回来了,不少热门路线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火车票和机票已经被预订一空,今年这个为期...

    时间:01-08
  • 新华时评|让平安铺就万家团圆路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题:让平安铺就万家团圆路  新华社记者刘夏村  1月7日,全国春运正式开启,据交通运输部初步分析研判,2023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春节即将到来,天南海北,不少人已经或将要踏上春运出行路。一路平安,是我们的共同心愿,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与往...

    时间:01-08
  • 第一观察|友谊·互信·合作 开年元首外交传递中国声音

      2023年开年,习近平主席开启新的外交日程:1月4日,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举行会谈;6日,同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举行会谈。视频:第一观察丨友谊·互信·合作 开年元首外交传递中国声音来源:新华社  习近平主席同两国元首...

    时间:01-08
  • 《永远吹冲锋号》第二集《政治监督》今晚播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永远吹冲锋号》第二集《政治监督》,通过公开三亚凤凰岛二期填海项目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案、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肖毅案、甘肃省镇原县委...

    时间:01-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