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土专家”征服干散货码头“珠穆朗玛峰”

2023-01-07 03:28:58

来源:工人日报

  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干散货码头,蓝天碧海、白云红矿,机械作业的行云流水中,勾勒着一幅“红火画卷”。

  目之所及,满载矿石的皮带流程来回穿梭运转,鳞次栉比的码头设备自主操作,将货物不断接卸。不同于传统印象中工人劳累、环境脏乱的干散货码头,这里空无一人、作业高效洁净。

  这便是全国首个全系统(涵盖智慧调度、智慧库场、智慧设备、智慧皮带流程)干散货智慧码头,这一项目为行业提供了干散货码头智慧化建设的可参考方案。

  在青岛港华丽变身的背后,有一群充满豪情、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人: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公司“伟丽创新团队”。

  “拿来主义行不通,那就自己干”

  “我是1997年入港,一路伴随着公司发展而成长。”在小港池码头象征着全海区首个亿吨公司曾经辉煌的雕塑前,“伟丽创新团队”带头人、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公司安全环保科技部副经理赵伟丽充满自豪。

  大宗散货是青岛港的骨干货种,但干散货码头作业模式还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

  “集装箱码头能做到的无人化、自动化,我们干散货码头一样可以办到。”赵伟丽暗下决心,一场干散货码头自动化改造的序幕正式拉开。

  改造之初,“伟丽创新团队”邀请了一些机电专家和设备厂商的技术员一起研究,但为30年前的老设备“做手术”难度实在太大。

  “要让它们焕发第二春,难度就像把一辆30年前的老爷车改装到出厂时的模样。”赵伟丽感叹道,难度堪比攀登“珠穆朗玛峰”。

  很快,邀请的专家和厂商技术人员逐渐变得安静,在研发群里,或是“隐身”,或是“退群”。

  “拿来主义行不通,那我们就自己干。”面对困境,赵伟丽这样鼓励自己的团队。在山东港口的支持下,“伟丽创新团队”也由最初的几名核心成员逐渐壮大,成为一支拥有38名成员、平均年龄36岁、本硕学历人员达到80%的年轻信息化创新团队。

  从2020年3月开启改造序章,“伟丽创新团队”自主梳理电气线路1000多条,经过反复论证,终于画出了完整的控制线路图,并自主设计安装PLC控制程序,仅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便攻克了600余个行业难题,在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完成了码头的升级改造。

  2022年6月,干散货智慧码头正式投入运行,各项效率效益指标均超过传统人工干散货码头,打造了干散货自动化作业经验可复制、方案可推广、机种全覆盖、管控全方位、监测全时段、稳定全过程的“山港样板”。

  将职工装心中的“土专家

  成绩的背后,总免不了“辛酸”的记忆。在赵伟丽办公桌上,放着一块手掌大小的红褐色石头,来自团队成功改造的第一条皮带流程。

  2020年9月,第一条皮带流程进行自动化试验,大家正沉浸在兴奋与激动之中,设备运行到第5分钟,皮带速度突然大幅下降直至停机,第一次皮带流程自动化试验任务宣告失败。

  “被一盆冰水浇得‘透心凉’。”回忆当时的情形,赵伟丽仍然记忆深刻。失落、失望之后,团队选择了继续研究,经过3天不眠不休的紧急故障排查和试验验证,失利原因终于被确定和攻克。

  有人问:“非要急着改造做什么?”

  赵伟丽回答:“为了让我们的职工兄弟降低作业强度、保障安全生产、提升质量效率、更加体面地劳动。”

  扎根在一线,最懂得兄弟们的期盼。除了赵伟丽是个“老码头”,团队成员刘福乾、王钦斌、刘尚旗来自装船队、库场队等最一线的班组,李磊、郭凯、马学旭从事现场司机、调度多年,都与码头结下不解之缘。

  先后创出32项创新成果,发明2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些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土专家”,成功破解了一项项行业难题。

  “很多创新成果职工说好,我们就有获得感、幸福感。”前港公司副经理张杰说,这也是团队多年来坚持创新的最大动力。

  如今,“伟丽创新团队”依托第六代信息技术,创新了决策、管理、执行三大“智慧平台”,节省现场300多名人力,小港池码头区域创出了生产作业效率提升20%、节能20%、安全风险点降低70%、减少人员50%的创新成效。

  走进现在的前港分公司,中控室内几位身着西服的机械司机分别坐在不同分区的电脑控制屏前;皮带流程巡检,“电子眼”和传感器代替人工“望、闻、问、切”;道路上自动吸扫车往来穿梭,带来整洁的环境;车皮中,再不见浑身煤粉的工人,自动清仓机器人承担起这份脏苦累险;堆场里,自动喷淋系统、无人机盘垛让整个作业流程充满现代化的气息……眼前这一切,便是“伟丽创新团队”口中的“值”。

  将“小我”融入“大我”

  “干散货码头智慧化改造承载着几代港口人的梦想,能够投身这样的跨代工程,是一件幸运的事。”当智慧化干散货码头逐渐由设想变为现实,张杰这样表达内心的感受。

  “伟丽创新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6岁,他们在单位是主力军,在家中是顶梁柱,因为热爱港口,所以舍小家为大家。

  夏天的机械设备,最高气温达50摄氏度,“伟丽创新团队”在这里做试验,一待就是几个中午;冬天的港口,寒风刺骨,气温常常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凌晨四五点是检验设备低温性能的最佳时间,每个人的手指冻得像胡萝卜,但仍为采集到的数据而雀跃。

  在不耽误白天作业的情况下,属于团队改造的时间每天仅有几个小时,团队成员爬大机、架光纤、铺电缆,这些“力气活”,对于团队中的唯一女性——赵伟丽来说,同样不在话下。

  团队成员李磊为了解决无人清舱装载机数据的稳定性,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冒着高温中暑的风险,连续4个月下至深达20米的船舱,改造完成国内首台远程操控清舱装载机。

  薛振为了验证火车装车最佳流程,每天测试近100个通讯点,反复推演、修改方案,安全帽系带的晒痕在他年轻的脸上留下了“功勋章”;马学旭为了验证上千个自动化卸船机技术细节,每天绑上护膝,在60米高的大机上爬上爬下几十次。

  工作最难的是门机设备内作业,为了赶上进度,队员们经常在密不透风的门机设备内连续待几个小时,由于进出不便,他们经常半天不喝一口水。大家感慨:“设备内部的光线特别暗,要靠头上戴的作业灯照明,最热的时候舱内温度能达到40多摄氏度,工作一小会衣服都湿透了。”但队员们都坚持了下来,没有一句怨言。

  当全系统干散货智慧码头投入运行,看着屏幕上跃动的参数、流畅地运行画面,大家笑着笑着就哭了。(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亿多年前的花粉粒揭示陆地生物大灭绝“元凶”

    新华社南京1月7日电 (记者朱筱、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英国、德国古生物学者通过研究远古植物花粉粒中类似防晒霜物质的变化,发现了2.52亿年前陆地生物大灭绝的“元凶”:臭氧层破坏。研究成果于7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本次研究涉及的花粉粒化石。(中科院南古所供图)领导此...

    时间:01-07
  • 转存!1月8日起,将有这些变化

    国家卫健委网站1月6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将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改变?  制图:王颖  整理/编辑:梁静...

    时间:01-07
  • 【文化丝路】文明的坐标|“石窟之首”龙门石窟

      被誉为四大石窟之首的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郊,伊河两岸。所谓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那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风景秀丽,是宋代诗人苏过所描绘“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的天阙奇观。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现存有2300多个窟龛,10万余尊...

    时间:01-07
  • 联播+|不负人民·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编者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近两个小时的讲话中,一百余次提到人民。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时间:01-07
  • 中国司法部门发新规:违反新冠防控行为不再以刑法相关条款定罪处罚

      中新社北京1月7日电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综合考虑妨害疫情防控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等因素需要对相关法律适用作出及时调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司法部门7日联合发文,就涉疫刑事案件办理发布新规。  官方此次发布关于适应新阶段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依法妥善办理相关刑事案件的通...

    时间:01-07
  • 中国官方:新冠感染患者遗体处置按照乙类传染病规定执行

      中新社北京1月7日电 据中国国家卫健委官网1月7日消息,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4日印发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遗体处置工作按照乙类传染病相关规定执行。  通知称,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经研究,国...

    时间:01-07
  • 江西警方通报胡某宇失踪事件调查进展:目前继续全力查找

      中新网南昌1月7日电 (记者 李韵涵)7日,江西警方通报胡某宇失踪事件调查进展情况。通报称,综合现有信息指向胡某宇系自行离校,目前正在全力查找中。  通报显示,2022年10月14日,胡某宇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私立致远中学(以下简称“致远中学”)校内失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公安机关高度重视,10月15日接...

    时间:01-07
  • “习近平总书记的2022·年度瞬间”之八: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

      新华网记者 金佳绪  设计 程媛媛  【学习进行时】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心怀人民、夙夜在公,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2,已经画上圆满句号。  2023,新的一年正在徐徐展开。  新华社《学习进行时...

    时间:01-07
  • 宁夏成立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

      中新网银川1月7日电 (记者 李佩珊)农村地区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和薄弱领域。当前,农村面临岁末年初的新挑战,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将进入“迎峰转段”的新阶段,农村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日前,宁夏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和宁夏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了宁夏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

    时间:01-07
  • 四川召开“川台70条”联络员年度工作会议:2022年新增台资企业104家

      中新网成都1月7日电 (王利文)6日,“川台70条”联络员年度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39个四川省直机关部门(单位)联络员参会,对“川台70条”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  “川台70条”即四川省为促进台胞共享四川发展机遇,于2018年正式发布实施的《关于促进川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分为两部...

    时间:01-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