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未来”看未来】追风逐梦,助力加速向前的流动中国

2023-01-06 22:03:50

来源:未来网

  【编者按】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随即在全国各地引起热烈反响。这份承载万千期盼、凝聚全党智慧的报告,恢弘壮阔、振奋人心,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即日起,未来网推出【“未来”看未来·中国梦圆 未来有我】系列评论,听听奋斗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青年人,讲述十年来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的故事,并以他们的学思践悟鼓舞激励更多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

  又是一年春运时。今年春运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第一个春运,也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好多天前,我已经按照单位安排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了。

  作为一名“00后”铁路人,工作不久就能参与服务这么特殊的一次春运,着实令人激动。紧张“备战”之余,我对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这是每名铁路人的责任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我以不同的身份见证着我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发展进步,更为国家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而心生自豪。

  我是铁路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发展成果的享受者,我国铁路事业的进步不断惠及着我成长的各个阶段。2005年,5岁的我刚刚记事儿,每每放寒暑假都会坐火车到爷爷奶奶家看望他们。那时候,回家的火车一票难求,我爸常常需要排上一整晚才能买上票,偶尔还买不到。火车也并不像现在这么准时,每次我们一家总要提前好几个小时出发。拥挤不堪的候车环境里,年幼的我总是紧紧抓着妈妈的手,害怕走丢。当广播响起准备关闭车门的时候,透过车窗,能看到窗外的人们向列车不停地挥手告别,而那时的我还不能确切地体会到什么是“回家”。16个小时的车程,微微震动的车身和车厢里不时飘来的异味,这点点滴滴也许是无数人共同的童年回忆,更是我国铁路事业的一份时代注脚。

  2012年,我从“小不点”正式成为一名青少年,我国铁路事业也在不断飞速发展。初中的地理课上,我认真地看着地图,找寻着我小时候坐火车回家的那条路。看着那条弯弯曲曲的铁路线,我对“回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再次踏上这条路时,无论是乘车环境还是秩序,比起几年前都有了不小的变化。车站外面装设了很多围栏,合理的通行设计让车站有序畅通,站台上看起来也比之前更加干净,之前通宵排队买票的场景不再,一大批人工售票窗口变更成为自动售票机。我怀着喜悦而期盼的心情,和母亲去奶奶家小住。绿色长龙般的火车呼啸而至,缓缓停下,精神焕发的列车员们笔直地站在每节车厢外指引帮助旅客上车。我看着他们,回家的旅程都舒畅了很多。

  2021年,我很荣幸地加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成了一名年轻的铁路职工。录取通知下来以后,我兴奋地买了一张动车票前往陕西省汉中市报到。我清晰地记得,简单地刷完身份证,“滴”的一声通过人脸识别,我就得以顺利地进入到候车室里。那天候车室里人群熙熙攘攘,我在LED大屏上认真找寻着自己的候车信息检票口,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顺利进入站台。一条条白色的“巨龙”映入眼帘,车身光洁亮丽,车厢干净整洁,与我小时候坐过的绿皮火车截然不同。我赶紧给家里面打了一个视频电话,和家人们分享我的喜悦。车厢内滚动屏上显示着不断攀升的时速数字,列车快速地穿过一个个隧道。2个小时不到的车程里我全然没有了以往的疲惫,很是享受。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接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为铁路线路“体检”。哪怕一毫米的误差,都影响着列车运行的安全,容不得我半点马虎。无数次手比眼看、呼唤应答,无数次俯身弯腰、捣固测探,无数次爬高钻低、精敲细打,无数次穿梭往返、进出上下,我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爱这份工作。我知道,为了旅客的平安出行,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铁路职工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助力流动的中国更加生机盎然。

  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电子购票、随车WiFi、面部识别等智能化服务也进一步便利着我们的生活。中国高铁这张闪亮名片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呼啸飞驰,改变着中国,震撼着世界

  新征程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很荣幸,我能成为参与其中的一份子。我会认真服务今年春运,我也愿意把青春奉献给祖国铁路事业的发展,继续守护“钢铁巨龙”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追风逐梦,和广大青年一道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息。(作者:刘兴建,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中工务段00后职工)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项目)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甘肃法院拓多元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带病企业实现司法康复

      中新网兰州1月7日电 (崔琳)“破产重整程序是‘带病企业’实现‘司法康复’的重要举措。”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孙伟6日通报甘肃法院系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时表示,通过对案件的办理,让破产企业进行重整,既挽救了一个陷入困境的企业,保障广大债权人的权益,也妥善安置了企业职...

    时间:01-07
  • 东博会秘书处与东盟国家驻南宁总领事馆开展迎新文化交流

      中新网南宁1月7日电 (黄令妍 韦天聪)为与东盟各方进一步凝聚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广泛共识,及早启动第20届东博会各项筹备工作,2023年1月6日,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秘书处携手东盟国家驻南宁总领事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举办迎新文化交流活动。图为马来西亚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阿兹...

    时间:01-07
  • 人民网评:“五个一百”, 用主旋律奏响新征程的奋进乐章

      2022年12月31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以“团结奋进新征程 同心奋斗创伟业”为主题,参展参评作品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疫情防控等重大主题,这对于记录时代、彰显价值、网聚正能量具有重要意...

    时间:01-07
  • 人类基因组古病毒如何影响衰老?中国科学家研究提出干预策略

      中新网北京1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人类数百万年演化过程中整合进入基因组中潜藏的古病毒,对人类健康特别是衰老有何影响?如何阻断它们复活及扩散?这些关键科学问题一直以来亟待解决,也吸引科学家长期持续聚焦研究。  中国科学家团队对数百万年前远古逆转录病毒入侵整合到人类基因组的遗迹——被誉...

    时间:01-07
  • 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全面从严治党启新程之“正风肃纪篇”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题: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全面从严治党启新程之“正风肃纪篇”  新华社记者黄玥、孙少龙  纠治“四风”任重道远,作风建设永不停歇。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党的二十大对抓作风、反“四风”作出新部...

    时间:01-07
  • 山东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陈勇被“双开”

      山东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陈勇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山东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山东省委批准,山东省纪委监委对山东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陈勇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陈勇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

    时间:01-07
  • 联播+|有朋自中亚来 中土元首达成系列共识

      |联播+|31年前,中国是全世界第一个同土库曼斯坦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2023年1月6日——在两国建交31周年纪念日的这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举行会谈。  新年伊...

    时间:01-07
  • 【见证•2022】统一战线年度热词盘点(八):西藏工作篇

      告别2022年,迎来2023年,当我们站在“接二连三”的年轮转折点回望历史坐标,每个人无不为今天的中国欢呼喝彩,对明天的中国豪情满怀。  2022年,在我们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之际,统一战线昂首阔步前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工作方式不断创新,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更加彰显。这一切,凝...

    时间:01-07
  • 【见证•2022】统一战线年度热词盘点(七):宗教工作篇

      告别2022年,迎来2023年,当我们站在“接二连三”的年轮转折点回望历史坐标,每个人无不为今天的中国欢呼喝彩,对明天的中国豪情满怀。  2022年,在我们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之际,统一战线昂首阔步前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工作方式不断创新,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更加彰显。这一切,凝...

    时间:01-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