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尖嘴长吻像蜥蜴 中国发现2.44亿年前海生爬行动物“奇异罗平龙”

2023-01-06 10:06: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对采自云南省罗平县一件远古动物化石的最新研究发现,它代表了迄今所知最古老的多指节型鳍龙类新属种。该海生爬行动物生活年代可追溯至2.44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根据化石产地和指节骨数量较多等特征,将其命名为“奇异罗平龙”。

  这一为海生爬行动物早期进化提供新化石证据的重要发现及研究成果论文,北京时间1月5日夜间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线发表。

尚庆华研究员(左)、徐光辉研究员就奇异罗平龙化石正型标本进行交流。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尚庆华研究员指出,奇异罗平龙化石是科研团队在过去十余年对罗平生物群的持续研究中发现的,它体型像现生的水生蜥蜴,属于一种原始的鳍龙类,归入肿肋龙科。肿肋龙科和贵州龙科亲缘关系较近,在分类上同属于肿肋龙超科。不过,罗平龙的吻端很长,超过其头部的一半,这与短吻的贵州龙差异较大,代表了两者在摄食和运动上不同的生态适应。

  她认为,已灭绝的奇异罗平龙代表了一个原始海生爬行动物家族肿肋龙类中已知最古老的长吻肿肋龙,也是后来的蛇颈龙等海生爬行动物的祖先类型。奇异罗平龙的发现,为学界了解肿肋龙类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奇异罗平龙化石正型标本(上)及其素描图。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图

  奇异罗平龙究竟有何奇异之处?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徐光辉研究员介绍说,这件在罗平发现的蜥蜴状化石残骸(尾部末端缺失)长46.2厘米,估计全长超过半米或可达64厘米,化石标本有一个明显的尖嘴长吻,吻部占到整个头骨长度的约55%,并拥有较大的眼窝和鳍状附肢。它的尖嘴长吻可能是为了帮助抓住猎物并在追逐快速游动的猎物时减少阻力而进化出来。

  尤其特别的是,奇异罗平龙前肢第三指上具有五节指节骨,有利于增加它的桨状肢的柔韧性。这种多指节现象在肿肋龙类尚属首次发现,也是迄今所知多指节型鳍龙类最早出现的化石记录。奇异罗平龙较多的指节骨这一特征,可能有利于脚蹼的屈伸,以应对转向时脚蹼承受的流体力学力量。

奇异罗平龙与其他海生爬行动物系统发育关系。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图

  徐光辉表示,古动物化石常见的有背面、腹面两种保存方式,通俗而言,背面保存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趴着方式,腹面保存是“肚皮朝天”的躺着方式。奇异罗平龙化石属于腹面保存,也是他近年来见到的最精美的腹面保存的肿肋龙科化石。

  此次研究针对腹面保存的奇异罗平龙化石,科研团队运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揭示出奇异罗平龙头骨顶面、围眶骨和荐肋等解剖学特征,并通过分析与食性相关的吻端、舌骨与下颌等长度比值数据,发现肿肋龙类存在吻部逐渐加长而舌骨相对下颌的长度逐渐减小的演化趋势。这说明在肿肋龙类的演化历史中,它们对于小鱼等猎物的侧向抓捕能力在逐步增加,但同时抓捕之后吞食的效率在逐渐减弱。

奇异罗平龙头骨断层扫描及腹面复原图。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图

  三叠纪时期,云南罗平处于浅海环境,该地区发现的中三叠世化石库被称为罗平生物群,并与贵州盘县、兴义和关岭生物群一起,构成国际闻名的“滇黔中-晚三叠世海洋生物王国”。“这里曾经是无脊椎动物、鱼类和各种海生爬行动物的共同家园,是我们了解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绝灭之后海洋生态复苏的重要窗口,同时也留下许多未解之谜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发现和破解。”徐光辉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瑞士卫生专家:中国防疫经验对很多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新华社日内瓦1月5日电(记者陈斌杰 玛蒂娜·福斯)瑞士日内瓦大学全球卫生研究所所长安托万·弗拉奥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近期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是正确的,中国的防疫经验对很多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弗拉奥说,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均采用过中国在防疫初期采...

    时间:01-06
  • 北京多区发布2023年新增中小学学位计划,还将建设多所学校

      北京多区发布2023年新增中小学学位计划,还将建设这些学校  日前,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六次会议通过决议,同意市政府提出的2023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意见。其中包括北京将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持续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新增6000个幼儿托位,规范提升托育机构。  多区发布了2023年新增中小...

    时间:01-06
  • 中国民航局优化调整防控策略 取消客座率限制等管控措施

      中国民航局相关负责人今天(6日)介绍说,今年民航认真落实“二十条”和“新十条”,准确理解和把握“乙类乙管”新阶段疫情防控要求,配套做好民航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不再执行国际客运机组和机场高风险岗位人员隔离管理、国际客运航班固定航空器等要求,取消“五个一”“一国一策”及客座率限制等管控措施...

    时间:01-06
  • 中国民航局:今年力争总体恢复至疫情前75%左右水平

      记者今天从中国民航局了解到,2022年全年,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99.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607.6万吨,恢复至疫情前的46.3%、38.1%、80.7%。  今年,民航将按照安全第一、市场主导、保障先行的原则,在做好运行保障能力评估的基础上,把握好行业恢复发展的节奏,力争完成运输总周转量...

    时间:01-06
  • 中方强调对话协商是解决叙利亚化武问题的唯一出路

      新华社联合国1月5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公使衔参赞孙志强5日在安理会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公开会上发言,强调对话协商是解决叙利亚化武问题的唯一出路。  他说,叙政府和禁化武组织技术秘书处应加强沟通,相向而行,争取早日共同解决未决问题。中方欢迎叙政府同禁化武组织技术秘书处、联合国项目事...

    时间:01-06
  • 不负人民·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联播+|不负人民·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编者按: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近两个小时的讲话中,一百余次提到人民。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

    时间:01-06
  • 中疾控发布中小学生2023寒假健康提示

      中小学生2023寒假健康提示     制作:中国疾控中心健康传播中心  审核: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

    时间:01-06
  • 天宫是怎么炼成的?接续奋斗三十载 空间站蓝图变现实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目前已经在轨工作满一个月,这一个月里,他们完成了物资整理、科学实验等各项工作。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承载着中国航天人的飞天梦,更承载着奔赴星辰大海的航天强国之梦。  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30年,一代代航天人薪火相传,将空间站蓝图变成现实。天宫...

    时间:01-06
  • 习近平同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举行会谈

      1月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土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时间:01-06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陈杰、吴岩为教育部副部长

      中新网1月6日电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陈杰、吴岩为教育部副部长;任命曹晓钟为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任命王祥喜为国家消防救援局第一政治委员,琼色为国家消防救援局局长,徐平为国家消防救援局政治委员。  免去田学军的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职务;免去于新...

    时间:0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