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世乒赛背后的成都 用乒乓小球转动世界大球

2023-01-04 03:19:50

来源:成都商报

  2022年10月9日,第56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在成都圆满落下帷幕。中国队第22次捧起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实现男团十连冠、女团五连冠。

  从2019年4月22日成功获得2022世乒赛承办权以来,1000多个日日夜夜,成都交出了一张简约、精彩、安全、专业、独特的答卷。正如国际乒联主席佩特拉·索林所说,“在这个美丽的球场,你们让所有不可能变得可能。”

  “让所有不可能变得可能”,背后浓缩的是飞抵后提取行李、办结物资通关手续最快仅8分钟的“成都速度”;是专业化赛事技术支持、贴心式闭环服务的“成都温度”;更是场馆训练保障零事故、运动员零投诉、工作团队零感染的“成都担当”。

  国际顶级赛事落地成都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是继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之后,在中国举行的又一项国际顶级赛事,也是2017年成都提出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发展战略以来,举办的影响力最大、规格最高的体育赛事,更是近年来成都成功申办大运会、羽毛球汤尤杯、世界运动会等多项国际赛事后,落地举办的第一项国际顶级大赛。

  2022年10月9日晚,中国选手樊振东、马龙、王楚钦出战,以总比分3-0击败德国队,夺得冠军,续写世乒赛团体赛的十连冠成绩。前一晚,中国女乒在决赛中零封击败日本队,更是以八战全胜的所向披靡,拿下五连冠。

  象征团体冠军的“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合体,成都也第一次以东道主身份,将自己的名字,镌刻进全球共铸的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的历史之中。

  “对于在疫情背景下承办世界大赛的模式,成都世乒赛的创新实践是教科书式的。”实际上,世乒赛的办赛经验和做法,很快就在随后举行的成都马拉松上,得到了充分运用和验证。同时,成都世乒赛防控经验,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闭环管理,以及国家的重要国际性活动提供了有益探索。

  从国际影响力来说,为了确保城市和赛事的双重安全,世乒赛没有面向观众开放,但从国家、省市自上而下一体联动的指挥体系,成都世乒赛组委会的环内环外一体联动机制,国际乒联、中国乒协、成都的一体响应运行,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成都担当,让更多国际体育组织以及广大运动员们感受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温度和担当。

  办赛服务中,成都世乒赛组委会着眼于“人”本逻辑,根据入境代表团情况“一对一”“点对点”配置保障团队,从入境、住宿、餐饮、训练、参赛、出行等方面和赛事运行、生活保障等环节提供了一站式贴心服务。

  不管是从机场的5分钟通关手续办理、5分钟的入住办理,防风挡板设置,以及酒店群设置、文化特色街区打造、巴蜀文化节目策划演艺,极大丰富了环内人员的赛时生活,让原本对疫情政策不理解不认同的国外参赛人员感受成都这座城市的暖心之处,纷纷得到了点赞。

  “无与伦比!”这是国际乒联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丹顿,在亲自见证了以成都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在国内外疫情复杂的严峻形势下,依然安全、创新地举办这场国际顶级赛事后,发自内心的赞美。

  成都世乒赛落幕已经2个多月,在成都市乒校关于成都世乒赛大事记上,仍然保留着从申办世乒赛承办权起,在各个重大节点,与国际乒联、中国乒协、省市体育部门等多方沟通、交流的信息。

  时间回到北京时间2019年4月22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国际乒联年度代表大会上,国际乒联发起了对2022年世乒赛举办地的投票。

  当大屏幕上亮出2022世乒赛承办城市名字——“成都·中国”时,成都市乒校校长陆世义激动得来不及编写信息,直接用手机对准公布结果的大屏幕拍摄了一张照片,第一时间发回了成都。

  世乒赛申办成功,来之不易。陆世义回忆,在成都申办之前,国内先后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苏州五座城市一次性成功申办世乒赛;成都虽有申办、承办国际比赛的经验和能力,以及和国际乒联、中国乒协长期友好合作的基础,但作为第一个申办的西部城市,特别是在国际乒联世乒赛赛制改革后的首次申办,压力巨大。

  “当时的申办,尽管有非常好的基础,心里充满希望,但因有强劲的竞争对手,老实说,在没有最终投票出来的情况下,心里始终没底。”成都市乒校相关负责人说道。经过激烈角逐,成都获得总票数128票中的75票,成功获得承办权。

  绝无仅有的筹办时间

  击掌、拥抱、欢呼,申办成功那一刻,申办团队成员内心无比激动。但他们深知,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如何承办好这次大赛,才是接下来更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按照国际乒联最初的设想,世乒赛的开幕式和淘汰赛在成都新区体育中心举行,在各个区(市)县布局小组赛,实现全市全面联动。”陆世义说,无论是竞赛组织、商业开发、票务,这场国际级体育竞赛将给成都带来巨大影响。

  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本就因国际乒联赛制改革而推后签署的办赛协议,随着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地的持续蔓延,许多大型体育赛事受疫情影响均推迟举办或取消赛事,成都世乒赛的筹备进度更是受到极大影响。

  比赛还能不能办?该怎么办?庆幸的是,2021年,国际乒联重启全球赛事。

  从申办成功后,成都市乒校作为协助成都市体育局承办世乒赛的组织执行单位,一直在与国际乒联、中国乒协保持紧密的联系,积极沟通筹备工作推进情况,包括日常沟通机制的建立,工作机构的搭建等。受疫情影响,东京奥运会延期,直至东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乒协协调国际乒联,正式启动筹备工作。2021年11月成立了前期筹备工作专班,协调推动疫情防控方案制定报批、赛事协议磋商签署、比赛时间确定、入境规模压减、编制经费预算等重大事项。

  “时间紧,任务重。光是比赛时间,都经过三次确定。”成都市乒校相关负责人说,其中最难的与国际乒联等四方共同签署的办赛协议,更是在赛前100多天,才最终完整签署。2022年6月16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复同意举办赛事,明确由中国乒乓球协会、四川省体育局、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以成都大运会为班底的组织机构上,优化组建了“一办七部”的成都世乒赛组委会,正是得益于成都大运会三年多的前期筹备,为成都世乒赛取得良好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州、苏州筹办世乒赛,都是从上一届结束、提前三年多就开始准备了。对于成都来说,提前半年的筹备时间,闻所未闻。”陆世义介绍。

  全力保障“参赛出彩”

  办赛,考验的是成都的综合实力,而作为东道主,成都还肩负着全力保障国家队参赛的重任。在紧张筹备世乒赛工作的同时,市乒校又接到国家队100余人要到成都备战集训的通知。

  2022年8月的成都,本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国家队在成都备战,如果辖区内发生一例感染被封控,训练怎么办?哪怕一名运动员被感染,其他人都是密接需要隔离,比赛还怎么打?大赛在即,一个顶尖运动员停训7天,那怎么可能?”陆世义介绍,无数的可能潜在风险,都需要提前预判、处置,不能有丝毫闪失,通过一周的紧张时刻,顺利迎来了8月15日国家队首批人员的入驻。

  从8月15日到9月29日,为期一个半月的备战集训,除了疫情,还经历了高温、限电、地震等多重严峻考验,最终在各方支持下,顺利完成保障任务。

  按照国际乒联、中国乒协的安排,部分参赛队伍在比赛结束后,还将继续在成都封闭集训。“我们的任务也仍未结束,还需继续投入到赛后隔离训练保障工作中”。10月17日,国家队结束隔离,离开成都启程前往中国澳门,出征冠军赛。“直到最后一名队员离开成都,我们的心才真正放了下来。”市乒校有关负责人说。

  乒乓球运动在成都普及历史悠久。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市民超过300万人,几乎每七个成都人中就有一个是乒乓球爱好者。

  “乒乓球有它的独特魅力,借成都世乒赛的东风,不仅提升了成都的城市影响力、知名度,对成都乒乓球,也一定有重新的认识和定位。”筑巢引凤,成都的乒乓球人才培养也将有更多的机会、选拔培养更多的好苗子,形成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据介绍,下一步,成都将持续借助成都世乒赛的东风,常态化保持与国际乒联、中国乒协的交流合作,争取更多高级别乒乓赛事和国家队集训、国际培训落户成都,力争将成都打造成为国际乒联、中国乒协、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的全球赛训基地。打造培养出成都乒乓、四川乒乓新的领军人物。将继续传承“国球”文化,深挖乒乓球项目市场潜力,让乒乓球运动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市民,以“国球”力量加速推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摄影记者 王勤 刘海韵 陶轲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世界冠军!她才11岁

    这个女孩叫王子今11岁她是世界冠军还保持着一项世界纪录这,一点都没有夸张美国当地时间2022年12月10日在斯巴达勇士儿童赛世锦赛上代表中国参赛的王子今在9至11岁女子组比赛中最后时刻逆转获得冠军这是中国小勇士首次在该项赛事中夺冠↓斯巴达勇士赛是什么?简单来说这是一项主题障碍越野跑运动借鉴了古斯巴达人军...

    时间:01-04
  • 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再创新低 为10年来最低水平

      今天(4日)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对外发布:在2021年实现空气质量里程碑式突破的基础上,2022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年均浓度继续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为10年来最低水平,继续保持历史同期最优、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最优的“双优”成绩。 ...

    时间:01-04
  • 【光明网评】“五个一百”凝聚奋进力量

      作者:麦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由中央网信办主办,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承办,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环球网协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和电子科技大学提供支持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于2022年12月31日正式拉开帷幕。  2022年是值得铭...

    时间:01-04
  •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任理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把老一辈革...

    时间:01-04
  • 求是网评论员: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小环境筑牢疫情防控社会大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在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之际,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小环境筑牢疫情...

    时间:01-04
  • 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

      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人民观点)  ——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④  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优化供给和扩大内需,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努力实现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  供给和需求有机结合点就是经济的增长点,抓住了、做好了,既能提...

    时间:01-04
  • 元旦假期消费市场盘点:人气渐旺,暖意渐浓

      大街小巷烟火气升腾,餐饮旅游消费回暖,电影市场加快复苏……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各地各部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消费市场人气渐旺,暖意渐浓。  餐饮:烟火气回归,线上线下“双主场”发力  这个元旦假期,许多餐饮从业者找回了久违的忙碌。  位于山东济南大观园景区的城南往事客流量猛增...

    时间:01-04
  • 中国经济新亮点|点击四大关键词,看中国铁路发展画卷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题:点击四大关键词,看中国铁路发展画卷  新华社记者樊曦  1月3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召开工作会议。新年日历上,中国铁路新的发展画卷已然铺展。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铁路过去成绩如何?今后将如何续写发展故事,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

    时间:01-04
  • 我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100% 超过3/4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100%(新数据 新看点)   超过3/4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本报北京1月3日电 (记者吴丹)根据教育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中小学(含教学点)已全部接入互联网,超过3/4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条件全面升级。  据介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形成了数字化基础...

    时间:01-04
  • 教育部部署2023年寒假校外培训治理工作

      记者1月3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做好寒假校外培训治理工作。通知强调各地要严肃查处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持续强化非学科类培训监管。  通知要求,各地要深化治理,严肃查处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在寒假期间对违规培训多发的商务楼宇、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进行排查...

    时间:01-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