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2023年度国考即将开考,这些事项考生要了解!

2023-01-04 00:06: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4日电(刘欢)延期举行的2023国考将于1月7日至8日开考。考生可于3日0:00至8日15:00期间登录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打印准考证。考前,多地就保证考试秩序、疫情防控等发布提醒。

  报名人数

  近260万人通过资格审查,录用比约70:1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消息,2023年度国考招录计划招录3.71万人。

  从职位分布看,招录职位主要集中在税务、消防、海关、铁路公安等系统。

  从招录规模看,本次国考招考相比2022年计划招录人数增加了18.7%,这也是国考招录连续第四年扩招。

  本次国考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25日至11月3日。在为期10天的网上报名结束后,本次国考共有259.77万人通过用人单位资格审查,相比去年增加了50万人,同比增长25%,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70:1。

资料图:公务员考试考场外,工作人员核验考生信息。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最热岗位

  竞争比近6000:1

  本次国考报名期间,竞争最热门的岗位是青海省税务局曲麻莱县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三)”一职。

  这一职位属于“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学历要求为大专及以上,专业要求数学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等学科,对报考者服务基层项目工作经历和基层工作最低年限无限制,仅招录1人。

  截至2022年11月3日下午5时30分,该职位报名审查通过人数已达5872人,报名待审查人数达892人。

  专家分析,每年这些炙手可热的职位都是偶然出现的,但是,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特征。

  “这些岗位大都限制条件少,比如不限专业、学历、基层工作年限等,报名门槛较低,报名条件越宽松,报的人就越多。还有一部分考生以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只是希望可以报名过审,参加考试。”华图教育研究院专家刘有珍此前对媒体分析。

  招录政策

  2.5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

  本次国考招录对于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说依然有诸多利好,招录政策继续向应届毕业生倾斜。

  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的消息,2023国考设置2.5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一规模占总招录计划的近七成。

  在基层导向方面,本次招考有近2.8万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机关职位结合实际采取了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等措施降低进入门槛,进一步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

  “近年来,公务员招录一直给予应届生倾斜政策,当代大学生应珍惜国家给予应届生招录特殊倾斜的机会,勇于到艰苦边远的基层去接受锻炼。”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钱玉英对中新网说。

资料图:考生参加国考笔试。 中新社发 苏阳 摄

  笔试内容分3类

  分类分级考试促进人岗适配

  2023国考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公共科目笔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级机关特点分为3类:

  对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理论思维、综合分析等方面能力,对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贯彻执行、基层工作等方面能力,对行政执法类职位突出测评依法办事、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力。

  面试内容注重反映招录机关和招考职位的工作内容、性质、特点,将有10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50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

  刘有珍表示,近年来国考招录人岗匹配度提升,职位对学历、专业、工作经历等要求比较具体。“这让考生能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更匹配的职位。”

  考前要注意:

  多地就考试秩序和疫情防控发布提醒

  目前,江苏、河南、浙江等多地已发布国考疫情防控提醒。考生除了要准备好身份证、准考证及文具,还需要持续关注笔试地点所在省市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多准备一些防疫用品。

  如天津、河南等地要求考生佩戴N95口罩。江苏则提出请考生自备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吸阀N95口罩,并提倡佩戴无呼吸阀N95口罩加强防护。

  各地对于考生到达考点时间要求也有不同。如黑龙江要求考生提前60分钟到达考点,而青海考区要求考试当日考生应在开考前90分钟到达考点,预留足够时间配合考点工作人员进行入场查验。(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再创新低 为10年来最低水平

      今天(4日)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对外发布:在2021年实现空气质量里程碑式突破的基础上,2022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年均浓度继续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为10年来最低水平,继续保持历史同期最优、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最优的“双优”成绩。 ...

    时间:01-04
  • 【光明网评】“五个一百”凝聚奋进力量

      作者:麦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由中央网信办主办,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承办,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环球网协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和电子科技大学提供支持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于2022年12月31日正式拉开帷幕。  2022年是值得铭...

    时间:01-04
  •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任理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把老一辈革...

    时间:01-04
  • 求是网评论员: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小环境筑牢疫情防控社会大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在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之际,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小环境筑牢疫情...

    时间:01-04
  • 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

      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人民观点)  ——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④  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优化供给和扩大内需,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努力实现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  供给和需求有机结合点就是经济的增长点,抓住了、做好了,既能提...

    时间:01-04
  • 元旦假期消费市场盘点:人气渐旺,暖意渐浓

      大街小巷烟火气升腾,餐饮旅游消费回暖,电影市场加快复苏……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各地各部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消费市场人气渐旺,暖意渐浓。  餐饮:烟火气回归,线上线下“双主场”发力  这个元旦假期,许多餐饮从业者找回了久违的忙碌。  位于山东济南大观园景区的城南往事客流量猛增...

    时间:01-04
  • 中国经济新亮点|点击四大关键词,看中国铁路发展画卷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题:点击四大关键词,看中国铁路发展画卷  新华社记者樊曦  1月3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召开工作会议。新年日历上,中国铁路新的发展画卷已然铺展。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铁路过去成绩如何?今后将如何续写发展故事,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

    时间:01-04
  • 我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100% 超过3/4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100%(新数据 新看点)   超过3/4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本报北京1月3日电 (记者吴丹)根据教育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中小学(含教学点)已全部接入互联网,超过3/4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条件全面升级。  据介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形成了数字化基础...

    时间:01-04
  • 教育部部署2023年寒假校外培训治理工作

      记者1月3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做好寒假校外培训治理工作。通知强调各地要严肃查处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持续强化非学科类培训监管。  通知要求,各地要深化治理,严肃查处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在寒假期间对违规培训多发的商务楼宇、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进行排查...

    时间:01-04
  • 市场渐活跃 消费正复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元旦假期,多项数据显示,我国消费活跃度正持续提升,消费市场复苏向好。  假期里,多地重点商圈、购物中心迎来客流回归,北京全市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35.3亿元。上海主要商业综合体客流量环比增长82%,假期前两天,线下和线上消费额分...

    时间:01-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