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焦点访谈|十年贺词 点赞人民——心系困难群众

2023-01-03 10:06:2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从2013年开始,每年的最后一天,习近平主席都会向全国人民发表新年贺词,回望这一年的不凡,展望新一年的征程。十年新年贺词,具体内容每年都不一样,但“人民”二字始终是中心。跨年之际,习主席的贺词里有民生冷暖,有万家灯火,也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对困难群众的惦念,有为乡亲们鼓劲,也有对大家的祝愿。今天开始,《焦点访谈》将推出系列节目,梳理习近平主席十年贺词中关心的那些人、那些群体,看看他们的变化。

  十年来,人民永远是贺词中的主角。人民当中,习近平主席最挂念的,还是那些困难群众。2015年年末,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他又一次提到了农村贫困人口。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六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

  此时的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时刻。

  四川大凉山深处的悬崖村是当时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垂直悬挂在绝壁上的藤梯,曾是这里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行路难,求学难,求医难,致富更难。想修路,却因为耗资巨大难以实现,村民们对未来的日子并没有什么期待。

  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既是总书记的要求,又是中国共产党的承诺。一诺千金。2016年1月,在村民的半信半疑中,州、县、乡三级扶贫干部进驻到了村里。

  年轻的干部们在村里扎了下来,说服村民们办养羊合作社,种脐橙、青花椒、油橄榄。

  脱贫攻坚,越向纵深推进,越是艰难。事虽难,做则必成。扶贫干部们凭着一股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儿,誓要攻克这些贫困堡垒。2016年年底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为他们鼓劲点赞,指出:“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们辛苦了,我向同志们致敬。”

  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对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干部是莫大的鼓舞。2017年,州、县两级财政筹集100万元为悬崖村修建起了钢梯。200多天时间里,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和施工队一起,硬是将重120多吨的6000多根钢管,一根根背上悬崖,搭建起一条2556级的牢固天梯。

  很快,村里通上了电、水,有了网络信号,和外界连接的大门被打开,村子成为网红村。仅2019年,来爬钢梯的游客就接近10万人。2014年,村里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还不到2000元,2019年已超过6000元。而到了2020年,贫困户迎来了更大的喜事儿。

  2020年5月,作为四川省最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一部分,悬崖村84户贫困户搬进了县里的新楼房。如今,政府将村子和周围自然景观合并打造成了天空之谷旅游风景区,村民们还会常常回到村子,做旅游、种油橄榄、种脐橙、搞养殖。

  2020年5月,悬崖村脱贫。2020年11月,凉山州整体脱贫。2013年—2020年,全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胜利属于人民,也属于那些为脱贫攻坚不懈努力的人们。多少奋斗、多少跋涉,才换来这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名乡镇干部、数百万名村干部,奋战在扶贫一线,先后有1800多人牺牲在扶贫岗位上。

  热血与青春、跋涉与牺牲,他们奋斗过的这片土地和生活在此的人们,终会永远铭记。

  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等民生问题,一直是习近平主席的心中牵挂。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民生工作还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

  在沈阳牡丹社区老居民唐正元的照片记录中,生活的改变是从2019年开始的。沈阳牡丹社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楼体没有保温层,冬天室内温度不达标,小区内到处私搭乱建,电线满天飞,居民没有能活动的场所,道路也拥挤狭窄、坑洼不平。居住环境差,居民们始终找不到解决的途径。

  老旧小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痛点,也是改造的难点。经过多地试点后,2019年,国家开始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牡丹社区被纳入了改造范围。此后,小区就开始了不断地优化。

  十年来,我国累计开工改造城市老旧小区16.3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800万户。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

  幼有所学,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这是人民的期盼,也是党和政府的使命。

  糖尿病患者张晓晟发现,2022年,自己的药费支出少了很多。司美格鲁肽是治疗糖尿病的一款创新药,一周一针,2022年1月1日纳入了新版国家医保目录,降价幅度超过50%。对于张晓晟来说,药费压力大大减轻。张晓晟的母亲身患癌症,因为药物进入了医保,一年的化疗费用比之前预想的少了三分之二。

  原本昂贵的药大幅降价进入医保目录,得益于从2017年开始的国家医保谈判。许伟作为谈判专家参与了最早的三届谈判,谈判场上分毫必争的砍价,让他记忆犹新。

  浙江省医疗保障事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许伟:可能节省的看着是一分钱,但是一亿老百姓(糖尿病患者)每天用一颗,365天算的话,这个数量级可能就是几千万甚至几个亿了。

  看似锱铢必较,确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医保争取利益。医保谈判几年来,从需求最多的常用药到重点人群的必备药被逐渐纳入医保目录,越来越多的人群被覆盖,从中受益。更令人振奋的是,一些罕见病的救命药,在谈判的努力下,降价幅度超过90%。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从大多数人到小群体都不被放弃,这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

  2018年—2021年,通过谈判,累计有250种药品新增进入医保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仅2021年,累计为患者减负近1500亿元。

  习主席曾经在二〇一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越来越好,但我们时刻都要想着那些生活中还有难处的群众。”把老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是共产党人的共同心愿。回顾2022,我们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采取减税降费等系列措施为企业纾难解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新一年里,我们也要继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制片人丨黄洁

  主编丨刘宁 喻晓轩

  编辑丨刘晓晨 郑蓉 赵园 李承泽

  摄像丨严逸伦 王晓亮 刘纵雷

  策划丨崔辛雨

  责编丨刘小萍 陈忠元

  剪辑丨郑昱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总书记的2022·年度瞬间”之五:一起向未来

      新华网记者 李洁琼  设计 程媛媛  【学习进行时】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心怀人民、夙夜在公,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2,已经画上圆满句号。  2023,新的一年正在徐徐展开。  新华社《学习进行时...

    时间:01-03
  • 在强军伟业征程上昂扬奋进——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在全军部队引发强烈反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在全军部队引发强烈反响。广大官兵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目标指引方向,旗帜凝聚力量。2022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

    时间:01-03
  • “习近平总书记的2022·年度瞬间”之四: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

      新华网记者 金佳绪  设计 程媛媛  【学习进行时】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心怀人民、夙夜在公,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2,已经画上圆满句号。  2023,新的一年正在徐徐展开。  新华社《学习进行时...

    时间:01-03
  • 新年贺词里的人民情怀

      微视频|新年贺词里的人民情怀  2022年12月3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习近平主席已经连续十年发表新年贺词。辞旧迎新之际,习主席总是牵挂着人民,他为人民点赞,给大伙鼓劲,每每聆听,总让我们倍感温暖、满怀豪情。  总策划:袁炳忠  策划:孙承斌  ...

    时间:01-03
  • 驻美国大使秦刚向全美各界道别

      秦刚大使向全美各界道别  当地时间1月2日,秦刚大使通过社交媒体向美国各界人士道别,全文如下:  我即将结束中国驻美大使任期。前年到任时,中美关系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到任以来,我认真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努力做中美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致力于探索中美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在此期间,我本人和驻美使...

    时间:01-03
  • 中国与南非建交25周年——中南互利合作“一加一大于二”

      2023年1月1日是中国与南非建立外交关系25周年纪念日。25年来,中南友好关系不断深入,团结协作更加紧密,经贸合作广结硕果,人文合作异彩纷呈,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朝更高质量、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发展成为中国同非洲乃至发展中国家间最重要和最具活力的双边关系之一。  20世纪90年代南非废除...

    时间:01-03
  • 为中小农户进入大市场提供保障

      试点品种不断增加,覆盖地区持续拓宽,“保险+期货”——   为中小农户进入大市场提供保障(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近年来,“保险+期货”对涉农品种的支持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保障成效更加显著,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随着涉农主体的参保积极性不断增强,“保险+期货”还需进一步创新,拓展服务农业...

    时间:01-03
  • 马来西亚将受益于更加繁荣的中国——访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

      新华社吉隆坡1月2日电 专访:马来西亚将受益于更加繁荣的中国——访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  新华社记者汪艺 毛鹏飞2022年12月28日,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在吉隆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日前在吉隆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希望中国继续快速发展,...

    时间:01-03
  • 共促中阿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第十三届中国(阿联酋)贸易博览会在迪拜举行   共促中阿经贸合作走深走实(国际视点)  核心阅读  最近落幕的中国(阿联酋)贸易博览会,是2020年以来在迪拜线下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中国商品博览会。众多中国企业在政府组织下包机参展,积极展示优质产品、探寻合作机遇,为进一步推动外贸拓市场、稳增...

    时间:01-03
  • 聆听新年贺词 逐梦2023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从这份贺词中,人们读出了新时代中国的磅礴力量。  2022年,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坚韧不拔、携手同行。2023年,在满心的期待中,无数个“小”我将奋斗融入新时代的“大”我中,必将成就夺目的未来。  总策划:袁炳忠  ...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