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挖掘合作潜力 福建漳州推进中菲“两国双园”建设

2023-01-02 17:14: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漳州1月2日电 (记者 张金川)福建省漳州市政协主席吴文团2日表示,要积极探索优化疫情防控下拓展对外交往的方式,加强与港澳委员、侨亲侨胞、海外青年的联络联谊,筑牢友好根基,挖掘合作潜力,为建设中菲“两国双园”、融入“一带一路”赋能蓄势、拓展空间。

  当天上午,漳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吴文团代表十四届漳州市政协常委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他指出,过去一年,漳州市政协增进同海外漳籍华侨华人交流交往,及时传递乡音乡讯和关爱关怀;协助组织菲律宾等11个国家、28位闽籍海外侨领考察漳州,助推中菲“两国双园”建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月2日上午,漳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 张金川 摄

  2021年,漳州市提出建设中国(福建·漳州)——菲律宾“两国双园”(简称中菲“两国双园”)项目,于去年8月启动。根据自身功能定位和区位条件,漳州市规划在泛东山湾、厦门湾南岸建设东山水果、水产、肉类加工产业园区,诏安进口活牛深加工产业园区,常山中菲产业深度对接园区等五个中方园区。

  漳州市政协港澳地区特邀委员、香港漳州同乡总会副会长郑旭光在书面发言中指出,应发挥海外华侨华人优势和纽带作用,构建华侨华人民间经济力量推动国家层面合作的典范,助力中菲“两国双园”建设稳步推进。

  郑旭光称,漳州市在菲律宾的华侨华人实力还在集聚中,建议广泛吸纳包括泉州、晋江等非漳州籍贯的菲律宾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乃至全球华侨华人投身中菲“两国双园”建设。

  “用好RCEP规则,系统研究菲律宾投资政策。”郑旭光认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的相关条款,如贸易便利化条款,将极大提高通关和物流效率,提升区域消费市场潜力,推动供应链与资源优化。

  郑旭光建言,充分吸取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双园”、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园区的发展经验,少走弯路,稳步推进;“同时充分挖掘乡情乡谊资源,打亲情牌,兼顾商业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菲律宾是‘一带一路’重要沿线国家,与漳州经贸合作历史悠久、交流频繁、发展态势良好。”漳州市政协常委、民盟漳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林连峰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漳州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和福建重要侨乡,与菲律宾渊源深厚,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的祖地就在漳州。

  林连峰称,如今,旅菲漳州籍侨胞人数众多,漳州与菲律宾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人文交流稳步推进,“建议扩大合作领域,丰富中菲‘两国双园’项目内涵”。

  “漳州市与菲律宾的海洋资源都很丰富,可将在漳州市东山县举办的中国企业家帆船赛纳入中菲‘两国双园’项目。”林连峰认为,通过联合办赛、轮流办赛等方式,以赛事活动增进两国企业家的交流。

  林连峰还建言,可以在中菲“两国双园”项目中增加华侨文化广场,宣传华侨事迹,凝聚华侨力量,推动以侨引侨,共享发展机遇;筹办菲律宾进口博览会和承办中菲合作论坛,打造中菲合作品牌。(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恢复开放

    原标题: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恢复开放2023年1月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恢复开放,观众需提前1-10天通过军博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实名预约参观。杜建坡摄(人民图片网)原标题: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恢复开放...

    时间:01-03
  • 中欧班列(郑州)新年首趟班列开行

    原标题:河南:中欧班列(郑州)新年首趟班列顺利开行1月1日,2023年新年首趟中欧班列(郑州)X8069次列车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圃田车站开出,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奔向万里之外的德国汉堡。该趟班列编组55辆,主要装载有太阳能光伏组件、汽车配件、炭钢管件等货物。栗璋鹏摄(人民图片网)原标题:河南:中欧班列(郑州)新年首趟班列...

    时间:01-03
  • 我国慕课学习人次达九点七九亿(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1月2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截至去年11月,我国慕课数量已经达到6.2万门,注册用户4.02亿,学习人次达9.79亿,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认定3.52亿人次,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以慕课为牵引,深入开展在线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高等教育数字化进入新阶段,高等...

    时间:01-03
  • 元旦假期消费回暖 景区商圈人气旺!

    原标题:景区商圈人气旺!元旦假期消费回暖复苏明显元旦假期,各地推出了各种特色活动和消费举措,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景区、商圈、餐饮业的人气逐渐恢复,带动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元旦假期国内游客出游5271.34万人次元旦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期间,全国国...

    时间:01-03
  • 三星堆重大成果!它还没有名字

    经历了三千年的“离别”两件“国宝”终于再度相拥它们还不是来自一个“坑”……记者2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学家利用数字三维模型技术实现了三星堆3号“祭祀坑”铜顶尊跪坐人像与8号“祭祀坑”神兽的成功拼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介绍这两件文物都是从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

    时间:01-03
  • “蓝兔子”好不好看,不妨交给时间去评判

      据2022年12月29日《成都商报》报道,兔年春节将至,近日在一张标价为1.20元的邮票上,一只蓝身红眼的兔子引发网友热议。该枚邮票系中国邮政定于2023年1月5日发行的《癸卯年》特种邮票之一,由著名艺术大师黄永玉执笔绘制,其图稿在2022年9月8日就已正式对外发布。  生肖邮票既能传承传统生肖文化,又具有...

    时间:01-03
  • 我科研人员在二氧化碳还原领域取得新突破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景阳 通讯员胡红波)近日,记者从内蒙古科技厅获悉,内蒙古大学科研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在探索新型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能源类期刊《先进能源材料》。  在“碳中和”的国际大背景下,设计具有高活性和选择性的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具...

    时间:01-03
  • 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浮体总装

      科技日报北京1月2日电 (记者操秀英)记者1月2日从中国海油获悉,由中国海油投资建造的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海油工程青岛场地完成浮体总装,标志着全球首座水深超100米、离岸距离超100公里的“双百”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海油观澜号”平台由3个边立柱和1个中心...

    时间:01-03
  • 在月球熔岩管内建造基地最新研究提供可行性方案

      【天闻频道】  ◎本报记者 雍 黎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透露,我国将在2028年左右建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这一消息让不少网友激动不已。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重庆大学获悉,《空间科学与技术(英文)》期刊刊发了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

    时间:01-03
  • 第十八届文博会闭幕 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本报记者 刘传书  1月2日,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闭幕。本届文博会率先探索疫情防控措施重大调整后举办大型展会的有效途径,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作出积极贡献,受到广大参展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办展形式和展会规模再次实现突破  主办方介绍,本届文...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