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新年特稿丨力量源于团结!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2023-01-01 15:24:2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铿锵的话语、殷切的关怀、深情的祝福,点燃了亿万人民的奋斗激情,激励大家更加团结一心,开拓进取。

  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曾多次提到“团结”。比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团结一心,集思广益用好机遇,众志成城应对挑战,立行立改破解难题,奋发有为进行创新。再比如,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才能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说到团结,人们很容易想到这句话:“一块坚硬的钢铁”。

  2022年10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2021年2月20日,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实践证明,只要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

  2021年11月11日,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这次全会《决议》特别强调了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就是要求全党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

  “一块坚硬的钢铁”,形象而又深刻地诠释了团结的真谛,也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决心。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一百余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稳经济、促发展,还是战贫困、建小康,无论控疫情、抗大灾,还是应变局、化危机,这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最终被逐一攻克,就在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力量源于团结,这正是团结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新时代十年三件大事时也明确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20世纪40年代,《团结就是力量》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北庄村唱响。数十年过去了,这首歌越发脍炙人口,日益深入人心。这首歌,唱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唱出了中国人团结奋斗的精神追求,也唱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

  过去,全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打败了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如今,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未来,我们仍需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统计显示,党的二十大报告20多次提到“团结”。从大会主题,到从现在起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再到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团结”二字贯穿始终。

  “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善于在总结历史中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是我们党的成功经验。”我们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这个拥有九千六百多万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团结统一。

  我们要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

  我们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履行职能。

  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我们要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

  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

  “齐众心、汇众力、聚众智,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中国人民就能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冰墩墩“变装”兔墩墩归来 设计师揭秘雪容融为何“缺席”

      冰墩墩变身兔墩墩!去年12月28日,北京2022冰墩墩兔年特别版系列新品正式发布,该系列新品包含毛绒玩具、徽章、钥匙扣、创意摆件四大品类,既是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的庆祝,也包含了对兔年的祝福。2023年来临之际,扬子晚报记者专访了“兔墩墩”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听她...

    时间:01-02
  • 新时代年轮:2022中国科技风云录

      2022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第十个年头。  这一年,中国科技创新事业继续收获丰硕成果,不仅保持在气象观测、天文观测等领域的发展特色,发射先进的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而且延续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势头,开展了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总计100小时的验证飞行、有条不紊推进空...

    时间:01-02
  • 我们在战位迎接2023

    1月1日,驻守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的北极哨所官兵巡逻在黑龙江界江边防线。2023年的第一天,从高山海岛到塞北边陲,从东海之滨到高原大漠,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坚守战位,卫祖国和平、护人民平安,以军人特有的方式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新华社发(董奇摄)1月1日,正在藏北高原无人区驻训的新疆军区某红军团在雪山脚下组织官兵使用无...

    时间:01-02
  • 辞旧迎新 看各地跨年之夜

    辞旧迎新之际,全国各地民众通过观赏灯光秀、烟花表演等方式,庆祝2023年的到来。2023年1月1日凌晨,在北京首钢园跨年之夜灯光秀现场,许多市民流连忘返。李文明摄(人民图片网)2022年12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举行大型音乐焰火秀活动,市民和游客在喜庆欢乐的气氛中迎接新年到来。王正摄(人民图片网)2022年12月...

    时间:01-02
  • 哈尔滨18米高大雪人亮相松花江边

    2022年12月31日,哈尔滨,18米高大雪人亮相松花江边。大雪人设计总长13米、宽10米、高18米,计划用雪量2000立方米。雪人围着红白条的围巾,手拿一串糖葫芦,造型可爱,憨态可掬。图片作者:闫忠诚/视觉中国...

    时间:01-02
  • 1月2日新闻早报

    ...

    时间:01-02
  • 过去这一年,那些难忘的健康记忆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健康的表述引发各界关注、新冠病毒感染将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17部门印发意见要求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回望过去一年,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那些与健康有关的事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2022年的健康记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社会各界、...

    时间:01-02
  • 面对感染高峰如何守护百姓生命安全?专访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将于2023年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调整后,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疫情防控的工作重...

    时间:01-02
  • 未来一周全国大部地区普遍升温6~10℃

    原标题:春天?冬天?坐稳了!气温要起飞了!新年就要有新气象最近的天气应景了接下来气温走向将从过去10天的这样↓变成这样的未来10天↓朋友们这就是气温要起飞的节奏啊之前跟大家说的这股跨年冷空气实力比较弱,今天给北方降了温,明天对南方就是意思一下,降温不会太多, 雨雪也不大,就洒洒水,湿润下空气。意思一下的降温↓...

    时间:01-02
  • 启航2023!这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

      随着新年的到来,我们踏上新的征程。在岁末年初的重要节点,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年产量创新高  截至2022年12月31日22时,我国最大油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全年生产油气当量突破6500万吨,达到6501.55万吨,创造了国内油气田年产油气最高纪...

    时间:01-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