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山东立法保护齐长城 800余名“卫士”护长城安宁

2023-01-01 10:3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1月1日电 (记者 赵晓)元旦清晨,寒意袭人,吃过早饭,年近花甲的李德亮像往常一样出发到齐长城的重要关隘穆陵关巡护。他每天至少要巡护两个小时,查看遗址有无遭受自然或人为损坏。

  据史料记载,齐长城遗址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绵延山东7市、17县(区),总长度641.32公里,是中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年代最早的长城文化遗产。

媒体记者探访齐长城遗址。 李明芮 摄

  《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齐长城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文物等部门可以通过设置齐长城巡护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对齐长城的巡查、看护。

  当下,在山东齐长城遗址沿线,活跃着800余位像李德亮一样的巡护员,守护长城安宁。

  “我从小在齐长城边长大,经常听老人讲长城的传说和故事,对家门口的这段城墙有很深的感情。”李德亮说,2022年3月,他正式加入齐长城巡护队伍,几乎每天都要到城墙附近巡护一趟,及时拍照记录遗址状态,并上传工作群。偶尔遇到外地游客,他还会主动介绍齐长城的历史故事。

  李德亮告诉记者,当地文旅部门每年都要对齐长城沿线村落,开展喇叭、横幅标语等形式宣传,严禁发生损坏齐长城遗址的行为。“过去很多人不了解齐长城遗址的历史和价值,经常有人到上面放牛放羊,现在大家都非常自觉,耕种、放牧都主动避开这块地方。”

  家住日照市莒县东莞镇北山村的孙欣军从2020年开始巡护齐长城,在寒冬时节骑电动车往返,手脚经常冻得不听使唤。“靠近齐长城的路段崎岖,只能停下车步行巡护,我常常一边走一边随手清理杂草,捡拾垃圾。”尽管孙欣军巡护的城墙仅有三四百米,但对他来说,这里的每寸土、每块砖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不能有任何闪失。

  据了解,齐长城遗址(莒县段)总体保存较好,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为加大对齐长城保护力度,当地融合人防和技防措施,先后安装红外激光摄像机、视频监控摄像机并配备无人机等,提升科学化管护水平。

  “《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细化了齐长城保护的各项措施,更具精准性和可操作性。”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守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山东不仅将长城保护员纳入公益性岗位,设置860个齐长城巡护公益性岗位,确保每1公里至少有1名保护员负责巡查,还创新实行“红黄绿”段安全风险评估,对齐长城260个点段实施分级保护管理,严管“红段”、紧盯“黄段”、不放松“绿段”,将文物保护落到实处。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树娥表示,山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齐长城保护工作,《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构建齐长城科学保护、有效利用的新格局,传承弘扬长城精神文化内涵,促进齐长城遗址活起来,为建好用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提供坚实保障。(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话天宫空间站的中国贡献

      央视网消息:2022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又恰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随着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任务的全面完成,中国人流传千年的“天宫”梦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三十而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启了探索浩瀚宇宙的新征程。  今天(12月31日)开始,新闻频道推出《两总话天宫》系列节...

    时间:01-01
  • 新闻特写:巅峰使命 青春的攀登

      奋楫新征程丨新闻特写:巅峰使命 青春的攀登  “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  刚刚过去这一年,有太多年轻人的故事感动着我们。  中国航母研发团队的平均年龄是36岁;  北斗卫星团队的平均年龄31岁;  大飞机C919的测试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 ...

    时间:01-01
  • 习近平致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的贺信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习近平致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的贺信  值此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我向报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祝贺!  40年来,经济日报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解读经济政策、报道经济成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经济日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创新...

    时间:01-01
  • 新华网评: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近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保障农民的收益摆在突出位置,彰显人民立场。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这几年,种粮补...

    时间:01-01
  • 习近平致信祝贺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

      习近平致信祝贺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强调  创新经济报道理念和方式  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在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报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祝贺。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40年来,经济日报围绕党和国家中心...

    时间:01-01
  • 2022年中国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

      中新社北京1月1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1日表示,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化之年。这一年,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中共中央明确在5年过渡期内保持政策总...

    时间:01-01
  • 《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新华社南京1月1日电(记者沈汝发)禁止在长江干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污染长江流域环境、破坏长江流域生态应当承担相应侵权责任……自1月1日起,《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南京市长江岸线总长280.82公里,是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维护良好生态...

    时间:01-01
  •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发布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

      近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气象局、能源局、林草局等部门单位召开会商会,对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  经综合分析,1月份将有3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东北及新疆等地低温雨雪灾害风险较高;西南和江南等地干旱可能发展加强;江南、华南、西南等部分地区森...

    时间:01-01
  • 二〇二三新年贺词,习近平勾勒“明天的中国”

      (近观中国)二〇二三新年贺词,习近平勾勒“明天的中国”  中新社北京1月1日电 题:二〇二三新年贺词,习近平勾勒“明天的中国”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梁晓辉  新年的钟声敲响,人们在回望中走向未来。这一特殊的时刻,对过去的告别与对未来的期待交织,给予每个人前行的力量,于个人如此,于国家亦是如此...

    时间:01-01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月1日起实施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今起实施 一文读懂→2023年1月1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正式实施哪些人可以申请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如何办理?如何就医?就医前未完成备案的,还能享受吗?......一文了解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哪些人可以申请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或跨省临...

    时间:01-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