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难忘2022,期待2023

2022-12-30 05:59:3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距离新年还有2天,我们马上要跟2022年说再见了。回望这一年,有不舍,有难忘,有激动,更有自豪。

  “2022,是怎样一段时光”“2022有你们多幸运”“2022最治愈你的是哪一刻”……连日来,大量有关“2022年”的话题,在新媒体上引发关注。

  温 暖

  “2022,于你我,是一段怎样的时光?有平凡日子的欢喜,有触动心灵的感动,有美好瞬间的浪漫,有孜孜不懈的拼搏。在充满变化的时光中,我们盼望一切如常的安稳,可也深知,守护这份如常,并不寻常……”

  近日,人民日报公众号推出题为《2022,是怎样一段时光?》的短视频。视频用深情旁白,串起2022年一系列动人瞬间。这些瞬间里,有路边孩童的开心,有慈祥老人的欢笑,有亮出党徽拒收游客感谢费的新疆牧民大叔在天安门圆梦后的热泪,有北京冬奥会的精彩开幕,有“背篓少年”走出深山追寻网球梦的自信坚定,有快递小哥运送包裹的奔跑脚步,有重庆小伙骑摩托运送救火物资的感人场面……视频旁白说,“我们相信,恒常的时间,总会客观地给出真实的答案,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只管步履不停,奔跑向前……”人民日报微博推出的《这一年,你是不是也曾被某一瞬间治愈过?》短视频,同样关注到2022年的大量暖心场面。

  央广网公众号刊发的《2022,谢谢你,温暖我》报道说,当即将和这一年说再见,回望中,我们看见总有人在默默守护、无畏前行。总有人用拼搏和坚韧撒播光芒。他们的底色是平凡,却因奉献而不凡!2022,谢谢你,温暖我。这条报道用视频回顾了“幼童不慎从6楼坠落,路人扔下手机徒手接娃”“女子飞身救下2岁小孩,自己失去左臂”“2岁幼童挂4楼窗外,邻居飞檐走壁,徒手攀楼托举”“泸定地震,水电站当班员工坚守岗位,一段录音记录下地震瞬间的生死抉择”“00后大学生每天背50公斤消杀设备走上万步,支援抗疫半个月瘦6斤”等动人瞬间。

  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2022感动常在丨生活的温柔,给人前行的力量》长图报道。报道用“温暖人心”主题画展的方式,选取了10个瞬间,回顾2022年的感人时刻。

  这些时刻里,有“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4月16日下午,圆满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平“摘星”归来,第一时间把承诺的“星星”送给女儿。

  有“送考第12年”——6月7日一大早,云南丽江华坪中学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护送高三学生参加高考。她手里拿着喇叭,不断叮嘱着即将进入考场的考生们。这是她坚持送考、陪考的第12年。

  还有“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毕业季,中国科学院大学一张特殊的毕业照刷屏,照片是三名学生簇拥着老师,背后是即将成熟的麦田。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他们把毕业回忆留在了麦田。校长说,“学生们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还有 “老爸,看见了吗?”——“老爸,看见了吗?”“看见了!”7月10日,天安门广场上,张白鸽扛起养父看升旗。此次来北京,父亲陪女儿看病,无意间向女儿提及想看升旗,张白鸽决定实现父亲的梦想……

  “很多瞬间,光是遇见就已足够美好。”不少网友说。

  共 享

  “这一年,‘一带一路’上留下了许多民心相通的故事,和一个个共商共建共享的难忘时刻。”日前,国资小新公众号对“国企足迹”进行2022年度盘点,其中一篇关注“2022年,中央企业在海外留下了哪些精彩瞬间”。

  文章引述大量案例指出,2022年中央企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度融入开放包容的发展浪潮,全方位多渠道推进国际合作交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注入中国力量。千家万户享受中国制造,体验中国速度、中国智慧,感受中国风度、中国温度。

  第一个案例是满载花儿蔬菜的“澜湄快线”首发的故事。1月10日,首趟承载云南鲜花、蔬菜共507.3吨货物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澜湄快线”正式发车。“澜湄快线”是中国昆明与老挝万象间固定循环的“客车化”货运产品,具有定点、定线、定时、定价和一站直达的优点。这次参与“澜湄快线”货物运输,标志着中车蓄冷式智能移动冷链装备开始了“跨国之旅”,正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文章还提到“中国造”跨海大桥通车的故事。3月24日12点,由中国中铁所属公司承建的坦桑蓝跨海大桥通车典礼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举行。坦桑蓝跨海大桥有效缓解了达累斯萨拉姆市中央商务区的交通压力。大桥也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及象征自由与和平的托举造型,成为新的城市地标建筑,吸引着数万民众和游客前来打卡。当地民众表示:“最期待的就是通车了,每天上下班都在老塞兰德桥上煎熬,通车后可以准点上下班。”“致敬每一个建设者,把坦桑尼亚的城市建设得这么漂亮。”

  2023年即将到来。

  人民日报公众号日前刊发《2023年放假安排来了!》报道,发布了2023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其中元旦假期共3天,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放假调休。不少网友留言说,“期待2023!”

  展望2023年,网友“卖萌小花猫”说,愿人人皆安,愿疫情早结束,愿灯火阑珊,车水马龙,愿你来我往……

  网友“呱呱”说,愿2023年,世界和平!待到摘下口罩,开启一次全新的旅程。

  网友“日映清荷”说,一切美好都会到来,愿我的祖国在2023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网友“梦天”说,愿你目光坚定,不负远方!2023年,加油。

  拼 搏

  “再见2022!致一起拼过的春夏秋冬。”网友“王智”的留言,被不少人点赞。

  因为拼过,大国才有重器。

  近日,新华社公众号刊发图文信息《2022,这些国之重器让人眼前一亮!》。这期报道,用一组海报展示了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国之重器。它们“上天入海”“乘风破浪”“贯通聚能”“极目远眺”“御风翱翔”!

  “上天”——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7月24日,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11月1日,梦天实验舱成功交会对接;11月12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入海”——10月3日,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在南海陆丰油田作业区正式投产。平台总高度达340.5米,总重量超4万吨,高度和重量均刷新了我国海上单体石油生产平台纪录。

  “乘风”——12月9日,国产大飞机C919的全球首家用户东航,正式接收首架C919飞机,标志着国产大飞机迈出市场运营的“第一步”,也标志着中国民航运输市场首次拥有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

  “破浪”——6月17日上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举行。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

  因为拼搏,人生更加精彩。

  近日,人民网刊发《回眸2022体坛:冬奥会、世界杯历历在目 突破与辉煌交相辉映》报道。文章说,回望2022年,世界体坛亮点纷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卡塔尔世界杯阿根廷队最终问鼎……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奋勇拼搏、超越自我,完美诠释了体育精神,也带给我们一次次的感动。报道配发了题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突破”“再创辉煌”“面孔”“背影”“卡塔尔世界杯”的多张海报。海报“突破”展示了第一位赢得田径世锦赛跳远冠军的亚洲选手——王嘉男的英姿,在2022游泳世锦赛中夺得4枚金牌2枚铜牌的中国花样游泳队的风采,在2022三人篮球亚洲杯上首登冠军领奖台的中国三人篮球队的潇洒。

  12月27日,新华社微博发文称,2022年,中国健儿获93个世界冠军。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当日发布《2022年我国运动员取得成绩报告》,中国体育健儿共在21个项目上获得93个世界冠军,其中奥项世界冠军51个,非奥项世界冠军42个;射击、举重、游泳项目7人4队11次创11项世界纪录。

  新华网刊发《2022中国体坛新星闪耀,你更看好谁?》报道说,竞技体育的世界从来不乏新人,即将过去的2022年里,有这样一批年轻的中国运动员,在名将云集的国际赛场上闪耀光芒,向世界展示积极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陈振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累计公益支出突破百亿元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30日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获悉,截至目前,该基金会年度公益总收入11.13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度公益总支出11.9亿元,累计公益支出突破100亿元。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发起并主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该基金会发布报告称,全年救助白血病、先心病患儿...

    时间:12-30
  • 中国科技馆将举办“魅力科学,喜迎新年”元旦系列线上主题教育活动

      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12月30日发布消息说,为聚焦公众需求,丰富青少年的假期生活,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中国科技馆将以“魅力科学,喜迎新年”为主题,开展元旦系列线上主题教育活动,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中国科技馆此次元旦系列线上主题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动物视角看...

    时间:12-30
  • 官方:除跨地区返校入学外,高等学校师生出入校门不要求提供核酸证明

      中新网12月30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日前,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方案》要求,除跨地区返校入学外,高等学校师生出入校门和校园公共区域不要求提供核酸证明。  《方案》明确,高等学校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对...

    时间:12-30
  •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

    时间:12-30
  • “习近平总书记的2022·年度瞬间”之一:决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

      【学习进行时】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心怀人民、夙夜在公,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2,即将画上圆满句号。  2023,新的一年正在徐徐展开。  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年终系列...

    时间:12-30
  • 公安部:截至11月底,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1万起

      中新网12月30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凌厉攻势,截至11月底,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1万起,同比上升5.7%,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64.4%,立案数同比下降17.3%,造成财产损失数额同比下降1.3%,实现了“两升两降”工作目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

    时间:12-30
  • 这五年,“一网通办”从理想正在成为现实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郝菁)从“只进一扇门”到“一次不用跑”,从“不见面审批”到“免申即享”,从“立等可取”到“秒批秒办”,从“一窗通办”到“一网通办”……  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五年来,这份文件指引着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持...

    时间:12-30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6批指导性案例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6批共6件指导性案例,均为仲裁司法审查案例。发布该批案例,旨在加强仲裁司法审查案例指导工作,确保裁判尺度统一,促进法律正确实施,实现严格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指导性案例196号《运裕有限公司与深圳市中苑城商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申...

    时间:12-30
  • 2022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6%

      中新网12月30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2022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2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抽检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水产品等5大类产品106个品种130项参数14437个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7.6%,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   据介绍,今年例行监测共抽检了31个省份的1478个菜...

    时间:12-30
  • 吉林省吉林市政协原副主席孙洪彬一审被判有期徒刑8年

      新华社长春12月30日电(记者周立权)12月29日,吉林省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吉林省吉林市政协原副主席孙洪彬受贿案进行一审宣判。对被告人孙洪彬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对其受贿所得赃款、赃物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法院经审理查明:2009年12月至2018年春节前,被告人孙洪彬...

    时间:12-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