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新时代中国人权丨解锁中国人的“幸福密码”

2022-12-28 16:54:0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趟火车最低2元,52年没涨价!

  四川大凉山,曾是“中国最贫困的角落”之一。这块土地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不惧艰险,咬定青山、团结奋斗的意志和决心。1970年,在30万筑路大军的努力下,连接川滇两省的钢铁大动脉——成昆铁路通车。在四川境内,它穿越茫茫大凉山,将曾经闭塞的土地与外界连通。

  今天,成昆线上的绿皮列车每天仍准时将沿线百姓的农货、牲畜运出大山。

  彝族农民:这个火车是贴着钱跑的,都是为老百姓服务,为我们。

  高铁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感受飞速奔驰的时候,全国仍保留了81对这样的公益性“慢火车”。这趟火车成为彝族乡亲走亲访友的“公交车”、赚钱的“赶集车”,也是孩子们求学路上的“校车”。

  2014年,一条与成昆铁路并行的快速铁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动工,与这条铁路差不多同时期铺就的,还有凉山人民的小康路。

  搬新家、兴产业、强基建、抓教育……昔日贫瘠的土地,焕发新的生机。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赵勇:我国的人权保障不仅做得好,而且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是保障所有人的人权。确保全体公民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等,一律无差别地享有人权保障。二是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水平高低,在人权保障上一律平等。三是优先保障生存权、发展权。国家采取特殊支持政策,让各族群众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共享发展成果。56个民族同步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就是最好的诠释。

  告别驴车拉水 5G登上青藏高原

  这是一段10年前的影像,那时候的饶良智,不是在拉水,就是在去拉水的路上。饶良智生活的盐池县,位于宁夏东部,这里盛产石油,但曾经水比油贵。2018年,随着亚洲最大的农村供水工程——盐环定扬黄工程更新改造完成,曾经靠毛驴拉水的饶良智,终于享受到了自来水到家的便利。

  随着一系列农村饮水安全和巩固提升工程全力推进,累计解决2889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饮用水量和水质全部达标,3.82亿农村人口受益。

  措嘎湖,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海拔4000多米。从小跟随父母在这里放牧巡边的阿旺西若一家是这里方圆40公里仅有的常住人口。即使远在冰川脚下,国家还是把电、广播电视信号和网络信号送到了他的家门口。

  2015年12月23日,全国最后9614户3.98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解决。当世界上还有11亿无电人口时,中国成为让全民都用上电的国家。

  覆盖农村的水、电、路让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又让农村人的世界大起来。截至2021年底,中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农村地区100%的乡镇建有邮政局所,100%的建制村实现了直接通邮。

  路通了,水通了,电通了,网通了,发展的路也就通了。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林毅夫:我们这些年的发展就靠基础设施的完善,让各个地方能够因地制宜把它的比较优势发挥起来,让它的产品能够进入国内的市场国际市场,提高它的收入水平,那么其他地方的产品也才能够更好地进入当地,来改善当地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它能够实现我们共同富裕的目标。

  为什么街头不见“趴活儿”的师傅了?

  安徽建筑农民工创业孵化园的“工匠食汇”里,忙碌的食堂师傅正在为即将从这里出发的工人们准备物美价廉的营养早餐。

  泥瓦工邵校一边吃早餐,一边打开了软件,熟练地刷新招工信息。

  安徽合肥市瑶海区务工人员 邵校:通过这个软件,以后我们找工作通过“云上”找了,不需要出门去找了,它24小时为我们服务。像以前,来找工作早晨4点钟就要起床,正常要等到6、7点钟才有人找,有时候还没有,就出现了一天在这里白等。

  从凌晨3点饥寒困顿地在马路边“趴活儿”,到手机随时“点单式”出工;从技能单一、安全意识薄弱的马路临时工,到成为经过园区培训认证的专业工人;从松散无序、四处流动,到集体入驻“农民工自己的园区”,从创业无门,到拥有个人的小型公司。

  近年来,为进一步扩大就业渠道,国家陆续在全国县域建设了一批像这样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带动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来自政府的关怀,让邵校和万千工友,不仅工作、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美好未来奋斗的劲头也更足了。

  如今,中国城乡就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平稳,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灵活就业人员达2亿。十年来,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城镇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总体低于预期控制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

  在这里,一把小刀曾是母亲给女儿出嫁的礼物

  这把小刀,是先措妈妈留给刚生产的先措的一份特殊礼物,它饱含着一个藏族母亲对女儿的关爱,也见证了雪域高原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变。

  几十年前的青海,医疗条件落后,产妇生孩子时常常用树枝或小刀割断脐带,先措收到的这把小刀就是当年姥姥送给怀孕的妈妈,以防妈妈在放牧时突然生产所用。如今,这种不得已的生产方式早已成为历史。

  不仅基层医院的医疗条件大大改善,在远程医疗的支持下,即便是疑难杂症也能得到高效的诊断治疗。

  在州医院的“云诊疗”和乡医院的细心保障下,先措不仅度过了妊高症的危险期,还顺利生下了第二个孩子。

  截至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超过103万,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3万个,乡镇卫生院3.5万个,村卫生室59.9万个,实现了县、乡、村全覆盖。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期盼正逐步变为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大病保险、政府兜底、慈善救助等一系列保障政策,千万个曾被疾病困扰的家庭挺起了生活的脊梁。

  今天,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截至2021年,全口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逾13.6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上升到2021年的78.2岁。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 阿齐姆·施泰纳中国在很早前就开始改革开放,进入工业化。开放市场后,还十分关注社会公平问题。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总是会带来一些挑战,中国发展不平等也会增加。为此,中国特意实施了很多大型的项目,在大规模教育、基础建设、改善卫生等方面都富有成效。

  印度摄影师竟被“浙”里迷住了

  苏迪,来自印度南部一个叫喀拉拉邦的小邦,是一名摄影师。热爱旅行的他,曾辗转法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作生活,而2015年,当他第一次来宁波旅行时,就萌生了留下来的想法。

  印度喀拉拉邦摄影师 苏迪:我觉得这里的城市或农村生活有很多优点,基础设施发展相当快,而且人们对艺术真的感兴趣。我可以在这个城市欣赏到很多美术展览,其实不仅仅是在这个城市,如果你去农村社区,也会看到一些绘画、书法、传统绘画。

  十年来,中国不断延伸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文化站40215个、博物馆6183家,全国所有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已经实行免费开放。

  中国记协副主席 刘正荣:文化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让每一个人充分享有文化权利,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缔造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这1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最丰富、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最充分、文化自信最强烈的10年。

  大江南北幸福声,千家万户展欢颜。一幕幕向上升腾的文化生活,定格着今日中国的美好瞬间,也沉淀着中国人权发展的累累硕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黄艳和父亲都曾是湖北宜昌一家磷化工企业的职工,对于这份养活了一家几代人的工作,父子俩有着复杂的感情。

  湖北宜昌市某环保型企业工人 黄艳:我们住在江边,以前经常也会碰到排污的时候,排污的水有时候就跟酱油一样,五颜六色的。

  宜昌有着长江流域最大的磷矿基地,依托丰富的资源和长江水运优势,磷化工业在这里勃然而兴,列岸成阵。然而,一度的无序发展,让宜昌陷入“化工围江”的困局。最高峰时,长江宜昌段200多公里岸线上,分布着134家化工企业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部署下,宜昌打响了全域生态修复治理攻坚战,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推进岸线生态复绿,并系统实施水污染治理。黄艳则从原来高污染的化工企业转职分流到新的环保型企业,收入比原来翻了一番还多。

  今天的宜昌,一幅山青水净人开颜的画卷正徐徐展开。232公里的生态廊道、滨江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好去处;长江干流宜昌段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标准,总磷浓度下降近五成;蓝天碧水,鱼跃归途。白鹭翱翔,江豚频现。

  改变的不只是宜昌。从长江头到长江尾,十年禁渔,涵养生态,从东北大小兴安岭到西南横断山脉,绿色之变处处都在发生。

  在陕西,毛乌素沙漠不断被绿色覆盖。

  

  在北京,超过500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在青海,清洁能源产业百花齐放。

  在渤海,海洋牧场平台、深海养殖网箱以及养殖工船等,正在构建起一片海上的“绿水青山”。

  刷屏朋友圈的“APEC蓝”逐渐变成“常态蓝”,曾避之不及的黑臭水体变成了休闲放松的亲水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民共识,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正不断变为现实。(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国际化有力支撑共建“一带一路”

      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28日说,知识产权国际化有力支撑共建“一带一路”。2022年调查显示,向境外转让或许可过专利的企业中,有37.9%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许可或转让过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葛树在回答媒...

    时间:12-28
  • 川渝两地高院举行“建工解答”云上会签仪式

      中新网重庆12月28日电 (梁钦卿)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28日举行“建工解答”云上会签仪式。会上,川渝两地高院以“云签约”方式共同签署《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  据悉,由两地高院针对某...

    时间:12-28
  • 中国绿色低碳专利授权量近5年年均增6.5% 成全球重要带动力量

      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28日表示,近5年中国绿色低碳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6.5%,中国已成为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带动力量。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葛树就该局近期发布《绿色低碳技术专利分类体系》回答相关提问...

    时间:12-28
  • 中国审计署公布26起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查处情况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审计署28日公布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涉嫌倒卖进口原油等26起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查处情况。  审计署公告称,持续跟踪了解移送有关部门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查处情况,近期了解到的情况包括: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涉嫌倒卖...

    时间:12-28
  • 仅剩51人 连续三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

      新华社南京12月28日电(记者蒋芳)记者28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12月24日以来连续三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分别是王津、张仕翔和袁桂龙。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51人。  12月28日凌晨,幸存者袁桂龙去世,享年88岁。1937年南京沦陷后,袁桂龙的父亲、伯父被日军杀害,家里...

    时间:12-28
  • 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建设运行取得新进展

      中新网广州12月27日电 (记者 王坚)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27日消息,西江流域红水河沿线生态环境多样,鱼类物种丰富,生态保护地位十分重要,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实施路径和对西江流域保护治理,该委推动建设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下称“保育中心”)。  据统计,截至2022...

    时间:12-28
  • 四川对中央环保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75人

      中新网成都12月28日电 (记者 张浪)28日,四川省通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情况。该省对5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逐一查清事实、详细厘清责任。根据查明事实,依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实事求是对75名责任人员进行了追责问责,其中厅局级15人、县处级34...

    时间:12-28
  • 东西问丨裴刚:汉语教育如何架起中菲民心相通之桥?

      中新社马尼拉12月28日电 题:汉语教育如何架起中菲民心相通之桥?  ——专访菲律宾教育部课程发展司顾问、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裴刚  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近年来,汉语热在菲律宾悄然兴起,热衷于学习汉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当前,菲律宾汉语教育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又将...

    时间:12-28
  • 东西问丨姜中武:拥有东西方混合基因的苹果如何成为太空水果?

      中新社烟台12月28日电 题:拥有东西方混合基因的苹果如何成为太空水果?  ——专访中国果树专家、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中武  中新社记者 杨兵 王娇妮  苹果是世界上种植最广也是产量最大的果品之一。在漫长岁月里,苹果以酸甜滋味,给人们带来丰富味觉享受,也让众多国家和地区以其...

    时间:12-28
  • 步履|创新之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创新”成为关键词。  勇立潮头、踏浪而行,中国的创新之路,正不断开创崭新局面。  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位于海南三亚的崖州湾科技城,聚焦种子创新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打造种业领域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平台。2021年初,杨新泉来...

    时间:1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