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2020年起全国文物火灾事故下降三分之一

2022-12-28 17:39: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长陈培军在28日的例行发布会上透露,自2020年起开展的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让全国文物火灾事故下降了三分之一。

  陈培军介绍,自2020年起,国家文物局在全国文物系统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排查整治火灾隐患,落实安全责任,加强消防应急演练,提升文物消防能力,到2022年底,三年行动确立的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取得一些重要成果:

  一是一大批文物火灾隐患得到整改。各地开展自查检查120万次,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和问题24万项,组织开展文物消防演练6.3万次,消防安全培训3.3万次,开展文物消防安全宣传6.5万次。

  二是文物安全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全国31个省份均已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省级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各地完善考核指标,细化量化评分标准,抓住政府主体责任这个关键,促进部门监管责任、管理使用单位直接责任的落实。可以说,通过专项行动,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得到强化。

  三是文物安全防护设施得到加强。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亿元,支持文物安全防护工程1300余项,其中消防工程480余项,为火灾风险较大的文物保护单位配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和消火栓系统等设施设备。

  四是文物安全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国已有28个省份建立省级政府文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重大文物安全问题,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

  五是文物安全治理能力明显增强。专项行动期间,北京、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广西、贵州、陕西、甘肃等省份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安徽省开展文物消防“大比武”活动,山东省结合文物安全能力大提升活动,组织专业机构对全省120余处重点文博单位进行消防安全评估和隐患排查。

  他指出,三年行动以来,各地文物消防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安全管理不断规范,重大文物火灾数量明显下降。三年行动开展以前,全国年均文物火灾事故15起;这三年,全国年均文物火灾事故为10起,文物火灾事故下降了三分之一。

  陈培军坦言当前一些地方文物火灾风险依然突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他透露,下一步将聚焦文物火灾风险,实施精准防控,推动各地文物部门会同消防救援机构,将文博单位纳入消防监管重点范围和内容。督促各级文物部门开展抽查检查和督导整治,推动文博单位开展日常巡查和自查自改,严控文物火灾事故发生。同时将制定文物安全应急预案与演练工作指南,指导各地开展文博单位消防演练和大比武,提升应急实战能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国际化有力支撑共建“一带一路”

      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28日说,知识产权国际化有力支撑共建“一带一路”。2022年调查显示,向境外转让或许可过专利的企业中,有37.9%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许可或转让过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葛树在回答媒...

    时间:12-28
  • 川渝两地高院举行“建工解答”云上会签仪式

      中新网重庆12月28日电 (梁钦卿)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28日举行“建工解答”云上会签仪式。会上,川渝两地高院以“云签约”方式共同签署《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  据悉,由两地高院针对某...

    时间:12-28
  • 中国绿色低碳专利授权量近5年年均增6.5% 成全球重要带动力量

      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28日表示,近5年中国绿色低碳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6.5%,中国已成为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带动力量。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葛树就该局近期发布《绿色低碳技术专利分类体系》回答相关提问...

    时间:12-28
  • 中国审计署公布26起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查处情况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审计署28日公布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涉嫌倒卖进口原油等26起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查处情况。  审计署公告称,持续跟踪了解移送有关部门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查处情况,近期了解到的情况包括: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涉嫌倒卖...

    时间:12-28
  • 仅剩51人 连续三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

      新华社南京12月28日电(记者蒋芳)记者28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12月24日以来连续三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分别是王津、张仕翔和袁桂龙。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51人。  12月28日凌晨,幸存者袁桂龙去世,享年88岁。1937年南京沦陷后,袁桂龙的父亲、伯父被日军杀害,家里...

    时间:12-28
  • 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建设运行取得新进展

      中新网广州12月27日电 (记者 王坚)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27日消息,西江流域红水河沿线生态环境多样,鱼类物种丰富,生态保护地位十分重要,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实施路径和对西江流域保护治理,该委推动建设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下称“保育中心”)。  据统计,截至2022...

    时间:12-28
  • 四川对中央环保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75人

      中新网成都12月28日电 (记者 张浪)28日,四川省通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情况。该省对5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逐一查清事实、详细厘清责任。根据查明事实,依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实事求是对75名责任人员进行了追责问责,其中厅局级15人、县处级34...

    时间:12-28
  • 东西问丨裴刚:汉语教育如何架起中菲民心相通之桥?

      中新社马尼拉12月28日电 题:汉语教育如何架起中菲民心相通之桥?  ——专访菲律宾教育部课程发展司顾问、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裴刚  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近年来,汉语热在菲律宾悄然兴起,热衷于学习汉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当前,菲律宾汉语教育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又将...

    时间:12-28
  • 东西问丨姜中武:拥有东西方混合基因的苹果如何成为太空水果?

      中新社烟台12月28日电 题:拥有东西方混合基因的苹果如何成为太空水果?  ——专访中国果树专家、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中武  中新社记者 杨兵 王娇妮  苹果是世界上种植最广也是产量最大的果品之一。在漫长岁月里,苹果以酸甜滋味,给人们带来丰富味觉享受,也让众多国家和地区以其...

    时间:12-28
  • 步履|创新之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创新”成为关键词。  勇立潮头、踏浪而行,中国的创新之路,正不断开创崭新局面。  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位于海南三亚的崖州湾科技城,聚焦种子创新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打造种业领域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平台。2021年初,杨新泉来...

    时间:1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