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学习语|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

2022-12-28 14:59:40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微信公众号

  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疫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在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爱国卫生运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起学习领会。

2020年6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次疫情暴露出我们在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要抓紧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城乡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要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经验,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

  ——2020年6月2日,习近平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创新社会动员机制,健全健康教育制度,强化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综合防控,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小环境筑牢疫情防控社会大防线

  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爱国卫生运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为改变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提升社会健康治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全国爱国卫生战线的同志们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传承发扬优良传统,丰富工作内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2022年12月,习近平对爱国卫生运动作出的重要指示

  当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优势和群众动员优势,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小环境筑牢疫情防控社会大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2年12月,习近平对爱国卫生运动作出的重要指示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听取意见和建议。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2016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确立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号召,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党建网微平台

  监制:张振明

  审核:古丽娟 王群星

  责编:王 寒

  校对:孟雅睿

  制作:王 寒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国际化有力支撑共建“一带一路”

      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28日说,知识产权国际化有力支撑共建“一带一路”。2022年调查显示,向境外转让或许可过专利的企业中,有37.9%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许可或转让过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葛树在回答媒...

    时间:12-28
  • 川渝两地高院举行“建工解答”云上会签仪式

      中新网重庆12月28日电 (梁钦卿)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28日举行“建工解答”云上会签仪式。会上,川渝两地高院以“云签约”方式共同签署《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  据悉,由两地高院针对某...

    时间:12-28
  • 中国绿色低碳专利授权量近5年年均增6.5% 成全球重要带动力量

      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28日表示,近5年中国绿色低碳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6.5%,中国已成为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带动力量。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葛树就该局近期发布《绿色低碳技术专利分类体系》回答相关提问...

    时间:12-28
  • 中国审计署公布26起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查处情况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审计署28日公布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涉嫌倒卖进口原油等26起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查处情况。  审计署公告称,持续跟踪了解移送有关部门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查处情况,近期了解到的情况包括: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涉嫌倒卖...

    时间:12-28
  • 仅剩51人 连续三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

      新华社南京12月28日电(记者蒋芳)记者28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12月24日以来连续三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分别是王津、张仕翔和袁桂龙。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51人。  12月28日凌晨,幸存者袁桂龙去世,享年88岁。1937年南京沦陷后,袁桂龙的父亲、伯父被日军杀害,家里...

    时间:12-28
  • 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建设运行取得新进展

      中新网广州12月27日电 (记者 王坚)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27日消息,西江流域红水河沿线生态环境多样,鱼类物种丰富,生态保护地位十分重要,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实施路径和对西江流域保护治理,该委推动建设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下称“保育中心”)。  据统计,截至2022...

    时间:12-28
  • 四川对中央环保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75人

      中新网成都12月28日电 (记者 张浪)28日,四川省通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情况。该省对5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逐一查清事实、详细厘清责任。根据查明事实,依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实事求是对75名责任人员进行了追责问责,其中厅局级15人、县处级34...

    时间:12-28
  • 东西问丨裴刚:汉语教育如何架起中菲民心相通之桥?

      中新社马尼拉12月28日电 题:汉语教育如何架起中菲民心相通之桥?  ——专访菲律宾教育部课程发展司顾问、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裴刚  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近年来,汉语热在菲律宾悄然兴起,热衷于学习汉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当前,菲律宾汉语教育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又将...

    时间:12-28
  • 东西问丨姜中武:拥有东西方混合基因的苹果如何成为太空水果?

      中新社烟台12月28日电 题:拥有东西方混合基因的苹果如何成为太空水果?  ——专访中国果树专家、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中武  中新社记者 杨兵 王娇妮  苹果是世界上种植最广也是产量最大的果品之一。在漫长岁月里,苹果以酸甜滋味,给人们带来丰富味觉享受,也让众多国家和地区以其...

    时间:12-28
  • 步履|创新之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创新”成为关键词。  勇立潮头、踏浪而行,中国的创新之路,正不断开创崭新局面。  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位于海南三亚的崖州湾科技城,聚焦种子创新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打造种业领域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平台。2021年初,杨新泉来...

    时间:1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