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乙类乙管”我国具备了什么条件?防控重点有何变化?

2022-12-27 23:50:3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题:“乙类乙管”我国具备了什么条件?防控重点有何变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宋晨、温竞华

  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政策调整具备了哪些条件?疫情防控措施有哪些主要变化?医疗资源储备能否满足救治需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相关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实事求是、主动作为、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政策

  “当前,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说,密切跟踪病毒特点,研判疫情形势,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和药物供给、加强医疗救治和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因素,都为我国调整新冠病毒感染的法律归类创造了条件。

  李斌表示,依法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疫情防控策略的重大调整,体现了实事求是、主动作为、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政策。调整后,绝不是放任不管,绝不意味着所有防控措施退出,而是要继续强化管理、强化服务、强化保障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说,“乙类乙管”绝不是放任不管,应该将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移到医疗救治上来,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的平稳有序。

  调整后防控措施主要有四方面变化

  针对公众关注的实施“乙类乙管”后给疫情防控措施带来的主要变化,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介绍,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传染源发现方面,主要通过医疗机构就诊、居民自我健康监测、重点人群检测等方式来发现感染者,不再采用全员核酸筛查等方式。

  二是在传染源管理方面,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采取居家健康管理,不再实行隔离治疗措施或隔离观察。

  三是在社会面防控方面,防控措施更多集中在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取消或减少对其他场所机构和人员活动的限制,尽量减少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是在国境卫生检疫方面,对入境人员不再实施闭环转运、集中隔离等措施。来华人员按照海关要求,填写健康申明卡,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人员可直接进入到社会面。

  不断扩充医疗资源 满足患者诊疗需求

  当前,随着疫情发展进入不同阶段,各地医疗救治需求不同。有的发热门诊诊疗需求比较突出,有的急诊和重症救治压力较大。

  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各地正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扩充医疗资源,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满足患者诊疗需求。

  在重症患者救治方面,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扩容全国重症医疗资源,各地按要求扩容和改造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增加二级医疗机构重症医疗资源,重点拓展三级医院重症医疗资源;二是关口前移,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实施分级健康管理;三是三级医院发挥重症救治兜底保障作用,扩容急诊接诊能力,畅通急诊和住院病房收治的绿色通道,急诊留观的重症患者要实现24小时清零收治,更快速循环和周转急诊资源,收治更多重症患者。

  保健康、防重症 重点做好“三重一大”

  常继乐表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不是松口气、歇歇脚的信号,更不是“一放了之”。调整后的工作目标确立为“保健康、防重症”,工作重点可以概括为“三重一大”。

  “三重一大”包括加强重点人群保护,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健康调查,做好分级分类诊疗工作;加强重点机构防控,养老院和社会福利院等机构要适时采取封闭管理,严防机构内发生聚集性疫情;做好重点行业防控,对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公安、交通等行业,建立人员轮岗备岗制度;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疫情严重时,对人员容量大、空间密闭的场所,短期内可以采取必要的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流动等措施。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流行,还存在不确定性。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主任医师殷文武提醒,在实施“乙类乙管”之后,社会面传染源不确定,更要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勤洗手、规范佩戴口罩、积极接种疫苗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指导性案例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共4件指导性案例,均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事案例。该批案例分别涉及人脸识别信息、居民身份证信息、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手机验证码等刑法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范围、性质,对于明确类案裁判规则,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指导性案例192号《李开祥侵犯...

    时间:12-28
  • 山东: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传统产业

      奋发有为 行稳致远·经济大省挑大梁丨山东: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传统产业  山东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100多种重点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三位。但山东的产业结构却是传统产业占比高达70%,要想让山东经济更高质量发展,传统产业如何发展是关键。山东是如何做的?先去...

    时间:12-28
  • 健康中国|新冠感染后会不会引发心肌炎?专家回应

      新冠感染后会不会引发心肌炎?哪些人容易发生心肌损伤?如何尽量避免心肌损伤?......专家回应【科学防疫小贴士】(58)视频:新冠感染后会不会引发心肌炎?专家回应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新冠感染后哪些人容易发生心肌损伤? 预防心肌损伤 生活方式...

    时间:12-28
  • 北京:参加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需提前7日健康监测

      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将于2023年1月7日至8日举行,考生须从考前第7天开始自行进行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和健康状况监测,所有考生要进行考前抗原或核酸检测。  今天,北京市教委表示,《北京市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组考防疫工作...

    时间:12-28
  • 赖清德是接班人?蔡英文:“我觉得他是啊”

      中新网12月28日电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27日举行记者会,对于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赖清德是否为适当的接班人选,蔡英文首次明确表示,“我觉得他是啊”。  蔡英文、赖清德,以及台当局“行政院长”苏贞昌27日在记者会同台,三人互动受关注。  对于赖清德未来接任民进党主席,未来若政务与...

    时间:12-28
  • 健康中国|重点场所防控指引

      重点场所防控指引【科学防疫小贴士】(63)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时间:12-28
  • 健康中国|重点人群防控指引

      重点人群防控指引【科学防疫小贴士】(64)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时间:12-28
  • 事关春节返乡出游、放假开学、节后返岗……春运工作方案来了!

      2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印发了《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40天。《方案》要点如下↓  2023年春运面临新形势新变化  一是春运客流将从低位运行加快反弹,客流总量可能出...

    时间:12-28
  • 2022中国体育健儿获93个世界冠军、创11项世界纪录

    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27日发布《2022年我国运动员取得成绩报告》,中国体育健儿共在21个项目上获得93个世界冠军、创11项世界纪录。根据这份报告,2022年我国运动员团结协作、砥砺拼搏,在北京冬奥会等国际重大比赛上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2022年我国运动员共在21个项目上获得93个...

    时间:12-28
  • “全面排查并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传递的信号

      【社评】“全面排查并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传递的信号  全面排查并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向社会发出明确信号,即要进一步优化医保基金使用,增强医保服务的便民性,提升公众的获得感。此举对一些地方继续设置不合理门槛、增大参保人享受医保服务的难度甚至损害参保人利益的做法提出警示,有利于引导更多...

    时间:1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