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外交往或迎新态势 专家解读中国优化人员往来措施的三重利好

2022-12-27 18:05: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题:中外交往或迎新态势 专家解读中国优化人员往来措施的三重利好

  作者 李纯 应妮 马帅莎

  中国官方27日印发通知,将从2023年1月8日起优化中外人员往来措施,内容包括来华人员行前48小时核酸阴性者无需申请健康码、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等重磅调整。

  相关领域专家当天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从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相互认知三个角度,详细解读此次优化中外人员往来措施带来的三重利好。

  谈及此次调整,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张腾军表示,首先要观察其大背景,即中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将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为下一阶段重要的目标与任务。

  在此背景下,优化中外人员往来措施,就是在尽可能减少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促进经济社会往来。“这种往来不仅仅是在国内的层面,也包括中外之间的层面。”张腾军说。

  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美国侨学界社团联席会共同主席、韦伯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乐桃文也表示,这是自2020年初国内开始实施严格的甲类防控措施以来,疫情防控政策的重大调整,是中国客观审视疫情发展新态势、在新态势下坚持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作出的科学、稳妥的调整,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卓越的综合治理能力。

  受访专家指出,优化中外人员往来措施将为外方人士来华、中国公民出境、华侨华人归国探亲等带来极大便利。

  在张腾军看来,这次调整的相关措施具有明显指向性。比如,减少了申请健康码、核酸检测等较为复杂的程序,最大程度为外方人员来华提供便利条件。这种直接的调整意味着明年有可能迎来一个外方人员来华的高峰。“明年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中外之间的人文交往或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态势。”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表示,中外人员往来措施的优化对中国的入出境市场无疑是重大利好。来华人员只需要行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即可,即将恢复常态化管控。这也是中国政府一直努力的方向。例如,中国民航局根据全球疫情形势变化及防控要求,多次对熔断措施进行调整,放宽熔断门槛、缩短熔断周期;第九版防控方案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和回国人员的隔离管控时间从“14+7”调整为“7+3”,并简化了核酸检测措施。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疫情总体仍处在快速上升阶段,相关入出境人员也因此保持一定的谨慎心态。戴斌也表示,存在一个预期管控和信心释放的过程,预计需要一个季度左右的时间。“总体来说,2023年是入出境旅游市场稳步乃至快速恢复的阶段,但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恢复到疫情之前。”

  戴斌认为,商务旅行、游学、探亲访友这些硬需求预计会率先恢复,而观光、休闲度假以及团队游,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策的释放。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宜尽快发布相关政策,本着科学和务实的理念恢复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这个过程应该不会很长。”

  千封邮件不如一次见面。此次出台的中外人员往来措施也提到,将为复工复产、商务等外籍人士来华提供相应签证便利。这对于中外经贸往来也释放了重大利好信息。

  “现在国外很多人士比较关心的,就是尽快推动恢复商务人员往来。”张腾军指出,中国世界的往来集中体现在商贸层面。随着此次中外人员往来措施的优化调整,中外商贸往来受到的疫情限制将持续减少,这将极大提升外方来华热情,为疫后中国对外贸易注入新动能。

  乐桃文也认为,中国有着巨大的优质市场,是各国投资商青睐的投资地。商务人员的便利往来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经贸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有意投资中国、与中国发展贸易的外企外商,还有益于巩固中国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

  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将于2023年1月8日起实施。张腾军注意到,1月即将进入春节假期,在外留学生活的中国人希望回国,不少华侨华人也希望回国探亲。从1月初开始优化中外人员往来措施,是在春节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作出的相应调整,“是在妥善权衡、慎重思量的情况下所作出的正确决策”。

  “在中华文化中,亲情无价,天伦之乐是人们的重要追求。”乐桃文也指出,相关信息释出后,海外侨胞可谓“奔走相告”,消息迅速在海外各大华人微信群扩散。优化中外人员往来措施的出台,对于凝聚广大海外侨胞的向心力意义十分重大。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互动往来对于建立友情、相互理解至关重要。

  “未来随着优化中外人员往来措施开始实施,中外之间将极大增加线下交流机会,这有助于促进民间相互理解,增进对彼此的认知。”张腾军说。

  乐桃文也谈到,最有效的沟通莫过于面对面交流。中国以积极举措优化中外人员往来措施,不仅将为世界各国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感受中华文化提供更多机会,也会更有效地提升中国对各国英才的吸引力,国际社会将乐见中国实施这样的政策举措。(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各地加强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发物资 保供暖 送关爱

      各地加强困难群众生活保障——  发物资 保供暖 送关爱(确保群众温暖安全过冬②)   核心阅读  根据实际需求,个性化定制礼包;实施集中供暖项目,提前调试设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关爱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众……今年入冬以来,各地出台多项措施,加强兜底保障,...

    时间:12-28
  •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高度,提出“推进...

    时间:12-28
  • 生态佳、产业好、生活美 乡村游喜看美丽中国

      生态佳 产业好 生活美  乡村游喜看美丽中国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近日公布2022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广西大寨村和重庆荆竹村成功入选。加上此前入选的浙江余村和安徽西递村,我国已有4个乡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它们向世界展示了生态佳、产...

    时间:12-28
  • 31省份上年平均工资数据出炉——平均工资怎么看?

      近期,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公布了2021年31省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增长态势,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首次突破10万元大关。  京沪城镇非私营单位超19万元  平均工资是什么概念?  ...

    时间:12-28
  • 重启“小三通”为何还犹抱琵琶半遮面

      重启“小三通”为何还犹抱琵琶半遮面(日月谈)   近日,来自岛内的约30个社团近千民众在台北发起“还我小三通”游行;与此同时,全国台企联也发表声明呼吁民进党当局正视台商、台胞迫切需求,把“‘小三通’的门开大些”。究其原因,是台行政管理机构日前宣布重启“小三通...

    时间:12-28
  • “借款”后又归还是否构成受贿 从赵文虎案说起

      “借款”后又归还是否构成受贿  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文虎案说起  本报记者 方弈霏  特邀嘉宾  董之昱 杭州市纪委监委第七审查调查室干部  解 峰 杭州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干部  张鑫玲 杭州市桐庐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  李国军 杭州市桐庐县人民...

    时间:12-28
  • 提升监督效能 福建建立“点题整治”机制解民忧护民利

      福建建立“点题整治”机制解民忧护民利  “点”的是民心 “整”的是作风  本报记者 陈金来 林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学习贯彻党的二...

    时间:12-28
  • 中国赴日本旅客抵达后需进行检测 外交部回应

    原标题:2022年12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经认真研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单位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今天,我们首先就暂行措施内容向大家作简要介绍。一是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检测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无需向我驻外使领馆...

    时间:12-28
  • 2020年的病毒株又来了?武汉疾控回应

    新京报讯据湖北发布官微消息,近期,网络上流传,是不是2020年的病毒株又来了?为什么大家感染后的症状有很大的不同?武汉市目前到底有多少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流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武汉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杨小兵。杨小兵介绍,武汉市常年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和武汉儿童医院两个哨点医院采样监测,每周一次,每次20份咽...

    时间:12-28
  • 评论:“医院门急诊破200万”还是别大张旗鼓宣传为好

      “医院门急诊破200万”还是别大张旗鼓宣传为好   据《南方都市报》12月26日报道,近日,浙江台州某医院悬挂喜报庆祝急诊服务人次突破200万引网友质疑。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喜报本意是想突显医院接待能力的提升,但被曲解了意思。  当事方医院显然没有料到悬挂喜报会引...

    时间:1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