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一代新人与一座营盘

2022-12-27 13:46:53

来源:解放军报

  老电话、荣誉梯、扎根柳、奋斗坡……火箭军某团官兵从前辈奋斗中汲取奋进动力——

  一代新人与一座营盘

  本报特约记者李兵峰 特约通讯员李蜜佳

  成长需要“路线图”,前行需要“指南针”

  一个“L”型的“摇把子”,叉簧上横放着听筒和话筒……陈列柜里,一排不同型号的老旧电话机,让火箭军某团一连大学生士兵陈雅婷驻足许久。

  这是连队历代话务女兵使用过的话机。摆在最前面的,是一架磁石电话交换机。望着它,陈雅婷似乎看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一批批话务员通过操作软线和插孔,娴熟完成执勤任务的样子。

  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中,该团组织官兵再次走入团史馆,重温团队奋斗史。“这些话机既见证了通信装备的发展,也是我们通信兵几十年来红心向党、忠诚传令的见证。”陈雅婷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我们要继承好部队的这些‘精神财产’,当好红色血脉的赓续者。”

  第一次走进团史馆,陈雅婷就被那一台台被磨得发亮的装备、一幅幅记录完成重大任务时刻的照片吸引住了。

  “组建50多年来,咱们连历经多次转隶移防,官兵们用实际行动践行铁心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指导员冯子容自豪地说,“从日常值勤到重大演习,从高原驻训到抢险救灾,一代代官兵写下了忠诚可靠、指令必达的辉煌篇章。”

  “机台虽小,系着千军万马;工作平凡,事关国家大事。”这些话时刻激励着陈雅婷。她把三尺机台当战位,苦学基本功、练强硬本领。前不久,她通过了独立执勤资格认证考试,在同年兵中第一批拥有了自己的“工号”。

  心中有魂,脚下生根。上等兵吴雨也曾与一台台电话机进行心灵对话。

  一次执行任务,地点恰巧是团里第一批话务兵曾经工作生活的地方。“那段时间,我们仿佛与前辈们在同一个战壕并肩战斗,不敢有丝毫懈怠。”奋战在狭窄的操作间,吴雨与战友们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各种保障任务。

  一天深夜,又一次完成超长时间保障任务,疲惫的吴雨一抬头,看到工位上方悬挂着的老照片——上面是一台台老旧的电话机。“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老一辈官兵憧憬和期待的目光。”吴雨说,“青春有梦,强军有我。我明白了这就是‘传承’。”

  圆满完成那次任务后,原本打算“在部队锻炼两年就退役”的吴雨,决定留下来。如今,她已提干到军校深造,成为一名“准军官”。

  前不久,吴雨的成长历程被制作成短视频,在该团教育课上播放,引起战友们的共鸣。

  “成长需要‘路线图’,前行需要‘指南针’。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建连育人,积极引导青年官兵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导弹事业。”该团领导说,“胸怀‘国之大者’,我们必将书写更加多彩的青春华章。”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宏伟蓝图已绘就,人人须为之努力、为之担当。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的起点更高、条件更好,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连队“荣誉梯”前,该团某连二级上士刘婕向战友们分享自己的体会。

  前不久,该团在火箭军某专业比武中夺得团体第一名。这是今年以来该团在军事训练领域摘得的第8个桂冠。

  “荣誉梯”前话成长,是这个连的传统。细数连队荣誉,刘婕说:“这一级级台阶,时刻在提醒我们,强军路上,我们青年官兵要勇担重任。”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荣誉梯”上留下了刘婕的铿锵足迹——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比武中,她为连队夺得冠军。

  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有一次,连队新增一个专业,刘婕主动成为首批换学专业的女兵。刚开始,她感到困难重重。专业知识深奥、设备操作复杂,每天还要与密密麻麻的光纤、电缆打交道。有时为了抢通线路,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自己到底行不行?刘婕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仅仅一个半月,她把上千条传输线路、600多个专业知识点熟记在心,成为该专业首个拥有“上岗资格证”的女兵。

  每次担当都在练就官兵的铁肩膀、真本事。没多久,团里试点开展某项值班任务,要求操作号手素质过硬、一专多能,刘婕又主动请缨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几本厚厚的专业书,被她没日没夜翻得卷了边;为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她练得手上起了泡、磨了茧。那天考核验收时,刘婕以高分通过,考官现场临时为她加设了3个特情故障考题,刘婕沉着冷静分析,测数据、调配置,反复验证核对,成功过关,一时间成为全团的“新星”。

  一级上士邢莹莹,也是该团官兵眼中的“明星”。入伍13年,邢莹莹先后被评为火箭军“信通尖兵”、新时代火箭军练兵备战模范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面对新使命,阔步新征程,我们青年官兵必须拿出‘硬核担当’。”邢莹莹与战友分享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体会时说,“作为新时代的通信兵,敢于担当,就是要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挑战新课题。”

  邢莹莹和记者讲起了一次比武的经历。那次拿到火箭军信息通信专业比武内容时,邢莹莹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与以往比操作速度、比故障排除的做法不同,这次比武完全是着眼未来战场的“提前预演”。

  全新的赛场,全新的战场。“战场需要什么,我就要学什么。”邢莹莹把自己“归零”,在荆棘中闯出一条新路——先后自学6本教材,记了厚厚3本学习笔记。

  经过精心备战,那次比武中,邢莹莹从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夺得第一名。

  “军营给了每个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我们要刻苦钻研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实现能力素质转型升级。”邢莹莹说,“无论是到厂家跟学,拜师全军技术大拿,还是参与重大演训任务保障,我们都要积极投身其中,练本领长才干,努力在更多的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挑大梁。”

  和邢莹莹一样,勇当先锋勇挑重担成为该团青年官兵的一种行动自觉。他们心无旁骛强素质,聚精会神谋打赢,奋力书写新时代的强军答卷。

  向上成长,向下扎根

  经过漫长曲折的山路,该团某连终于出现在眼前。

  不大的营院里,有一棵大柳树。入冬后,它没有春天的绿意盎然,但根深枝繁、生机勃勃。连队指导员杜顺和战士们围坐一旁,畅谈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体会。

  这棵柳树被官兵称作“扎根柳”。树旁立着一块石碑,碑上有段文字:“扎根,即扎根深山,献身国防。柳,留也。”那年,连队刚刚组建,10多名官兵进驻到这里。看到环境条件艰苦,首任连长刘树轩便买下柳树苗,种在这里与官兵相伴。

  向上成长,向下扎根。几十年风吹雨打,“扎根柳”见证了一茬茬官兵从五湖四海汇聚大山深处,在这里“落地生根”,也见证了他们每一天刻苦训练,每一回热血出征。

  “愿做‘扎根柳’,不畏艰与苦。”在该连,每年新兵一下连,第一堂课就是到“扎根柳”前,开展“扎根”教育、接受心灵洗礼。

  “扎根柳”寓意为留,连队官兵与大山为伴,早把这里当成了家。然而,那一年,一纸连队移防到更加艰苦地区的命令,让官兵们猝不及防、颇为不舍。

  团里派工作组到连队蹲点做官兵思想工作,本以为难度不小。可让人意外的是,蹲点30天,从干部骨干到普通一兵,没有一个人提困难讲条件。

  出发前,全连官兵连续奋战,最终赶在踏上列车前,为后续交接的新连队修好了一个蓄水池,解决了用水难的问题。

  “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我们都不能忘记肩上的责任”“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更要发扬‘扎根柳’精神,继续在艰苦环境里奋斗……”重温这些故事,官兵们深受触动,争相发言。

  这堂“现地课”结束后,官兵们迅速集结到阵地。任务繁重,标准又高,官兵们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越是艰苦处,越是见精神。忙碌完一天,大家走出阵地,官兵疲惫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杜顺说:“年轻一代官兵身上,没有太多沧桑印记,但祖国召唤时,我们再苦再难都要站排头、当尖兵。”

  “扎根柳”精神早已辐射到全团。“每次来到‘扎根柳’前,精神都会经历一次升华。”另一个连队的二级上士李银玲说。当面对更多选择时,这名女兵义无反顾留在部队,坚守自己的岗位。

  如今,作为连队报务专业兵龄最长的女兵,李银玲承担了新兵组训任务。训练中,她常常一边和新兵们分享心得,一边为大家打气鼓劲:“战场上每一种通信手段,都是制胜法宝;我们手中的每组字码,都牵动着战场上的千军万马……”

  “作为教练员,我要传递给他们的,不只是专业知识、技能技巧,还有敢吃苦能吃苦的‘扎根柳’精神。”李银玲说。

  越奋斗,越能加速人的成长

  初冬时节,晨曦微露,该团某分队营区万物静谧。

  铁锹、道尺、镐头……营房工具间内,一级上士谷保伟正在清点巡线所需物品。随后,他在营房前吹响了集合哨。今天,他要带领所在班组执行巡线任务。

  这支分队担负多个方向数百公里的光缆维护抢修任务,是全团条件最艰苦的单位之一。近年来,虽说条件改善了不少,单是光缆抢修车,就更新了好几代。但对巡线兵来说,双脚仍是依靠最多的“交通工具”。

  车出营门没多远,就停在一条数百米长的斜坡下。谷保伟给几名新兵,讲起关于这条坡的故事——

  分队组建之初,驻地一片荒芜。官兵们白手起家,开启创业之路。由于通往营区的道路还没有修通,许多建设物资、仪器设备,只能靠肩扛手提从这条斜坡运进来。时间一久,官兵们就把这条坡称作“奋斗坡”。

  在这里,谷保伟一干就是16年。一次,夜间抢修线路,他翻山越岭寻找故障点,突然脚下一滑,失去平衡,多亏战友及时拉住,才没有掉下山崖。那天晚上,他和战友们奋力抢修,一直忙到天亮。直到返回营区,谷保伟才觉得左臂疼痛难忍,到医院一查,才发现左肘关节已经骨折。

  这些年,有好几次离开这里的机会,但谷保伟从来没有想过换地方。“奋斗的过程很苦也很累,但为使命付出却让人有使不完的劲。”谷保伟对战友们说,“或许这就是大家常年坚守深山密林,经年累月与寂寞为伴,却又总是保持蓬勃朝气的原因。”

  “越奋斗,越能加速人的成长。”眼下,新兵们对谷保伟这句话的理解还不深刻,但谷保伟并不担心。因为他相信要不了多久,“奋斗坡”就会成为这些青年官兵的成长印记,融入他们的血脉。

  谷保伟的自信不无道理。因为条件艰苦,每年新分来的战士总要经历一阵思想波动,但这个分队战士的留队率,又总是全团最高。从这里走出的每名战士、每个干部,都是响当当的。

  曾在这里任分队长的李进成,有一年带领官兵参加地方抗洪抢险救灾。他带车涉水前进的照片,一度走红网络,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最牛军车”。

  “多年来,‘奋斗坡’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令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前不久,李进成受邀回到分队,与新战友分享心得时说,“如今的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艰苦奋斗的传统永远不能丢,我们要当好新时代的奋斗者。”

  一个新的任务来临,官兵们又站在“奋斗坡”前,大学生新兵陈炜世说:“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需要我们每个人奋勇拼搏,朝着宏伟蓝图一步步迈进。”

  这位梦想着有一天能上发射场的士兵,迎来自己第9次外勤任务。他知道,前方或许充满荆棘坎坷,但自己的前行脚步,会越来越扎实、越来越坚定。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绝非单纯就业教育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高凯)“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更加注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27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介绍《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时表示,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但绝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 ...

    时间:12-27
  • 如何防范“乙类乙管”措施调整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国家卫健委回应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马帅莎)自2023年1月8日起,中国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就如何防范措施调整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7日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专家予以回应。  当日,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

    时间:12-27
  • 中共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正风肃纪工作的通知》

      12月25日,中共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正风肃纪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严明纪律要求,强化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节日氛围,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

    时间:12-27
  • 中俄“海上联合-2022”联合军事演习结束

      新华社济南舰12月27日电(记者黎云、孙鲁明)为期7天的中俄“海上联合-2022”联合军事演习27日在我东海某海域结束。中俄联合编队在完成演习全部课目后,举行了海上闭幕式和分航仪式。这是自2012年来中俄海军举行的第11次海上联合演习。  根据中俄两军年度军事合作计划,“海上联合-2022”联合军事...

    时间:12-27
  • 国家卫健委:白肺占比非常低

      中新网12月27日电(刘欢)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现在出现白肺这样情况的占比是非常低的。现在网络上大家说的白肺有的不是真正的白肺,有的也没有达到很严重的程度,把它误称为白肺。不仅仅是新冠病毒,多个病原体都可以引发肺部炎症,像呼吸道合胞病...

    时间:12-27
  • 国家卫健委:现在的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无关

      中新网12月27日电(刘欢) 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现在出现的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并且当前流行的仍然是奥密克戎。不是只要肺部出现了炎症就都叫白肺,白肺实际上是一个比较严重肺炎的表现,一般来讲,肺部炎症中渗出比较多,也就是白色...

    时间:12-27
  • 国家卫健委:以推行分级诊疗扩充发热门诊医疗资源

      中新网12月27日电(刘欢)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扩充发热门诊医疗资源的措施之一是要推行分级诊疗,要求在城市以地级市为单位,划分网格化的医联体,在农村则以县为单位,组建县域医共体,利用分级诊疗的模式,充分发挥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作用。...

    时间:12-27
  •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我们打的是有准备之仗,而绝不是被动放开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马帅莎)针对中国依法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中国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27日在北京表示,我们打的是有准备之仗,而绝不是被动的放开。  当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李斌在会上作上述表示。  李...

    时间:12-27
  • 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活动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中共中央组织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通知提出,要加大走访慰问工作力度...

    时间:12-27
  • 国家卫健委: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

      中国国家卫健委: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马帅莎 张素)“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重点是强化服务和保障。”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2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根据中国官方此前印发的《关于...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