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

2022-12-27 12:16:06

来源:国家卫健委网站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

  为指导全国各地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监测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

  及时动态掌握人群感染发病水平和变化趋势,科学研判和预测疫情规模、强度和流行时间,动态分析病毒株变异情况,以及对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及检测试剂敏感性的影响,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病例报告监测。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现行规定开展病例诊断报告,按照要求做好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报告与订正。根据病情变化24小时内订正临床分型,病例出院后24小时内填报出院日期,病例死亡后24小时内填报死亡日期和死因诊断。动态分析病例,特别是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病例变化趋势。对发现的重症、危重症、死亡病例和其他特殊病例,疾控机构要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按要求上传相关流调报告。

  (二)核酸和抗原检测监测。

  各地要利用属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和居民自行测定抗原信息收集渠道(平台),每日收集和逐级报告人群核酸检测和居民自行抗原检测数及阳性数。动态分析人群感染和发病情况。

  (三)哨点医院监测。

  各地依托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哨点医院,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监测。每日统计门(急)诊和住院患者人数、具有急性发热呼吸道症状人数、核酸检测数和阳性数、抗原检测数和阳性数,按照流感监测网络流程上报。要及时将病毒变异株全基因序列上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动态分析门(急)诊和住院患者人数、急性发热呼吸道症状患者人数、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等变化趋势和病毒株变异情况。

  (四)重点机构监测。

  各地对辖区内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开展疫情监测,对机构内被照护人员和工作人员开展健康监测和定期抗原或核酸检测。及时发现感染者和暴发疫情,控制机构内疫情传播。

  (五)学生症状监测。

  省会城市选择城区内若干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开展哨点监测。学校对在校学生每日开展发热、干咳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监测,根据需要进行核酸和抗原检测。动态分析中小学生新冠病毒感染变化趋势。

  (六)病毒变异监测。

  各地对部分陆路、航空和海港口岸城市入境人员、哨点医院就诊患者、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中核酸检测阳性标本,以及重症和死亡病例标本等开展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将序列按时报送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实时掌握病毒株变异趋势,及时捕获新变异株,分析变异对病毒特性、免疫逃逸能力等的影响。

  (七)新冠病毒污水监测。

  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布点探索性开展污水监测,采集污水处理厂污水样本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基因测序,动态了解环境样本阳性率和病毒量变化,跟踪污水阳性样本的病毒基因序列变化。各地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监测点。

  三、监测信息报送

  各地监测预警专班要按照《关于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国卫明电〔2022〕521号)要求,以及监测系统要求,按照规定时间及时上报监测信息。

  四、监测预警分析

  各地要组织业务能力强的专家和团队参加监测预警专班,强化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学模型等技术优势,增强数据自动分析和辅助研判能力,提高监测预警准确性和敏感性。要每日分析疫情监测信息,科学研判疫情规模、强度和范围,预测疫情变化趋势和流行时间,评估疫情风险,及时为各地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五、组织实施

  监测工作由国家疾控局总体组织协调,由中国疾控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省(区、市)成立监测预警专班,负责工作的组织落实。各地疾控机构、医疗机构、教育部门、部分重点机构(如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负责完成有关监测工作和信息报告工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绝非单纯就业教育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高凯)“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更加注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27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介绍《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时表示,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但绝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 ...

    时间:12-27
  • 国家卫健委: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

      中国国家卫健委: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马帅莎 张素)“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重点是强化服务和保障。”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2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根据中国官方此前印发的《关于...

    时间:12-27
  • 我国拟修改民事诉讼法健全涉外民商事诉讼制度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罗沙、齐琪)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27日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将通过构建公正、高效、便捷的涉外民商事诉讼制度,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全球争议解决领域的吸引力。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作关于草案的说明时介绍,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是1991年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

    时间:12-27
  • 2022年终策划:跨越

      央视网消息:跨越岁月的经纬,我们一起走过非凡的2022。面对质疑、险阻和挑战,我们实现了怎样的跨越?是不拘泥于熟悉生活的突破?是去闯一条难而正确的路?还是寻找心中新的锚碇?  时间是忠诚的记录者。跨越365个日日夜夜,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触碰心底的柔软;总有些事,值得铭记;总有些人,印在脑海......让...

    时间:12-27
  • 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优化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管辖规定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罗沙、齐琪)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草案优化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管辖规定,完善行政申请再审管辖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作关于草案的说明时介绍,随着经济社会形势发展变化,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多元。为深入贯彻...

    时间:12-27
  • 民诉法修改拟完善虚假诉讼认定规则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罗沙、齐琪)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草案针对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司法实践反映集中的问题作出回应,其中完善了虚假诉讼认定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作关于草案的说明时介绍,草案进一步明确侵害法益范围,将虚假诉讼侵...

    时间:12-27
  • 增值税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保持现行税制框架和税负水平基本不变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申铖、王雨萧)增值税法草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立法总体上按照税制平移的思路,保持现行税制框架和税负水平基本不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增值税改革作为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制度性举措,各项改革工作...

    时间:12-27
  • 国家卫健委: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开设发热门诊超过1.6万个

      中新网12月27日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27日下午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截止12月25日,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超过1.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超过4.1万个。  焦雅辉表示,随着疫情发展进入到不同阶段,各个地方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现在...

    时间:12-27
  • 一份法案告诉全世界:谁才是台海问题的始作俑者

      【中国网评】一份法案告诉全世界:谁才是台海问题的始作俑者  在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上,美方再次重申的“四不一无意”言犹在耳。但仅仅过去一个月,美方就用实际行动自我打脸,弃大国信誉和责任于不顾。  北京时间12月24日,美国“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经总统拜登签署成法。法案总额近8580亿美元,比...

    时间:12-27
  • 中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一号04星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马帅莎 喻鹏 王茄欢 郝明鑫)北京时间12月27日15时3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北京...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