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第一观察|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引农业强国建设

2022-12-27 13:13:09

来源: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

  总书记这篇重要讲话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

  (一)锚定一个目标抓“三农”

  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

  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一贯要求就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切忌贪大求快、刮风搞运动,防止走弯路、翻烧饼,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抓好“重要任务”

  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

  以“三个转移”支持“五个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强调“头等大事”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要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

  (四)把握“中心任务”

  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在此次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始终惦记着农业强国,更惦记着农民致富:

  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

  “中心任务”与“底线任务”密不可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农民情结,强调“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这回答了农业强国建设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

  (五)坚持“双轮驱动”

  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要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解决好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要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统一起来,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

  要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六)“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

  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治教育,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自觉遵守村规民约。

  (七)强调“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要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

  要加大对涉农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三农”工作本领,改进工作作风,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策划:霍小光

  主笔:王立彬

  统筹:韩洁、朱冬菊、王绚

  视觉 | 编辑:张舒宁、古一平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绝非单纯就业教育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高凯)“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更加注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27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介绍《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时表示,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但绝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 ...

    时间:12-27
  • 我国拟修改民事诉讼法健全涉外民商事诉讼制度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罗沙、齐琪)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27日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将通过构建公正、高效、便捷的涉外民商事诉讼制度,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全球争议解决领域的吸引力。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作关于草案的说明时介绍,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是1991年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

    时间:12-27
  • 2022年终策划:跨越

      央视网消息:跨越岁月的经纬,我们一起走过非凡的2022。面对质疑、险阻和挑战,我们实现了怎样的跨越?是不拘泥于熟悉生活的突破?是去闯一条难而正确的路?还是寻找心中新的锚碇?  时间是忠诚的记录者。跨越365个日日夜夜,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触碰心底的柔软;总有些事,值得铭记;总有些人,印在脑海......让...

    时间:12-27
  • 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优化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管辖规定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罗沙、齐琪)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草案优化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管辖规定,完善行政申请再审管辖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作关于草案的说明时介绍,随着经济社会形势发展变化,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多元。为深入贯彻...

    时间:12-27
  • 民诉法修改拟完善虚假诉讼认定规则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罗沙、齐琪)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草案针对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司法实践反映集中的问题作出回应,其中完善了虚假诉讼认定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作关于草案的说明时介绍,草案进一步明确侵害法益范围,将虚假诉讼侵...

    时间:12-27
  • 增值税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保持现行税制框架和税负水平基本不变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申铖、王雨萧)增值税法草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立法总体上按照税制平移的思路,保持现行税制框架和税负水平基本不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增值税改革作为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制度性举措,各项改革工作...

    时间:12-27
  • 国家卫健委: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开设发热门诊超过1.6万个

      中新网12月27日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27日下午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截止12月25日,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超过1.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超过4.1万个。  焦雅辉表示,随着疫情发展进入到不同阶段,各个地方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现在...

    时间:12-27
  • 一份法案告诉全世界:谁才是台海问题的始作俑者

      【中国网评】一份法案告诉全世界:谁才是台海问题的始作俑者  在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上,美方再次重申的“四不一无意”言犹在耳。但仅仅过去一个月,美方就用实际行动自我打脸,弃大国信誉和责任于不顾。  北京时间12月24日,美国“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经总统拜登签署成法。法案总额近8580亿美元,比...

    时间:12-27
  • 中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一号04星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马帅莎 喻鹏 王茄欢 郝明鑫)北京时间12月27日15时3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北京...

    时间:12-27
  • 中国是否从下个月开始发放旅游签证?外交部回应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薛伟 摄  有记者提问,中方发布了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这是否意味着中方从下个月开始发放旅游签证?  汪文斌表示,目前新冠大流行尚未结束,中方将继续根据疫情形势发展,科学动态调整...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