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专家建议:建立低温津贴专项制度彰显法律“温度”

2022-12-27 04:24:55

来源:法治日报

  低温津贴频频“遇冷” 各地政策标准不一 专家建议

  建立低温津贴专项制度彰显法律“温度”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冬天对于北京市丰台区的环卫工人老魏来说最为难熬,气温骤降,“速冻”模式让他在工作时不得不多戴一副手套来御寒。

  像老魏这样大冷天依然从事户外工作的人并不在少数,但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他们中绝大多数并不知道低温津贴为何物,在他们看来,单位发放的手套、帽子等御寒衣物已经算是“福利”了。

  “低温津贴是用人单位给予低温作业劳动者的法定劳动津贴,应当予以重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关于低温津贴的国家政策较少,且低温津贴的发放缺乏标准和监管,因此低温津贴年年“遇冷”,难以让符合条件的户外劳动者受益。

  “低温津贴落地还需法律制度予以保障。”刘俊海建议,低温津贴要像高温津贴一样,由国家层面出台专项制度,明确低温津贴界定和发放标准,明晰法律责任,彰显法律“温度”。

  被“忽视”的低温津贴

  “现在还不算最难熬的时候,手起码还能握得住家伙。”做了8年环卫工人的老魏早已习惯了在寒风刺骨的天气下工作,他最怕下大雪的时候,因为凌晨三点多就要到马路上铲雪,即便“全副武装”,干完活下来,手也会冻得“连手套都摘不下来”。

  棉袄、棉帽、手套、护膝……公司配备的御寒物资在老魏看来比较齐全,但至于经济上的直接补贴——低温津贴,这么多年他不仅从来没收到过,甚至从没听说过。

  和老魏相比,快递员刘臣刚更“悲催”,每年冬天他只能从公司领取到印有公司标识的棉服,其他御寒装备均需自备。每到冬天,他都得自行购买电动车把套和防风车衣,但对于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骑行的快递员来说,这些装备聊胜于无。

  刘臣刚每次看到价格便宜的裤子,都会多买几条大号的,这样就能通过多穿几条裤子来御寒。刘臣刚的工资是按件计费,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享受低温津贴,只希望冬天的风别吹得那么猛烈。

  从记者调查来看,低温津贴的发放情况并不乐观。事实上,与炎炎夏日的高温津贴相比,寒冬腊月的低温津贴确实一直鲜被提及。

  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的《最低工资规定》曾明确提到过“低温津贴”,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中班、夜班、高温、低温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刘俊海指出,目前除了在《最低工资规定》中有所涉及外,国家层面并没有针对低温津贴出台专项规定,低温津贴一直缺乏统一明确的政策,沦为“纸上福利”。

  尽管低温津贴被“忽视”,但低温环境下工作带来的危害性却不容小觑。

  记者注意到,2013年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冻伤”列为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015年修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也将“低温”列为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进行管理和防护。

  各地政策标准不一

  谈及低温津贴,不少人联想到了高温津贴,与低温津贴的“遇冷”不同,如今国家高温津贴的发放已经相对完善。

  2012年6月,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高温天气和高温作业作出界定,其中明确规定“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办法》同时规定了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用人单位违反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

  “《办法》的出台使高温津贴有了法治保障,得到了较好落实。”刘俊海指出,相较于高温津贴,低温津贴在国家层面一直缺乏全国性、系统性的规定,对于低温津贴如何发放,当前也并无明确标准。

  在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看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低温津贴地域性较为明显,而且相较我国大部分地区受高温影响较大,低温影响的连续性和广泛性相对较小。

  记者注意到,一些气温相对寒冷的地方针对低温津贴出台了相对细化的地方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曾在2013年10月出台高温高寒天气室外作业的高温高寒岗位津贴支付标准。凡是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25℃(含-25℃)以下高寒天气室外连续作业4小时(含4小时)以上,劳动者可领取每个月230元的高寒岗位津贴。

  但对于这一低温津贴发放标准,不少户外劳动者觉得过于“苛刻”。

  根据1994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低温作业分级》规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摄氏度即为低温作业。此外,要在-25℃以下的温度下室外连续工作4小时的条件也很难达到。

  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哈尔滨市寒冷季节室外劳动保护规定》明确了寒冷季节是指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向寒冷季节从事室外劳动岗位、工种的劳动者发放低温津贴,具体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所需费用从用人单位成本中列支。

  2021年11月,吉林省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发布全省高温和低温津贴标准的通知》中也规定,低温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发放时间为每年12月至次年2月。

  亟待出台专项法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

  “低温津贴与高温津贴都是对特殊天气环境下的劳动者给予的法定津贴,不应区别对待,低温津贴同样需要法治护航。”刘俊海建议参考《办法》,在国家层面出台低温津贴专项政策法规,明确并细化低温津贴的界定、发放标准等关键内容。

  考虑到我国南北方冬季气温差别较大,刘俊海认为国家层面可以在发放条件、费用标准、范围等方面提供基本制度设计,相关省份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细化,进一步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制度。

  除地域外,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室副主任王天玉认为,应针对行业特点,对环卫工人、室外装修工、快递外卖员等明显具有低温工作性质的行业,完善薪酬制度规范,促进低温津贴落地。

  要避免相关制度沦为一纸空文,必须要明晰监管职责并强化法律责任。刘俊海指出,国家层面出台的低温津贴专项制度应明晰监管部门和监管机制,明确用工方拖欠低温津贴的法律责任,建立相关追责制度,增强落实低温津贴的可操作性。

  劳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当前国家低温津贴相关政策仍需完善,但用人单位也应给劳动者提供必要的保护,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刘俊海说。

  低温津贴落实还需多部门发挥合力。王天玉补充指出,工会组织应为劳动者“撑腰”,通过行业工会、企业工会等,掌握劳动者低温作业相关情况,充分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作用。已出台相关政策的地方劳动监察部门也应积极履职,督促用人单位按照相关政策要求,严格落实低温津贴的发放。(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沈德咏被公诉 曾被指“从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沦为法律秩序的践踏者”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官方27日通报,十三届全国政协原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主任沈德咏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近日,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已向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方起诉指控称,沈德咏利用担任...

    时间:12-27
  • “乙类乙管”后中国回到疫情前状态?专家:各地将面临疫情流行压力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是否意味着中国完全回到疫情前的状态?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指出,中国国内疫情总体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未来一段时间各地将陆续面临疫情流行的压力。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于2023...

    时间:12-27
  • 最高法:快递外卖员工作量明显不合理导致超时不能扣减应得报酬

      中新网12月27日电(记者 阚枫) 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稳定就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文件要求,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文件明确,劳动者因不可抗力、见义勇为、紧急救助以及工作量或者劳动强度明显不合理等非主观因素,超时完成工作任务或者受到消费者差评,主张不能因此扣减应...

    时间:12-27
  • 《学习二十大精神专家系列谈》出版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为配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方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更好地理解掌握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相关要点和基本内容,《学习二十大精神专家系列谈》一书近日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党建网组织编写,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髓要义和重要理...

    时间:12-27
  • 国内是否仍有德尔塔毒株流行?抗新冠病毒药物怎么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题:国内是否仍有德尔塔毒株流行?抗新冠病毒药物怎么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顾天成  近期,部分地方新增感染者处于快速增长期,各地想方设法保健康、防重症。目前国内是否仍有德尔塔变异株流行?抗新冠病毒药物该怎么用?针对公众关心的...

    时间:12-27
  • 教育部: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但决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

      中新网12月27日电 教育部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有关情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会上表示,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更加注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是...

    时间:12-27
  • 中职、高职学校每年为国家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中新网12月27日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27日表示,近年来通过各方面努力,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幅增长,中职、高职学校每年为国家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职、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规模上,已分别占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2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

    时间:12-27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辽宁抚顺雷锋学院: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中新网沈阳12月27日电 题:辽宁抚顺雷锋学院: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作者 李晛 韩宏  六十年,一个甲子岁月;六十年,一种精神坚守。  1962年8月15日,因为一次意外,雷锋在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军营驻地因公殉职,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的芳华。  对一个人的怀念,莫过于在他走后,还有无数人在讲述着他...

    时间:12-27
  • “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简版来了

      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要点如下→  ■ 关于核酸检测  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对医疗机构收治的有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门急诊患者、具有重症高风险的住院患者、有症状的医务人员开展...

    时间:12-27
  • 诈骗、囚禁致307人受害3人死亡 台湾检方起诉29人

      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检警11月间宣布侦破求职诈骗虐囚案,于淡水、中坜等地救出被害人,并查出3人身亡遭弃尸。士林地检署今天(27日)起诉主嫌陈某、傅某等29名被告,并对陈某、傅某求处无期徒刑。  士林地检署发布新闻稿表示,警方认定傅姓女子等人涉犯私行拘禁致死等罪嫌,依法向...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