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热评|让农民的腰包更鼓、干劲更足

2022-12-26 09:42:5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要求“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可以说,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是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目标。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31元,相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农民的钱包又鼓了一些,获得感和幸福感又多了一些。但与此同时,受各种因素影响,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压力加大,部分地区农产品产销不畅,农资价格上涨推高农业生产成本,农民增收面临新的较大压力。

  农民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主体。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安排夏粮小麦促壮稳产补助资金60多亿元,累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共400亿元,再次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持续出台的惠农政策,目的就是为了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无论是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还是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都要继续加大支农投入,提升惠农政策效能,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农产品长得好,也卖得好。

  产业兴,农民富,农村旺。务工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出务工增收方面,一些地方探索“培训+输出+品牌”的发展模式,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打造特色劳务品牌促进高质量就业。在就地就近就业方面,从农产品加工企业到农村电商,从休闲农业到乡村旅游,更多农民正在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既立足乡村资源发展产业,也提高劳动技能稳岗就业,才能加快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

  还要看到,农村还有大量“沉睡的资源”。处理好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就要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统一起来,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比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让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等。通过挖掘农村资源要素价值增加财产性收入,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释放改革红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潜力点。

  当然,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大前提,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意味着,必须进一步健全农村居民医疗、养老保障体系,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只有发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兜底作用,切实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才能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兴旺筑牢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多渠道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民腰包更鼓、干劲更足,这是美好的期盼,也是发展的必然。(央视新闻客户端 文丨岚山)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为人类发展进步汇聚文明力量(2022·年终专稿)

      “我们从彼此古老文明中汲取智慧,共同弘扬‘重和平、尚和谐、讲信义、求真知’的文明真谛。”12月9日,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再次从文明发展的视角,倡导加强文明对话,共同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

    时间:12-26
  • 外贸稳中向好彰显经济韧性

      日前,海关总署发布了2022年前11个月外贸数据,我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1.9%;贸易顺差5.34万亿元,扩大42.8%。在全球经贸增长乏力、地缘政治冲突的背景下,对外贸易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外贸发展的强劲韧性,也为...

    时间:12-26
  • 主播说联播|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力!

      近日,《新闻联播》报道了各地民营企业创新前行的故事。从这些企业身上,能看到一个共同点,戳视频↓↓↓视频:主播说联播丨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力!来源:新闻联播  最近看《新闻联播》,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不少民...

    时间:12-26
  • 新青年|他们的梦想,是从“大海”到“星辰”

    视频:他们的梦想,是从“大海”到“星辰”来源:新华社客户端《新青年纪录》“中国@新青年”第7期《星辰大海间》中国·黄海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上发射团队1号指挥员冯伟既能保证陆地发射任务又能兼顾海上技术开拓我国有一支“两栖”发射团...

    时间:12-26
  •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与多国护航海军进行联演 架起友谊桥梁

      从2008至今,海军走向深蓝的步伐越来越快。“护航在远海,战斗在远海,训练在远海”,一支支编队、一艘艘舰艇、一批批舰员,在亚丁湾护航这个特殊练兵场苦练精飞。而护航也为国际社会打开了了解中国海军的“窗口”。  从太平洋到印度洋、大西洋,军舰的航迹越走越远,持续扩大了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传...

    时间:12-26
  • 中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电 (刘文文)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12月26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2023年一季度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6046对,较现图增加63对;开行货物列车10894对,较现图增加50对。  国铁集团运输部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运输需求变...

    时间:12-26
  • 广州“平民市长”黎子流:昔日改革先锋 退休醉心传扬广府文化

      中新网广州12月26日电 题:广州“平民市长”黎子流:昔日改革先锋 退休醉心传扬广府文化  中新网记者 蔡敏婕  “得就得,唔得返顺德”(粤语,意为:行就行,不行就回顺德)流传甚广,很多人因这句“名言”认识黎子流。  1990年至1996年间担任广州市市长的黎子流,至今依然是羊城民众念念不忘且喜爱的“平...

    时间:12-26
  • 《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正式印发实施

      国家林草局今天(26日)发布,由国家林草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经国务院审批同意,已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  《规划》提出,到2025年,规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3000万亩;到2030年,规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86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

    时间:12-26
  • “数说”中国标准动车组十年

      ◎通 讯 员 金万宝 本报记者 杨 仑  穿行于各地的高铁动车组,宛若一条条巨龙,给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功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中国标准动车组家族不断壮大……  如今,中国标准动车组不仅开进了世界屋脊高寒、高原...

    时间:1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