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北京发布第四批市级重大应用场景 总投资90亿元

2022-12-24 20:53: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2022中关村论坛系列技术交易活动——场景发布与供需对接专场活动近日线上举办,发布第四批市级重大应用场景,聚焦智慧交通及智能运输、数字城市及智能治理、数字民生与文旅商圈、绿色低碳与智能制造4大领域,总投资额约90亿元。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一级巡视员侯云表示,场景创新是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实现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开展应用场景建设对加速底层关键技术迭代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培育企业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第四批市级重大应用场景将聚焦智慧交通及智能运输、数字城市及智能治理、数字民生与文旅商圈、绿色低碳与智能制造4大领域,现正式向全社会公开发布30项应用场景清单,诚挚欢迎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参与中关村论坛技术交易系列活动以及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发布活动,与应用场景建设单位开展对接合作。

  30项第四批应用场景总投资额约90亿元

  据悉,自今年4月份以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启动了第四批市级重大应用场景征集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共征集189个应用场景项目,按照技术前沿性、场景示范性、产业发展带动性等遴选标准,经过项目凝练、专家评审,最终形成了30项第四批市级重大应用场景,已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一是聚焦首都发展大局和重大问题。围绕首都交通、水务、应急、政务等城市治理及民生改善难点重点,以场景应用需求为导向,探索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同时,面向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新首钢等重点区域场景创新,形成体现首都特色和区域禀赋的亮点场景。

  二是聚焦场景示范引领作用。在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率先在场景设计开发、技术创新性应用等方面大胆创新,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场景应用示范标杆。

  三是聚焦前沿技术应用及新技术迭代创新。围绕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应用,实现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应用从0到1突破,场景项目预计可带动近百项技术创新点,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四是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的场景开放活力。第四批应用场景总投资额约90亿元,在30个重大应用场景中,央企、国企、领军企业为投资建设主体占比70%以上,企业成为场景设计开发、资源开放和应用示范的实施主体。

  推介一批典型应用场景项目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围绕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应用,以首都交通、水务、应急、政务等城市治理及民生改善痛点难点为牵引,面向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新首钢等重点区域,宣传推介一批典型应用场景项目。

  一是数字城市及智能治理领域,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燃气集团等单位代表,介绍了海淀区智慧城市治理、政务服务区块链应用、地震灾害评估与监测、北京智慧水务建设、城市地下管网安全风险监测等典型应用场景项目。

  二是智慧交通及智能运输领域,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北京地铁公司、美团等单位代表,介绍了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面向复杂场景的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策略辅助决策系统研发与示范、城市环境自动配送系统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等典型应用场景项目。

  三是数字民生与文旅商圈领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北京超高清视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河图等单位代表,介绍了AI赋能的就医全链条服务、中轴线遗产点原生空间的智能再造、户外8K超高清大屏系统建设、智慧商圈等典型应用场景项目。

  四是绿色低碳与智能制造领域,三一智造、商飞、京东物流等单位代表介绍了灯塔工厂、氢能无人机智能巡检示范、供应链物流碳排管理等典型应用场景项目。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表示,将着力打造市级重大应用场景,加大对应用场景资金支持力度,搭建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平台。(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以科学繁荣发展造福各国人民(2022·年终专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不断为全人类赋能、为共同发展助力。进一步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与合作,以科学繁荣发展造福各国人民,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 ...

    时间:12-25
  • 加强国际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国际论坛)

      日前,《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作为大会主席国,中国为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充分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得到国际...

    时间:12-25
  • 突破县域发展“人才瓶颈”

      【人才是第一资源·笔谈】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建设人才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受大城市虹吸效应影响,县域对人才的吸引力一直处于弱势。切实增...

    时间:12-25
  • 习近平: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时间:12-25
  • 王毅:汇聚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合力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 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2022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表示,面对国际格局变革动荡,多重危机肆虐侵袭,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坚定地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维护国际道义、拓展共同利益,打造了发展中国家平等相待、真诚互助的新典范。  王毅表示,一是...

    时间:12-25
  • 王毅谈2023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六大任务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 (黄钰钦 谢雁冰)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2022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表示,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新征程充满光荣和梦想,也面临风高浪急的考验。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

    时间:12-25
  • 王毅谈新征程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八个坚持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 (黄钰钦 谢雁冰)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2022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外交之所以在变局中劈波斩浪,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每个关键节点作出正确战略判断和决策部署;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创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

    时间:12-25
  • 王毅:坚持中欧友好合作取向 打造亚欧大陆稳定锚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 (黄钰钦 谢雁冰)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2022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表示,中欧合作关乎全球格局稳定和亚欧大陆繁荣。友好是中国对欧政策的主基调,合作是中国对欧政策的总目标。我们乐见欧洲加强战略自主,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期望欧盟在国际事...

    时间:12-25
  • 粮食安全基础稳固

      经济日报年终述评⑥:粮食安全基础稳固  今年我国粮食再次高位增产,“大国粮仓”更加充盈,百姓的“米袋子”更加殷实。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建设,加快构建新时代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大...

    时间:12-25
  • 王毅谈中美关系:渲染竞争有百弊而无一利,寻求合作是必需而不是选择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 (黄钰钦 谢雁冰)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2022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表示,世界要好起来,大国要作表率。大国如何相处,攸关人类前途。中国从对世界、对历史负责的高度,积极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  王毅说,我们...

    时间:1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