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

2022-12-21 15:09:42

来源:人民日报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和音)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是一个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框架”,具有里程碑意义。“框架”的达成为人类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注入了信心

  当地时间12月19日凌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框架”,具有里程碑意义。

  大会通过60余项决议,在“框架”目标、资源调动、遗传资源数码序列信息等关键议题上达成了一致。确立了“3030”目标,即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等系列目标;建立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明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支持措施。“框架”将指引国际社会携手遏止并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推动生物多样性恢复进程,共同迈向2050年与自然和谐共生愿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框架”的达成无疑为人类与自然带来了新的希望。

  习近平主席去年10月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近日向《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大会最终取得积极成果提供了重要政治推动力。作为COP15主席国,中国一直不遗余力地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中方推动大会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通过《昆明宣言》,为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指明正确方向。自COP15第一阶段会议至第二阶段会议开幕前,中方主持召开近40次公约主席团会议,100多场不同层级的双边和多边会议,推动各方凝聚共识。中方还充分利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气候变化沙姆沙伊赫大会等重要场合和时机,与各方就推动第二阶段会议取得成功进行沟通协调。《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表示,“框架”的达成“不仅是中国的胜利,也是中国引领下世界的胜利”。

  “框架”的达成为人类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注入了信心。生物多样性丧失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必须践行多边主义。COP15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历史上高级别代表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充分体现了各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进程的政治意愿。在谈判磋商过程中,面对关键难点议题,各方本着最大的包容性,为达成共同目标相向而行,充分展现了合作精神。事实再次证明,合作才能办成大事,办成好事,办成长久之事。

  “框架”已经达成,关键在于落实。各方要将共识转化成有效的政策、扎实的行动、具体的项目。全球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多位于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在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方面迫切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发达国家承诺到2025年每年至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00亿美元,到2030年每年至少提供300亿美元,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发达国家应切实兑现承诺,在经费投入、技术转让、人员培训等方面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

  生态兴则文明兴。国际社会应携手努力,坚定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形成保护地球家园的强大合力。中国将积极推动“框架”执行落地,支持发展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加强与发达国家交流合作,与各方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东西问|牟岱:“查海巨龙”何以是中华民族万年文化史的精神标识?

      中新社沈阳12月21日电 题:“查海巨龙”何以是中华民族万年文化史的精神标识?  ——专访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牟岱  作者 孟令卓  20世纪80年代,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查海村出土的石堆“查海龙”等文物轰动国内外考古学界,奠定了北方辽河流域溯源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基石。中华...

    时间:12-21
  • 求是网评论员:永远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我们党从这里出发,走上抗日前线,走向解放战场,东渡黄河、进驻西柏坡、挺进北京城。70多年后的今天,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铿锵迈步,开启新的伟大出发。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

    时间:12-21
  • 刘建超视频会见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12月21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应约视频会见在华访问的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就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加强政党交往,推动中澳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等交换意见。...

    时间:12-21
  • 东西问|朱虹、艾伦·麦克法兰:英文版《汤显祖传》如何让世界读懂戏剧作品背后的人文中国?

      中新社南昌12月21日电 题:英文版《汤显祖传》如何让世界读懂戏剧作品背后的人文中国?  ——专访南昌大学教授朱虹、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  中新社记者 姜涛  作为和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齐名的世界文学巨匠、大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临川四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

    时间:12-21
  • 东西问|陈伟武:古文字学如何“冷门不冷,绝学不绝”?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电 题:古文字学如何“冷门不冷,绝学不绝”?  作者 陈伟武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饶宗颐研究院执行院长  12月20日,“汉语盘点2022”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稳”“党的二十大”“战”“俄乌冲突”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

    时间:12-21
  • 新闻背景:中国民主同盟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名称改为中国民主同盟。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盟与中国...

    时间:12-21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词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词各位代表,同志们:  值此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之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民盟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中国民主同盟诞生于...

    时间:12-21
  •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丁薛祥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21日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  贺词指出,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统...

    时间:12-21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有...

    时间:12-21
  • 最新调查:数字支付成为七成台湾民众付款首选

      中新社台北12月21日电 万事达卡21日发布的《台湾消费者数位金融及支付趋势调查》显示,七成以上台湾民众在日常消费时首选数字支付。而在过去一年间,每十名消费者中就有一人不再使用现金支付,显示台湾民众对数字支付的高度依赖。  综合中时新闻网、联合新闻网、《工商时报》等台湾媒体报道,根据台...

    时间:1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