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主要成果盘点

2022-12-21 13:09:4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加拿大蒙特利尔12月20日电(记者林小春 陈琛)当地时间20日凌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取得圆满成功。

  COP15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中国是大会主席国,引领和推动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最重要的预期成果“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

  以下为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主要成果:

  1.会议通过62项决定。近40个缔约方、利益攸关方宣布一系列重大行动与承诺。

  2.会议通过历史性的“框架”成果文件。这是在当前形势下,各缔约方坚持多边主义,同时综合考虑各缔约方、利益攸关方的关切和诉求,最终达成的一个富有雄心、平衡、务实、有效、强有力且具变革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将指引各方共同努力遏制并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让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并惠益全人类。

  3.包括“框架”成果文件在内,最有分量的文件共有6份,于19日凌晨率先通过。它们分别是:“框架”,“框架”的监测框架,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资源调动,能力建设、发展和科技合作,规划、监测、报告和审查机制。

  4.“框架”设立了到2050年的4个长期目标和到2030年的23个行动目标,历史性地纳入了DSI的落地路径,历史性地决定设立“框架”基金,历史性地描绘了2050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DSI惠益分享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十分突出,也是各缔约方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次会议历史性地将DSI纳入到“框架”的推进进程,并提供了下一步的路线图,提出到2030年促进更多地分享DSI产生的惠益。

  在资金资源调动方面,“框架”要求全球环境基金尽快在2023年设立一个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通过一个特别信托基金来支持“框架”的实施,直至2030年。“框架”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到2025年每年提供200亿美元,到2030年每年300亿美元,提出了到2030年从各个渠道包括从官方发展援助、金融机构、私营部门等方面每年调集2000亿美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

  5.“框架”确立了“3030”目标,即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这是一个有雄心的目标。2010年通过的“爱知目标”提出到2020年保护17%的陆地和10%的海洋。除少数国家外,多数没有完成这个目标。

  6.“框架”到2030年的行动目标还包括: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区域30%、外来入侵物种引入减半、高危化学品使用减半、全球食物浪费减半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东西问|牟岱:“查海巨龙”何以是中华民族万年文化史的精神标识?

      中新社沈阳12月21日电 题:“查海巨龙”何以是中华民族万年文化史的精神标识?  ——专访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牟岱  作者 孟令卓  20世纪80年代,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查海村出土的石堆“查海龙”等文物轰动国内外考古学界,奠定了北方辽河流域溯源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基石。中华...

    时间:12-21
  • 求是网评论员:永远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我们党从这里出发,走上抗日前线,走向解放战场,东渡黄河、进驻西柏坡、挺进北京城。70多年后的今天,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铿锵迈步,开启新的伟大出发。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

    时间:12-21
  • 刘建超视频会见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12月21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应约视频会见在华访问的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就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加强政党交往,推动中澳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等交换意见。...

    时间:12-21
  • 东西问|朱虹、艾伦·麦克法兰:英文版《汤显祖传》如何让世界读懂戏剧作品背后的人文中国?

      中新社南昌12月21日电 题:英文版《汤显祖传》如何让世界读懂戏剧作品背后的人文中国?  ——专访南昌大学教授朱虹、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  中新社记者 姜涛  作为和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齐名的世界文学巨匠、大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临川四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

    时间:12-21
  • 东西问|陈伟武:古文字学如何“冷门不冷,绝学不绝”?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电 题:古文字学如何“冷门不冷,绝学不绝”?  作者 陈伟武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饶宗颐研究院执行院长  12月20日,“汉语盘点2022”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稳”“党的二十大”“战”“俄乌冲突”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

    时间:12-21
  • 新闻背景:中国民主同盟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名称改为中国民主同盟。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盟与中国...

    时间:12-21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词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词各位代表,同志们:  值此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之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民盟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中国民主同盟诞生于...

    时间:12-21
  •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丁薛祥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21日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  贺词指出,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统...

    时间:12-21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有...

    时间:12-21
  • 最新调查:数字支付成为七成台湾民众付款首选

      中新社台北12月21日电 万事达卡21日发布的《台湾消费者数位金融及支付趋势调查》显示,七成以上台湾民众在日常消费时首选数字支付。而在过去一年间,每十名消费者中就有一人不再使用现金支付,显示台湾民众对数字支付的高度依赖。  综合中时新闻网、联合新闻网、《工商时报》等台湾媒体报道,根据台...

    时间:1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