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第一观察丨总书记这篇署名文章聚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022-12-21 12:41:20

来源: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19日发表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强调,我们要以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为契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

  文章深刻指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

  2012年12月,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出席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庄严宣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从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谋划、来推进,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

  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签署主席特赦令实施宪法确定的特赦制度……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对宪法的尊崇和践行一以贯之,给举国上下树立榜样。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2018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后,手抚宪法、庄严宣誓。这是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首次国家领导人宪法宣誓,成为中国法治史上的高光时刻。

  就是在这次全国人代会上,我国现行宪法完成第五次修改。这次修宪汇聚全党全国智慧,集中社会各界共识,反映党和人民共同意志,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通过国家根本法确认下来,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所指出,新时代十年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监督取得重大成效,全党全社会宪法意识明显提升,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果丰硕。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七个必须坚持”来概括我们党总结运用历史经验,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勇于推进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创新的新鲜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二是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三是必须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四是必须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五是必须坚持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化法规化;六是必须坚持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七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宪法。

  这“七个必须坚持”,就是我们继续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如何增强宪法自觉,加强宪法实施,履行宪法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提出了5个明确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我国宪法制度的显著优势和重要作用。

  ——把宪法实施贯穿到治国理政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提高党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能力。

  ——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增强法律规范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

  ——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

  ——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不断提升中国宪法理论和实践的说服力、影响力。

  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就是要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策划:霍小光

  主笔:罗沙、齐琪、任沁沁

  统筹:杨维汉、王绚、施永南

  视觉 | 编辑:张舒宁、唐兴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东西问|牟岱:“查海巨龙”何以是中华民族万年文化史的精神标识?

      中新社沈阳12月21日电 题:“查海巨龙”何以是中华民族万年文化史的精神标识?  ——专访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牟岱  作者 孟令卓  20世纪80年代,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查海村出土的石堆“查海龙”等文物轰动国内外考古学界,奠定了北方辽河流域溯源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基石。中华...

    时间:12-21
  • 求是网评论员:永远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我们党从这里出发,走上抗日前线,走向解放战场,东渡黄河、进驻西柏坡、挺进北京城。70多年后的今天,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铿锵迈步,开启新的伟大出发。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

    时间:12-21
  • 刘建超视频会见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12月21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应约视频会见在华访问的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就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加强政党交往,推动中澳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等交换意见。...

    时间:12-21
  • 东西问|朱虹、艾伦·麦克法兰:英文版《汤显祖传》如何让世界读懂戏剧作品背后的人文中国?

      中新社南昌12月21日电 题:英文版《汤显祖传》如何让世界读懂戏剧作品背后的人文中国?  ——专访南昌大学教授朱虹、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  中新社记者 姜涛  作为和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齐名的世界文学巨匠、大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临川四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

    时间:12-21
  • 东西问|陈伟武:古文字学如何“冷门不冷,绝学不绝”?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电 题:古文字学如何“冷门不冷,绝学不绝”?  作者 陈伟武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饶宗颐研究院执行院长  12月20日,“汉语盘点2022”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稳”“党的二十大”“战”“俄乌冲突”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

    时间:12-21
  • 新闻背景:中国民主同盟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名称改为中国民主同盟。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盟与中国...

    时间:12-21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词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词各位代表,同志们:  值此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之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民盟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中国民主同盟诞生于...

    时间:12-21
  •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丁薛祥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21日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  贺词指出,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统...

    时间:12-21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有...

    时间:12-21
  • 最新调查:数字支付成为七成台湾民众付款首选

      中新社台北12月21日电 万事达卡21日发布的《台湾消费者数位金融及支付趋势调查》显示,七成以上台湾民众在日常消费时首选数字支付。而在过去一年间,每十名消费者中就有一人不再使用现金支付,显示台湾民众对数字支付的高度依赖。  综合中时新闻网、联合新闻网、《工商时报》等台湾媒体报道,根据台...

    时间:1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