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上海科研团队原创“水中捞油”技术守护蓝色海疆

2022-12-14 18:0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2月14日电 (丑远芳 许婧)专注海洋油气开采过程中生产水处理技术及装备的华东理工大学杨强教授团队,有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用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助力海洋油气行业绿色发展”。

  从2008年开始实验室技术研发,到2014年登上海上平台进行水质调研,再到2022年前往“深海一号”考察,团队自主研发绿色低碳生产水处理技术装备,用实际行动守护蓝色海疆。

  海洋石油开采过程是一个“水中捞油”的过程,海上油气田井下采出的是高温高压的油、水、气三相混合物,在开采过程中形成高乳化态油水气混合物,在平台经换热冷凝相变后,油水乳化程度还会进一步加剧。在油水两相分离不彻底时,会造成生产水油含量严重超标,持续排放或回注将对海洋生态及地层地质环境产生难以逆转的恶劣影响。

气田装置进出水质对比(进口-出口-纯净水)。 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但是,在崖城13-1平台附近,却常常能看到水清海蓝鱼儿成群结队的场景。这里的排海生产水中的油是怎么“捞”干净的呢?原来,这种让原本浑浊的含油污水,变得清澈透明可直接排海的“神奇”水处理技术,就是杨强团队领衔研发的亲疏水组合纤维绿色破乳除油新技术。

  该技术突破了当前主流化学破乳方法及“三段式”工艺模式,从源头上实现了绿色环保生产,处理后生产水中油含量这一关键指标优于国内、国际相关标准。

  含油污水中不仅携带有原油,还含有许多杂质、悬浮物和泥沙等污染物质,在含油污水处理的流程中,最难啃的骨头就是“乳化油”,它呈现出“水包油”“油包水”“水油互包”的状态,油滴和水相互包裹、相互交融,难以对其进行分离,严重影响水质。

  为了清除“乳化油”这块流程上最大的“绊脚石”,杨强团队成员查阅千余篇文献,利用油、水在不同材质上的受力差异进行分离的物理法分离模式,为流动的油、水分别搭建了“通行道”。与传统的化学法破乳模式相比,这种处理流程短、占地面积小,并且不会产生浮渣危废造成二次污染,在降低操作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处理效率。

  14年来,团队足迹遍布中国渤海、南海海域的30余个重点油气田平台,研究对象覆盖了稠重质油田、轻质油田、高乳化气田等不同水质条件的海洋油气田,深入解析各类污水中不同形态油类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聚并、分离机制,最终开发出“多形态油类污染物协同分离”的模块化紧凑物理分离方法,攻克了海上油气田生产水高乳化、高含悬、高腐蚀等苛刻工况下的水处理难题,打造了海上油气田生产水绿色低碳处理新模式。

水质测试。 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无论是初期调研、侧线试验、开工调试,还是效果标定,都离不开参数的调整和取样、测试。团队成员登上平台便要连续30多天从不同的位点取样。样品测试需要经过降温、萃取、沉降、过滤等复杂流程,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对40余个各种不同类型的水样进行测试。

  从陆地到海洋,从气田到油田,团队由最初的四五个人“勇闯天涯”,发展到如今,已有30多人深耕海疆。团队开发的含油污水紧凑绿色处理装备,实现了最大处理能力由720立方米/天到7000立方米/天,再到24000立方米/天的跨量级增长,与传统装备相比,在相同的处理能力下,占地面积却只需要传统装备的1/5。

  不仅如此,团队更是啃下了渤海某亿吨级大型稠油油田的生产污水处理这块“硬骨头”,在油品黏度高、密度大、综合含水率高、平台空间狭小的苛刻条件下,研发出了一套适合含有高悬浮物的稠油油田污水处理技术装备。

  新型高效、绿色环保,杨强团队自主研发的生产水处理技术及装备在业界声誉逐渐响亮起来。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在海上平台关键参数的占地及处理量综合指标FA、吨水处理成本指标上均领先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团队的技术成果目前已推广应用于渤海、南海多个油气田平台生产水处理过程。投运以来,各项目运行稳定可靠,性能指标优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深刻把握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使命责任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时间:12-15
  • 长二丁火箭成功发射 中国长征火箭年发射次数首次迈上50大关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电 (马帅莎 郑莹莹)北京时间12月15日2时2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六号卫星。这...

    时间:12-15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习近平念兹在兹

      联播+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习近平念兹在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时间:12-15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2022年中国经济观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

    时间:12-15
  • 雪域高原上的保障“尖刀”

      军事理论考核、指挥所开设演练、野战装备操作……初冬时节,青藏兵站部某部首长机关年终军事训练考核在寒风中紧张...

    时间:12-15
  •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厚植中国发展优势

      苏州市政府组团赴日招商,拿下了超过10亿元新订单;浙江“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登上热搜;四川省商务厅包机“组团出海”赴欧洲拓展市场……近...

    时间:12-15
  • 三年抗疫,我们这样同心走过

      (一)  工厂车间,机器轰鸣;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公路铁路,车辆穿梭;超市商场,物丰价稳;广袤田野,生机勃勃……壬寅岁末,神州...

    时间:12-15
  • 人民政协新实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人民政协新实践)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时间:12-15
  • 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思想纵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

    时间:12-15
  • 立志航空报国,奋战攻坚一线

      10年前,一位英雄倒在了胜利时刻。10年来,他的精神不断激发出奋进的力量。  2012年11月23日,中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

    时间:1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